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节学生的道德素质含义:学生在掌握各种道德准则,并运用 这些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评价各 种道德现象、调节各种道德关系的过程中 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学生道德素质的结构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一、学生的道德认识 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学生对各种道德行为、道德 关系以及调节这些行为、处理这些关系的规范 和准则的认识。表现在道德观念道德判断道德知识道德概念科学知识科学概念理解、认同理解道德信念:坚信行为 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 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 观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道德行为具有定向性作用是学生形 成道德素 质的作用 基础二、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学生根据一定 的道德需要、道德准则去认识评 价各种道德现象时产生的情愫体 验。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想象的道德情感体验理性的道德情感体验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科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主要 是经验积累的过程;道德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 道德规范的掌握除了经验积累更是一种体验的过程 。三、学生的道德意志 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履行道德义务、实施道 德行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 道德意志是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上 升为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心理 因素。 学生的道德意志既表现在学生道德动机的 产生过程中,也表现在学生实施道德行为 的过程中。在这些过程中,道德意志可以 分为几种水平。表现出以下几种水平:1.对学生个人直接愿望的控制调节水平 2.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的水平 3.对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 4.与道德行为中的困难做斗争的精神 5.抗拒诱惑的水平四、学生的道德行为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在学生的道德认识、道 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支配下,采取的对他 人、对自己、对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动 。是学生满足道德需要、实现 道德动机的手段,也是衡量学生 道德素质的主要标志。学生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方式 和道德行为习惯。 美国学者佩克和哈维格斯特把青少年的社 会行为分为五个的等级: 非道德性的行为型 自我中心行为型 依从传统惯例行为型 良心主义行为型 理性的利人主义行为型一、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体现在制约道德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因素 的广泛性上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学生 接受的到的影响的多重性、矛盾性上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上二、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活动性 首先,学生道德规范的掌握,道德情感的 丰富,道德意志的产生,道德信念的树立 ,都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其次,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道德需要,形 成了道德动机,产生了道德行为。学生道 德素质的提高的根本标志是大量的高尚的 道德行为的出现。三、学生的自我教育在道德素质教 育过程中的应用自我教育是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而进 行的自觉的规范言行、转化思想的活动。自我教育作为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 的表现,它体现在道德认识的自我提高上,也 可以体现在道德意志的自我监督、自我磨练上 ,还可以体现在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上,自我 检查上。总的来说,学生自我教育的发展水平 集中体现在自我教育能力上。进行自我教育的基 础与学生从他率阶段 向自律阶段转化是 密切相关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在学生自我意 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调控能力:是学生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心理特征。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 主动性、积极性。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为学生掌握的道 德观念何以形成的道德判断。 首先教师要言传身教,协调影响,引导学 生掌握道德概念和丰富道德知识。 其次,教师要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道德的 信念。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要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身为老师应该怎 么做? 要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的典范 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体验 教育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感三、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现实的道 德活动,积累道德意志锻炼的经验。 要根据道德意志品质上的差异因材施教。 要通过道德榜样来激发学生道德意志锻炼 的自觉性。四、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要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强大的道德动机 要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道德行为方式 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在道德动机 的支配下产生的,表现为道德 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