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四市四区高三语文期中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跻身/侪辈 阻挠/狙击枪 拮据 /佶屈聱牙入殓/眼睑 保佑/ 座右铭 急躁/岌岌可危 禅让/阐释 监察/ 鉴定会 假日/应接不暇怃然/忤逆 打更/ 闭门羹 邸所/砥柱中流 D A 均不同,B第一组不同,C均不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对 记者表示,他将于12月10日前去斯德哥尔摩参加颁奖仪式。 B警察在四川广南高速公路上包围了一持枪劫持一位女性的匪 徒,见女人质生命受到威胁,武警狙击手果断开枪将其击毙。 C在伦敦奥运会即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运会历 届开幕式最节俭、安保规模最大、裁判争议最多的一次运动会 。 D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 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 D A项中“12月10日前去”有歧义;B项中“其 指代不明;C项中“历届”应该放在“奥运 会”前。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5分)有人认为,2012年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大堵车是因为人们争相 占免费政策的便宜,这其实是误解。节假日高速公路堵车,之 前就有,而并非免费后才有的景象;出现车流扎堆儿,肯定有 受免费诱惑的,但更多源于信息不对称,公路管理方对此缺乏 充分的高速车流信息预警。免费,不是免通行费的问题,而是 为了消除收费站这个关键的堵点,以免费放行减少时滞、促进 顺畅。可是虽然免费了,收费站却还像收费时那样拦车发卡收 卡,等于没有解决问题,还因为免费把车流引向高速,加剧了 拥堵。2012年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堵车的原因是(不超过50字) 公路管理方缺乏高速车流信息预警;免费 政策把车流引向高速,加剧了拥堵;收费 站拦车发卡收卡。(1点2分,2点4分,3点 5分)4. 教育部于今年5月18日发布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要求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 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这意味着诸如“Out”、“杯 具”等网络语言将不能在高考答题时使用。一位同学对此不太 理解,请你用简明的语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他解说作出 这一规定的理由。(5分)(1)有利于高考中学生规范答题;(2)可以维护汉 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形成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风 气;(3)一些网络语言只在部分青少年网民中流行, 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学生过多地运用网络 语言,会影响他们的汉语言文字水平。(其他角度言 之成理亦可;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5分)文言文阅读姜才,濠州人。貌短悍。少被掠入河朔,稍长亡归,隶淮南 兵庐,以善战名,然以来归人不得大官,为通州副都统。时淮 多健将,然骁雄无逾才。才知兵,善骑射,抚士卒有恩。至临 阵,军律凛凛。其子当战,回白事,才望见以为败也,拔剑几 杀之。 姜才,濠州(安徽风阳)人,身材矮小强悍,年 少之时曾被掳往河北,年龄稍大就逃回,来到淮 南从军,以作战勇敢闻名。但因从北方敌占区回 来的人不得做高级的官吏,所以姜才只做到了通 州副都统。当时的淮南有很多能征惯战的将领, 但骁勇善战没有一个能超过姜才的。姜才深谙兵 法,精通骑射,爱兵如子,但临阵时军威严整, 军纪严明。有一次,他的儿子该去参加战斗,回 来报告事情,姜才见了误以为兵败而归,就拔出 佩剑差一点把他杀了。 贾似道出师,才以兵属孙虎臣为先锋,相拒于丁 家洲。大军设炮架彀车弩江滨,中流数千艘,旌旗 联亘,鼓行而下。才奋兵前接战,锋已交,虎臣遽过 其妾所乘舟,众见之,欢曰:“步帅遁矣。”于是诸 军皆溃,才亦收兵入扬州。 (宋朝宰相)贾似道出兵,姜才带兵归孙虎 臣指挥,担任先锋,在丁家洲抗击元军。元 军在江边架设大炮和弓弩,江中数千艘战船 ,旌旗遮天蔽日,击鼓顺流而下。姜才率军 奋力迎战。宋、元两军已经交锋,宋军主帅 孙虎臣突然带领妻妾乘船逃跑。宋军见了喧 哗说:“步军主帅逃跑了。”于是各路宋军 纷纷溃败。姜才也收兵退守扬州。 大兵乘胜攻扬州, 才为三叠阵逆之三 里沟,战有功。又 与元帅战扬子桥, 旦暮兵乱,流矢贯 才肩,才拔矢挥刀 而向前,所向辟易 。已而大军筑长围 ,自扬子桥竞瓜洲 ,东北跨湾头至黄 塘,西北至丁村, 务欲以久困之。 元军乘胜攻打扬州,姜才 用“三叠阵”战法在三里 沟迎战,取得胜利。后又 在扬子桥再战元军,(由 于)天黑军中混乱,姜才 被流矢射穿,他拔出箭挥 刀向前,所到之处敌人纷 纷逃避。不久元军在扬州 城外筑起长长的围墙,自 扬子桥至瓜洲,东北跨湾 头至黄塘,西北至丁村, 决心长期围困。明年正月,宋亡。二月,五奉使及一阁门宣赞舍 人持谢太后诏来谕降,才发弩射却之,复以兵击五奉 使于召伯堡,大战而退。未几,瀛国公至瓜洲,才 与庭芝泣涕誓将士出夺之。 第二年正月,宋朝亡国。二月,元军派遣五 奉使和一位阁门宣赞舍人拿着谢太皇太后的 诏谕招降姜才,姜才发弩箭射退来使,后又 率兵在召伯堡袭击五奉使,大战一阵之后退 走。不久,(元军押着)恭帝(去大都)途 经瓜州,姜才与李庭芝痛哭流涕地动员将士 ,要誓死夺回太皇太后和皇帝。 将士皆感泣。乃尽 散金帛犒兵,以四 万人夜捣瓜洲,战 三时,众拥瀛国公 避去。才追战至浦 子市,夜犹不退。 阿术使人招之,才 日:“吾宁死,岂 作降将军邪!” 六 月,护饷至马家渡 ,万户史弼将兵击 夺之,才与战达旦 ,弼几殆。 将士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 都流下眼泪。于是分发所有 的金银玉帛来犒赏军队,率 四万人乘夜直捣瓜州,奋战 三个多时展,元军(见势不 妙慌忙)扶持恭帝逃走。姜 才在后紧追不舍,一直追到 浦子市,天黑了也不退兵。 元军将领阿术派人招降他, 姜才说:“我宁可死,哪肯 做投降的将军呢!” 六月, 护饷经过马家渡,元军万户 史弼带兵夺饷,姜才和他战 斗到天亮,史弼几乎陷入困 境。庭芝以在围久,召才计事,屏左右,语久之。第 闻才厉声云:“相公不过忍片时痛耳。”左右闻之俱汗 下。才自是以兵护庭芝第,期与俱死。 扬州主帅李庭芝因被围困已久,找来姜才 议事,屏退身边的人,谈了很长时间。只 听姜才厉声说道:“(扬州失守后)相公 不过就是忍一时的疼痛罢了。”身边的人 听了都吓得大汗直流。从此姜才率兵保护 着李庭芝的府第,期望和他共同赴死。 七月,益王在福州,以龙神四厢都指挥使、保康军 承宣使召才,才与庭芝东至泰州,将入海。阿术以兵追 及,围泰州,使使者招之降,才不听。阿术驱扬兵士妻 子至城下,会才疽发胁不能战,诸将遂开门降。都统曹 安国入才卧内,执之以献。 这年七月,益王在福州,以龙神四厢都指挥使 、保康军承宣使的官职,召姜才。姜才与李庭 芝向东来到泰州,将要入海。元军将领阿术率 兵追上,并将泰州围困。阿术派使者去招降姜 才,姜才不答应。阿术驱赶扬州士兵的妻儿到 泰州城下,正赶上姜才肋部生了一个疮不能作 战众将于是打开城门向元军投降。都统曹安 国进入姜才的卧室,抓住他献给了元军。 阿术爱其忠勇,欲 降而用之,才肆为 慢言;阿术责庭芝 不降,才日:“不 降者才也。”复愤 愤不已,阿术怒, 剐之扬州。才临刑 ,夏贵出其傍,才 切齿日:“若见我 宁不愧死邪?” 阿术喜欢他忠义勇敢, 想招降并重用他,姜才 放肆地说些无礼的话; 阿术责备李庭芝为什么 不投降,姜才说:“不 投降的是我姜才。”继 而怒骂不止。阿术大怒 ,于是在扬州用剐刑处 死了姜才。临刑前,叛 将夏贵出现在姜才身边 ,姜才咬牙切齿地斥责 :“你见了我还不羞愧 而死吗?”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虎臣遽过其妾所乘舟 遽:突然 B才与庭芝泣涕誓将士出夺之 誓:发誓 C第闻才厉声云 第:只是 D才肆为慢言 慢:轻慢 B 誓:出征前告诫将士,表示决心6.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姜才“骁勇善战”的一组 是 ( ) 时淮多健将,然骁雄无逾才。 至临阵,军律凛凛 为三叠阵逆之三里沟,战有功 才拔矢挥刀而向前,所向辟易 追战至浦子市,夜犹不退 才自是以兵护庭芝第,期与俱死A B C D D 句式对姜才的概括性评价,不属“表现”; 句式说姜才的军队大战前纪律严明,要求严格; 句表现了姜才的细心和忠义,“以兵护庭芝第” 是为了防备李庭芝投降。7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姜才其貌不扬,但熟悉兵法,擅长骑射,纪律严明,才能 出众,由于是被敌军掳掠后来才逃回来的,因此不能得到重用 。 B姜才率军在丁家洲奋力迎战元军,主帅孙虎臣却临阵脱逃 ,元军见状高喊说:“宋军主帅逃跑了。”于是各路宋军军 心动摇,纷纷溃败。 C南宋亡国后,姜才拒绝接受元军的招降,用弩箭射退使者 ,后又出兵在召伯堡袭击元使,显示了耿耿忠心和过人胆略。 D由于元将阿术利用宋军将士的妻子儿女来胁迫,加上姜才 肋上生疮不能作战,所以他在泰州被俘,后来在扬州经受剐刑 而死。 B 原文说“虎臣遽过其妾所乘舟,众见之, 欢日:步帅遁矣。”由“步帅”二字 可知是“宋军喧哗说:步军统领速跑了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子当战,回白事,才望见以为败也,拔剑几杀 之。 (1)他的儿子该去参加战斗,回来报告事 情,姜才见了误以为兵败而归,就拔出佩 剑差一点把他杀了。 “当”、“白”、“几”各1分,语句通顺1 分。(2)才以兵属孙虎臣为先锋,相拒于丁家洲。 (2)姜才带兵归孙虎臣指挥,担任先锋, 与在丁家洲抗击元军。 “以”、“属”各1分,语句通顺1分。(3)万户史弼将兵击夺之,才与战达旦,弼几殆。 (3)元军万户史弼带兵夺饷,姜才和他战 斗到天亮,史弼几乎陷入困境。 “达旦”、“殆”各1分,语句通顺1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梳楼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 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简析“楼儿忒小不藏愁”中“愁”的具体内容 ?(2分) (2)“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两句刻画了 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4分) (3)赏析“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两句。(4分)(1)简析“楼儿忒小不藏愁”中“愁”的具体内容?(2分 ) (2)“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两句刻画了怎样的 主人公形象? (4分) (1)漂泊他乡的孤寂之愁、思归之愁。(1 分)前途迷茫的忧虑之愁。(1分) (2)词人以为天怜客子,但花非我有,只 能借花消愁;(1分)思乡自怜,自我安慰 ,心境黯然。(1分)刻画了一位孑然一身 又愁思的深重的主人公形象。(2分)(3)赏析“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两句。(4分) (3)对比。(1分)词人羁旅他乡,思乡 心切,本想赏花遣愁,(1分)但映入眼帘 的却是竞相吐艳的海棠栏杆,红绿相映, 景色绚丽,而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 那寒森森的晚风,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 伤愁(2分)(答反衬或是以乐景衬哀情亦 可)四、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阿房宫赋)(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4)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5)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氓) (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 (逍遥游)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 林则徐)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4题。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