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4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夏教育厅教研室宁夏教育厅教研室/ /蔡建明蔡建明2012 . 9 2012 . 9 于于 银川银川 http:/www.nxjy.cnhttp:/www.nxjy.cnEmilEmil:cjmnx163.comcjmnx163.com义教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研读体会主要话题一、义教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背景二、义教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指导思想及思路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四、部分课程内容标准解读与教学建议一、义教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背景(一)修订课标是课改的必要工作(一)修订课标是课改的必要工作 (二)义教地理课程十年改革实验(二)义教地理课程十年改革实验成果评述 (三)义教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需解决的问题 (四)来自实验区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修订期盼 (五)未能采纳的修订意见和建议(一)修订课标是课改的必要工作从2001年秋起,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 准(实验稿)开始分批进行实验。20032004年, 教育部启动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成立地理课程标准 修订组。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教育部组织进行大规模的 问卷和座谈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 的42个国家级实验区,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 2011年初,修订组对实验稿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稿。5新课程取得从教育 观念、教育形式的 诸多革新!(二) 义教地理课程改革成果61、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们生活及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 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指导学生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2、突出了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 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3、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 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 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基础。74 4、重视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重视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 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为帮助学生拓展为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学习空间”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础。5 5、在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方法选择中,充分考虑、在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方法选择中,充分考虑 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学生掌握未来为学生掌握未来“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础。6 6、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 ,以及学生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以及学生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为指导学生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础。1、部分内容标准不够明确;2、部分“活动建议”实施困难较大;3、农村地区,落实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普遍感到困难;4、评价方式与传统考试形式之间存在矛盾;5、教学所需各种配套的教学资源服务,如教学资源库、课件库、标本库、图片库以及学生活动基地、学生试验基地跟进不够。 (三)义教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过程 反映出的问题 实验区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对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认同的。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赞同目前课标的内容和形式。他们希望在稍作修改、更加完善的基础上,相对稳定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也更有利于对课标的贯彻执行。(四)来自实验区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修订期盼1、不是针对地理课程标准文本本身,而是对教材具体编写、对教研部门或学校管理、对教学方法实施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仅仅提出宽泛的建议或期望,没有具体指向的意见;3、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偏差意见;4、违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理念,要求恢复和增加传统内容和活动的意见;等等。(五)未能采纳的修订意见和建议二、课标修订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二)修订原则坚持原来设计的“几个不变”(三)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侧重方面(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1、以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巩固和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2、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科学地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二)修订原则坚持“几个不变” 坚持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不变;坚持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保持不变;坚持内容标准以表格与条目的呈现方式保持不变;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动词表述方式保持不变; 坚持构建“有用”“开放”课程等基本理念不变;坚持突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变; 坚持绝大部分的“课程内容”不变。 提升“前言”部分和“课程目标”部分的时代性、前瞻性;增强“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明确性、可操作性;强调“实施建议”部分的适应性、实用性。 (三)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侧重点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一)“前言”部分的修订(二)“课程目标”部分的修订(三)“课程内容”部分的修订(四)“实施建议”部分的修订(一)“前言”部分的修订1.“前言”导入语的修订2.“课程性质”的修订3.“课程基本理念”的修订4.“课程设计思路”的修订1、“前言导入语”的修订实验稿: 强调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方向。 修订稿:明确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的新要求,阐述了义务教育 地理课程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 神体验层次”,又提出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 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2、“课程性质”的修订 实验稿:分别阐述了地理科学的性质和地理(学科)课程的性质。修订稿:着力阐述地理课程(地理学科)的特点“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理讲解、实验、计算、操作、实习)和社会学科(文讲述、讲读、比较、记忆、赏析)性质的基础课程(地理科学里面基础的内容;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进一步学习地理打基础。)”,这一独特的特点。接着,分别用5个小标题醒目地阐明了地理课程的特点(一)区域性;(二)综合性;(三)思想性;(四)生活性;(五)实践性。1. 1.区域性区域性 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 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 2.综合性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而成的复杂系统。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3. 3.思想性思想性 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 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 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4. 4.生活性生活性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 5.实践性实践性 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 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3、“课程基本理念”的修订除了标题修订为“课程基本理念”以外,将原来的 6条理念精简 为 3条。(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 地理”概括起来就是要学习有用的地理。即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 有助于学生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形成地理视角、提高人文素质的地 理内容。(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则强调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利用,拓展学习空间,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的学习方式。将其余3条(分别关于“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 术的地理课程”“评价”)理念的观点,分别归并、融入本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4、“课程设计思路”的修订除了将“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外,“思路”也由原来的5条归并为3条,并删去了两段“例如”的文字,这样使阐述更为紧凑。此外,将原置于“内容标准”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框图”移至“设计思路”部分并对画面作了修 饰 。对总目标的文字表述作了精简,从原来的 7句 114个字减少为 5句 54个字。并增添了一小段说明文字:“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不仅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且重视学生的体验、方法,重视过程参与。修改后的课程目标在体例上也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保持衔接和一致。(二)“课程目标”的修订(三)“课程内容”部分的修订1.课程内容修订的三种情况2.地球与地图部分的修订3.世界地理部分的修订4.中国地理部分的修订5.乡土地理部分的修订“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部分是地理课程标准的主体,它不仅是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教学和评 价的基本依据。这部分的修订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对一些要求不够明确或不够全面的内容标准进行修订或补充,并在文字表述方面进行精炼和润饰;第二,降低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调整(删除或新增)部分内容标准;第三,对活动建议进行全面的调整。1、“课程内容”修订的三种情况修订前后修订前后“标准标准”数量数量实验稿修订稿数量变化地球与地图1011+1世界地理4743-4中国地理40400乡土地理86-2合计105100-5( 1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将“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调整为“了解人类 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将“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调整为“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和“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地球仪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调整为“在地球仪 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2、“地球与地图”部分的修订(3)地图 增加了“在地图上判读经度和纬度”和“在等高线地形 图上,判读坡的陡缓”。 将“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调整为“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 应用的实例。”2、“地球与地图”部分的修订(1)海陆分布删除了“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概况”内容标准。 ( 2)天气将“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 重要性。”调整为“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人口与人种将“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调整为“举 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语言和宗教删减了“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 统”内容标准。3、世界地理部分的修订(5)地域发展特点将“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 异。”调整为“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删减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内容标准。 (6)认识大洲 将“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