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OGO摇瓶和发酵罐培养的差异第七组www.themegallery.com在发酵工业研究中,广泛采用摇瓶试验进行 发酵条件的初步探索,为罐发酵提供参考数据。 但摇瓶或小发酵罐的试验条件转移到大发酵罐时 ,它们所得产物的产量往往不完全一致。所以,如何尽量缩小它们之间结果的差异, 保证摇瓶培养为罐发酵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就 显得十分重要。www.themegallery.com一、摇瓶实验二、摇瓶与发酵罐培养的差异三、摇瓶放大培养的结果 四、消除差异的方法主要内容www.themegallery.com一、摇瓶实验1、摇瓶培养摇瓶培养是在菌种的筛选培养阶段(中试), 中试生产的目的是确定菌种培养的最佳操作条件 ,以便于转移到大发酵罐进行生产。www.themegallery.com在锥形瓶中 装入一定量 的培 养基配上瓶塞, 经灭菌后接种, 在摇瓶上进行恒 温振荡培养。在培养过程 中分析测定培养 液中的有关参数 和产物得量。www.themegallery.com2、摇瓶培养的应用摇瓶试验可以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一定量 的人力的条件下,短期内获得大量的数据,所以 在实验室研究中被广泛采用。www.themegallery.com摇瓶试验结果提供了生产菌株的基本信息和 发酵工艺数据,经过中试放大后用于工厂发酵罐 生产。摇瓶和发酵罐培养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本质 上是由这两种试验规模变化所引起的。www.themegallery.com体积氧传递系数(KLa)和溶解氧的差异1CO2浓度的差异2菌丝受机械损伤的差异3二、摇瓶和发酵罐培养的差异www.themegallery.com1 体积氧传递系数(KLa)和溶解氧的差异通气状况: 摇瓶培养:瓶塞对氧传递的阻力、表面通气状况 与周围环境有关 发酵罐培养:鼓泡通气Kd值:溶氧系数Kd在摇瓶发酵和发酵罐中的差异很大www.themegallery.com-摇瓶的Kd值值www.themegallery.com发酵罐的Kd值值发酵罐的溶解氧都大于摇 瓶www.themegallery.com2 CO2浓度的差异CO2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同时它往往也是 合成所需的一种基质,溶解在发酵液中的CO2对 微生物发酵有抑制或刺激作用。大多数微生物适应低CO2浓度( 0.020.04%体积分数)。当排出的CO2浓度 高于4%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及呼吸速度下降 ,影响菌体生长、形态及产物合成。www.themegallery.com摇瓶常压状态 发酵罐正压状态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外界压力的增大而增加。 所以罐中培养液的CO2浓度明显大于摇瓶。www.themegallery.com3 菌丝受机械损伤的差异v摇瓶培养:菌体只受液体的冲击或沿着瓶壁滑动 影响机械损伤很轻v发酵罐培养:受搅拌叶的剪切力、搅拌时间的长 短等机械损伤程度远远大于摇瓶培养www.themegallery.comur Txt菌体内核酸类物质的漏出率与搅拌转速、搅拌持续 时间、搅拌叶的叶尖线速度、培养液单位体积吸收的功率 以及体积氧传递系数(KLa)等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这 些发酵参数的数量增加,其漏出率也增加,菌体受损伤的 程度也增加。 虽然摇瓶发酵也有低分子核酸类物质漏出,其漏出 量远远低于罐的。搅拌增加菌体受损伤的程度www.themegallery.com三、摇瓶放大培养的结果 溶氧敏感,罐中生产能力可能高于摇瓶 机械损伤敏感,罐中的生产能力低于摇瓶 溶氧和机械损伤都敏感,其结果随发酵罐 中的特性而定www.themegallery.com四、消除差异的方法v消除摇瓶与发酵 罐培养这两种规 模结果的差异, 使摇瓶发酵结果 能反映罐上的结 果,是一个很重 要的问题。www.themegallery.com1增加摇瓶机的 转速,提高摇 瓶的Kd值和 溶氧水平2减少培养基的 装量,要注意 水分蒸发所引 起的误差3直接向摇瓶中 通入无菌空气 或氧气等措施4可在摇瓶中加 入玻璃珠来模 拟发酵罐的机 械搅拌来研究 因搅拌引起的 差异从下面四个方面模拟罐上发酵的条件从下面四个方面模拟罐上发酵的条件www.themegallery.com 在摇瓶中附加挡板也可模拟罐发酵时菌丝体的 损伤。 为减少罐发酵对菌丝的损伤,可采用剪切力较 小的螺旋浆式搅拌或园盘箭叶蜗轮搅拌匡,以及 适当减慢搅拌速度、间断搅拌或采用气升式发酵 罐。 在对kd值或溶解氧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适当增 加发酵液粘度。LOGO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