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院教学楼工程环境和安全应急预案一、场景(工程基本情况)1)工程简况:该教学楼工程位于市学院内,总建筑面积为 34500 m2,建筑占地面 积为 4800m2,工程造价约 5600 万元,建筑层数:8 层,檐口高度 33.2m,工期 320 日历天,要求明年学院扩招时 投入使用。该楼为该学院的教学科研中心,在该楼一层有校史陈列室、展览室及多功能教室,其余为普通教室。该工程位于校区内学海路和求知路交汇处,北靠学海路,西临求知路, 该楼正北面是学校第一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正西面是体育馆和游泳池,东面是图书馆,南面 为学校花园。人员来往频繁,施工 车辆进出需穿 过校区,同时工程施工时不能影响学院的正常教学和生活。该学院建设地部分为老学生宿舍,原有建筑已拆除完毕。场地北侧有校区内电线及给水管网穿过(离基础外边线 1.2m,埋深 2m),生活生产污水可以排放至场地西南角的校区内污水管网(管网接入口埋深 1.5m)。本工程场地已经被业主推平,主要土层为粉质粘土,个别部位为杂填土和泥岩(强风化泥岩和中风化泥岩)组成。本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均以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场地地下水位较低, 对工程施工和混凝土结构基本上没有影响。该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全现浇结构,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外墙为 100100 面砖饰面,内墙及顶棚为混合砂浆仿瓷涂料饰面,楼地面为彩色水磨石楼地面,窗为铝合金窗, 门为普通木门;内天井为采光顶棚, 为钢网架结构、采用钢化透明玻璃。本工程北靠学海路,西临求知路。周围有学生食堂、宿舍、教学楼及体育馆,人员来往频繁。从学校出来,有 A 路和 B 路通往医院。离学校 7 公里处为医院,该医院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医疗设施齐全,医疗水平高。从工地出发经 A 路需 10 分钟到达医院,但是该路车流量较大,时有堵车情况发生;经 B 路需 15 分钟达到医院, 该路虽 然较远,但道路通顺, 车流量小,很少发生堵车情况。发生紧急情况时,应优先通 过 B 路到达医院。2)技术工艺特点:1、基础设计主要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两种基础形式。由于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桩径小, 桩间土的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由于基坑开挖基本属于浅基坑作业,场内地下水位相对较低,因此无需采用特殊的支护方案和降水措施。2、钢筋工程:本工程柱和梁主要使用二级钢筋,柱子钢筋 16-25 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梁钢筋主要闪 光对焊及电弧焊,板 为冷 轧扭钢筋;3、模板工程:本工程矩形柱采用 18 厚木胶合板和 50100 的木枋加工制作,梁板采用 12 厚双面覆膜竹胶合板和 6080 的木枋加工制作采用满堂钢管支撑承重;4、混凝土工程:本工程混凝土现场搅拌, 输送泵现场运输,人工 浇注。二、突发情况(对应管理方案中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控制的失败点)钢筋、木工加工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作业人员肢体损伤钢筋、木工、混凝土机械触电事故,造成身体伤害高温季节露天作业中暑事故交通事故柱模板搭设高处坠落事故钢筋、模板、架料现场内塔吊运输,造成物体打击事故大风情况下水泥库扬尘事故三、目标、指标机械伤害事故应急目标:及时将伤员进行救护,减少应抢救不及时导致的耽误抢救时间,避免继续伤害触电事故应急目标:及时救护,避免救护人员救护时的触电伤害;高处坠落应急目标:及时救护,避免发生高空人员坠落紧急情况后,响应不当造成人员伤情加重或死亡事故;物体打击应急目标:及时救护,避免救护人员的伤害;中暑事故应急目标:及时救护;交通事故应急目标:及时将伤员送医院救护;避免因响应不当造成人员伤情加重或死亡事故扬尘应急目标:减少扬尘的继续产生。四、应急准备组织准备,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分工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组员由各部门主任和各管理人员组成。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工程管理部。1、应急组织机构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2)伤员营救组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组长,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3)物资抢救组由仓库管理员、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4)应急处理组由安全员、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5)保卫疏导组由现场保卫人员、后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6)抢险物资供应组由物资设备部主任、各施工队物资管理人员组成;7)后勤供给组由项目部综合办公室人员组成;8)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4、项目经理部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能和职责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a、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b、现场事故评估; c、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d、控制紧急情况;e、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f、 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g、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2)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b、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b、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4)应急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a、启动场区内的应急处理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应急处理自救工作;b、协助消防部门进行应急处理的辅助工作。5)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b、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6)抢险物资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a、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b、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c、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7)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a、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b、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8)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b、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1应急行动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1.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2 项目应急领导小组,下设通信联络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治组,技术支持组,抢险抢修组。1.1.1通信联络组组长: 成员: 、主要任务: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知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对外联络,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等。1.1.2警戒保卫组抢险组长: 成员: 、主要任务: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避免闲杂人员围观、监视事故发展情况等。1.1.3医疗救治组组长: 成员: 、主要任务:组织人员撤离、安排疏散路径、方向,引导救护车、消防车等进入现场等。1.1.4技术支持组组长: 成员: 、主要任务:负责应急器材的发放、管理及维护工作。1.1.5抢险抢修组组长: 成员: 、主要任务;指挥人员抢救伤员或物资等,急救员对伤员进行必要处理,电工负责现场照明、安全用电管理。2.应急小组职责1.全体成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思想2.认真学习和熟练执行应急程序3.服从上级指挥调动4.改造和检查应急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能及质量5.组织队员搞好模拟演练6.参加本范围的各种抢险救护3.应急行动程序通则3.1 应急小组成员应牢记分工,按小组行动3.2 应急小组成员在接到报警后,分钟内各就各位3.3 通信组负责接听事故汇报,并负责通知所有应急小组成员3.4 根据事故情况报相应主管部门联系电话如下:() 治安: 负责人: 联系电话: 13() 重大事故: 负责人: 联系电话: 13() 紧急医疗电话急救电话;120急诊电话:() 疫情举报: () 常用电话:火警:119匪警:110交通肇事:1124 职责4.1 组长职责: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 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5)在场( 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4.2 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4.3 通讯联络组职责: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4.4 技术支持组职责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4.5 警戒保卫组职责1) 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2) 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3) 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4.6 抢险抢修组职责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4.7 医疗救治组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 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技术支持组职责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4、建立应急救援安全通道体系应急计划中,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立应急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救援安全通道能有效地投入使用。5、通讯体系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确保以下有关人员的通讯联络畅通:1)应急人员之间;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6)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8)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6、 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机制在对施工场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疏散令。警戒保卫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7、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8、 交通管制机制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 (1)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