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保健按摩 保健按摩师利用各种按摩手法,通过外部物理性刺激 ,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及神经系统功能,调节 运动者的心理状态和运动机能,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 目的,称为运动保健按摩,又称运动按摩。运动保健按摩有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时供给氧气和 营养物质,快速排泄代谢产物;促进精神振奋,克服机体 失调,进而防治运动伤病的发生等作用。实践证明,运动 保健按摩对于运动者,在维护和提高健康体质和保护良好 的训练和竞技状态,增进和发挥潜在体能,提高运动成绩 方面,显示了特殊的功效,也引起国内外体育界及有关学 者的高度重视。 第一节 运动前按摩赛前状态运动者在训练或比赛之前, 某些器官就已发生了变化,如心率加快, 收缩压升高,肺气量加大,呼吸频率加快 ,耗氧量增加,血糖上升,血乳酸增加等 。这种状态,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赛前状 态。 运动前情绪偏差有两种表现:运动前按摩应注意及时调整运动前个体出现 的精神情绪偏差,其大致有两种表现:其一,精 神不振,情绪抑郁,称为赛前冷淡状态,常伴有 四肢乏力、动作别扭、表情冷淡、脉搏缓慢等; 其二,过度兴奋,过分紧张,称为赛前亢奋状态 ,常伴有坐立不安,夜寐不宁,呼吸急促,情绪 激动,甚至多尿,影响动作协调等。针对第一种 表现,按摩手法宜刚强重着,灵活快速,节律紧 凑;针对第二种表现,按摩手法宜轻巧柔和,节 律缓慢,用量适中。n 运动前按摩每次按摩1030 min,一般要求 在运动前15 min完成。 赛前振奋法n 1推抹面额,捏拿头部运动员取坐位。n (1)用两手以食、中、无名指相并扶持其两侧颞部,以拇指相继交替推 抹前额,分推其颌面四线。n 1)攒竹、眉冲、头维、率谷段。n 2)攒竹、鱼腰、太阳、率谷段。n 3)睛明、四白、瞳子髂、率谷段。n 4)分别由迎香、人中、承浆到地仓、颊车、耳门、率谷、翳风段。紧抹 慢移,并顺势按揉上述穴位。共12min。n (2)一手扶持其前额,另一手五指微屈捏拿其头部:从前发际至头顶及 后枕部。紧拿慢移35遍。n (3)两手微屈,以五指端叩击头部:前发际到头顶、颞部、后枕部。紧 叩慢移35遍。n 2扫散头颞,按振头顶运动员取坐位。n (1)一手扶持一侧颞部,另一手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并拢微屈,以拇指 桡侧端和其余四指指端单向扫散其另一侧颞部:头维、率谷至翳风。节奏明 快,左右交替,两侧各2030次。n (2)用拇指指腹按振百会穴510次;以虚掌拍击百会穴23次。n n3拿风池,推桥弓,拿肩井,按膏肓,运动员取坐位。n (1)先以拇、食指相对拿两侧风池35次,继以推抹两侧桥弓、风池、翳风至缺盆。左右交 替各510次。n (2)用两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对揉捏,提拿其两侧肩井。柔和快速,捏3提1,左右交替各3 次。n (3)用两手食、中、无名指扶持其肩端,拇指指腹按揉其两侧膏肓俞510次。n 4推按颈肩,滚击腰背运动员取坐位或俯卧位。n (1)用指掌虎口部推擦其颈项,两侧肩背,风府、大椎到肩井段,紧推缓移35遍。n (2)用两手拇指指腹推按其颈椎两侧、两侧肩肌,顺序同上。由外向内着力,重按紧推35 遍。n (3)以滚法施于其腰背脊柱及其两侧:大椎到八髎段。紧滚慢移35min。n (4)用虚掌、空拳叩击其肩前、腰骶部各35次。n5捏按上肢,滚拿下肢运动员取坐位或卧位。n (1)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捏拿其上肢两臂的内外侧。捏按极泉、臂臑、曲池、少海、手 三里、内关、合谷、劳宫穴。紧捏慢移,左右交替各23遍。n (2)以滚法施于其大腿、小腿前后侧,自上而下,紧滚慢移,左右交替,各23分钟。n (3)用拇指和食、中指或指掌鱼际相对捏拿其下肢大腿、小腿内外侧,自上而下,紧拿慢移 ,并按拿伏兔、风市、梁丘、血海、足三里、阴陵泉、承山、昆仑、太溪。左右交替各23遍。n 6按委中、点环跳,太冲运动员取侧卧位和仰卧位。n (1)用食指的指间关节突起部或肘端着力,点按其环跳,刚中见柔,左右同法23次。n (2)用拇指和食、中指相对点按委中、太冲,左右同法,各35次。 赛前安神法n 1推抹面额,捏拿头部同“赛前振奋法”。n 2扫散头颞,按振头顶同“赛前振奋法”。n 3揉太阳,振攒竹运动员取坐位或仰卧位。n (1)两手张开扶持其两侧头颞部,以拇指指腹揉按其两侧太阳,用力轻揉和缓, 各1020次。n (2)两手拇、食指端按其两侧攒竹。做有节奏地持续振颤23min。n 4拿风池、推桥弓、拿肩井、按膏肓同“赛前振奋法”。n 5横推胸廓,揉摩脘腹运动员取仰卧位。n (1)用手掌面或虎口部横向推擦其胸胁部:锁骨、胸骨至胁肋,紧推慢移35 min。n (2)用平掌着力揉摩其脘腹部,顺时针方向,周而复始,升摩轻柔,降摩稳实。 操作23min。n 6推滚腰背,搓摩胸胁运动员取俯卧位。n (1)用手掌面或虎口部、掌根部推、揉其腰背部:大椎至长强各23遍。n (2)用滚法施于腰背脊柱及其两侧:大椎至八髎。紧滚慢移35面n。n (3)用两手指掌面相对搓摩其胸胁两侧:腋下至胁肋,紧搓慢移35遍。n 7按揉神门、手三里、太冲运动员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拇指和食、中指相对揉按 神门、内关、手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各5一10次,左右同法。 第二节 运动间歇按摩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在运动和比赛间歇,所消耗 的能量便开始有所恢复。只是恢复的快慢与间歇时间的长 短有所不同。在运动间歇时,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相应 的穴位和局部肌肉,可以取代单纯的消极休息,及时消除 机体的紧张和疲劳,保持良好的状态,加速完成对后阶段 运动负荷的准备,这是现场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交替 结合。n 运动间歇按摩应根据运动项目技巧的特点和间歇时间 的长短,结合环境条件拟定按摩方案。通常可以不受规范 程式的限制,采取灵活机动的应变措施,以局部为主操作 ,着重于运动负荷较大的组织与部位。手法强度宜轻快、 柔和,用量宜少。 运动中按摩操作方法:n 1揉太阳,捏五经,拿风池运动员取坐位。n (1)一手以拇指和食、中指相对揉按其两侧太阳穴,另一手五指 微屈,以五指指腹着力捏拿其头部五经(即督脉和两旁足太阳,足少 阳经在头部循行的节段),前发际至后枕部。紧拿慢移,左右同法0 51 min。n (2)一手扶持其前额,另一手以拇指和食、中指相对着力按拿其 两侧风池。先下后上,由轻渐重,操作23次。n 2抹前额、振眉头、啄头顶运动员取坐位。n (1)两手张开,以食、中、无名指扶持其头颞部,拇指指腹着力 相继交替推抹其前额、攒竹至丝竹空穴1015次。n (2)一手扶持其后枕部,一手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按其两侧眉头攒 竹穴,并作节律持续振颤051 min。n (3)两手五指微屈,用指端啄击头顶30 s。 n3滚腰背、按脊柱、叩八髎,运动员取俯卧位。n (1)用滚法施于腰背脊柱及其两侧大椎至八髎段。紧 滚慢移23 min。n (2)两掌相叠,以掌根、鱼际着力按压其腰背脊柱, 大椎至长强段35遍。手法稳实明快,富有弹性。n (3)用虚掌或空拳叩击腰骶部各35次。n 4提肩肌,按背俞,搓胁腰运动员取俯卧位。n (1)用两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对捏拿其两侧肩肌各3 5次。先轻渐重、和缓明快、左右交替。n (2)用两手拇指指腹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背俞穴” ,着重于肺俞、心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八髎等穴, 反复操作23遍。n (3)用两手掌面相对搓摩其胸胁,腰部两侧自腋下至 髂前上棘段23遍,紧搓慢移。 n 5搓肩臂,抖上肢,拔伸五指运动员取坐位。n (1)用两手掌面相对搓摩上肢肩、肘至腕段35遍 。紧搓慢移,左右交替。n (2)用两手握持其腕掌部,做小幅度的上下持续颤抖 051 min,左右交替。n (3)用屈曲的食、中指指问紧夹,拔伸手五指各1次 ,左右交替。n 6屈髋膝,拔踝关节,搓下肢运动员取仰卧位。n(1)用两手握持其小腿部,作髋、膝关节屈伸活动,并 做较小幅度的过伸扳动各35次,柔缓蓄劲,左右交替。n(2)用两手握持其足跟和足部,同时用力作环转旋摇和 屈伸扳动各35次,稳实蓄劲,左右交替。用两手掌面相 对搓摩其下肢内外两侧,自上而下,各23遍。紧搓慢移 ,左右交替。 第三节 运动后按摩 n 运动后按摩又称恢复按摩。运动是人体内物质大量分 解、能量大量消耗的过程。在激烈紧张的训练、竞赛和表 演后,通常会出现过度疲劳和过度兴奋状况。其一,大量 耗力,过度劳累,主要表现在全身和局部肌肉酸痛、韧带 痉挛等。其二,大量耗神,过度兴奋,主要表现在心神不 宁、精神紧张、失眠、头痛、纳呆等。n 运动后按摩要注意全身系统按摩和主要运动部位局部 按摩的密切结合,根据不同的运动,着重于负荷较大的器 官的部位。对极度疲乏的运动机体,可以施行全身系统性 的恢复按摩,可利于机体全面消除疲劳和紧张状态,迅速 恢复运动能力。手法强度和用量的掌握、手法操作规程的 选择,均应个别对待,即根据其所表现的疲劳程度和紧张 状况酌定。通常以轻柔缓和手法为宜,一般在晚上睡觉前 2 h内进行,每次约051 h。 运动后按摩方法n 1推抹面额,捏拿头部同“赛前振奋法”。n 2扫散头颞,按振头顶同“赛前振奋法”。n 3拿风池,推桥弓,拿肩井,按膏肓,同“赛前振奋法”。n 4横推胸廓,揉摩脘腹同“赛前安神法”。n 5摩背滚腰,压脊推腿运动员取俯卧位。n (1)用指掌、掌根揉摩背腰部大椎至长强段23遍,紧揉慢移。n (2)用滚法施于腰背、臀腿部大椎至两承山段23遍,紧滚慢移 ,左右交替。n (3)两掌相叠,以掌根按压其脊柱大椎至长强段23遍,节律明 快。n (4)用指掌、掌根推按下肢部环跳至承山段23遍,紧按慢推, 左右交替。 n 6分推背腰,搓摩胸胁运动员取俯卧位。n (1)用两手掌分推背腰部大椎至长强段各23次。n (2)用两手掌搓摩胸胁两侧腋下至胁肋段2。3遍。n 7搓肩臂,抖上肢,拔伸五指同“运动中按摩操作方 法”。n 8屈髋膝,拔踝,搓下肢同“运动中按摩操作方法”。n 9按揉足三里,击擦涌泉运动员取仰卧位。n (1)用拇指和食、中指相对按揉足三里510次,左 右交替。n (2)用一手握持其足部。另一手虚拳叩击足底涌泉3 5次,左右交替。n (3)用一手握其足部,另一手用大鱼际侧推其足底涌 泉23 min,左右交替。n10拍叩下肢运动员取仰卧位,用虚掌、空拳拍叩下肢大 腿前、外侧和小腿外侧23min。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http:/www.docin.com/jn-lxh http:/www.doc88.com/lianer2012 http:/www.baidu.com/ http:/www.google.com/ http:/ www.sogou.com /炎中药方-肺胃郁热 【肺炎症状】身热有汗不解,咳嗽痰内见红,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滑数。 【肺炎治法】清宣肺胃而化痰热 【肺炎方药】嫩前胡4.5克,清水豆卷12克,水炙桑叶9克,金银花9克,连翘壳9克,光杏仁9克,象贝粉4.5克,黑山栀9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肺炎按语】风温,身热有汗不解,无形寒头痛之象,病邪由表入里,尚在卫、气之间。叶香岩谓“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故治以栀子豉汤法清气透卫。以其身热汗出,表 卫已虚,故透卫仅取 桑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