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育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 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镇江市实验小学 陈锡频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1、问题的背景:2004年的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1)、相关文件的回顾和比较: 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 德育工作的意见1993年3月26日颁发小学德育纲要1994年8月31日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 校德育工作的意见1998年3月6日颁发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2000年12月14日颁发中共中央关于适应新形势进步加 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特点分析现状,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贯串始终;要求适当,针对性强;心理健康,位置突出.2、为为什么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领导 人强调调的两个观观点:以人为为本 科学发发展观观周济部长强调:我们始终强调,素质教育当中要提高多方面 的素质,一个是思想道德的素质,一个是科学 素质,一个是人文素质,一个是身体心理素质 。我们把心理素质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上。在明 年合适的时候,我们可能还要花比较多的精力 来强调锻炼身体、增强心理健康,我们希望孩 子都是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的基础。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国外及港台地区的情况: 日本:60年代起步,90年代开始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 导室,2000年开始设置心理健康课,重点是发现问题后的 矫正。 美国:80年代起步,重点是关注个别有问题的学生,后来 发展到关注全体学生。1998年提出学校综合改革,大约7%的学校预算用于 学生的支持服务。 内容:学校生活适应,人际关系协调,情绪调节。 层次:预防、早期干预、治疗。港台地区:90年代香港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为主。 学校有专门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部门。 两种形式: 1、单独开课:两周一课时,一学年16课时 ,每课时35分钟。 2、纳入社会课时中,大约占该课时的 四分之一。2、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 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1999年教育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咨询委员会。 2000年在上海、2001年在贵阳分别召开了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课题研讨 会。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指导纲要。各地加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大部分省市成立了领导小组。 北京2001年6月颁发了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纲要。 广东在20022003年教育事业经费中设立了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共安排200多万建 立起省和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师范院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为中 小学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三、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或咨询室。(个别辅导)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团体辅导) 学科渗透,环境熏陶。(创设心理生态环境)方法心理状 态功能心理 辅导健康心理 (正常且健康)重在发展 和预防 心理 咨询亚健康心理(正常但不健康)重在干预 和调适 心理 治疗心理不正常 (有心理疾病)重在矫治 和重建心理正常与不正常心理正常三原则: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相统一 心里活动的内在协调 人格的相对稳定(郭念锋)神经症的评定: 1.病程:不到三个月,1分;3个月 到一年,2分;一年以上,3分. 精神痛苦的程度:自己可以主 动摆脱,1分;需别人帮助或处 境的改变才能改变,2分;无法 摆脱3分 社会功能:轻微防碍,1分;严重 防碍,2分;不能工作,3分. (6分病程三个月可以确诊神 经病)心理健康与不健康 一般心理问题: 由现实因素激发,持 续时间较短(连续1个 月或间断地持续两的 月),情绪反映能在 理智控制之下,不严 重破坏社会功能,情 绪反映没有泛化的心 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 由强烈的现实因素激 发,初始情绪反映强 烈,持续时间较长( 连续两个月或间断地 持续半年以内),情 绪反映有时失去理智 控制,对社会交往和 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 不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或咨询室设置 候访室:色调以暖色为主,给人以明快、 舒畅的感觉,要有心理知识展牌,要有访 谈须知,可兼办公室。 访谈室:色调以冷色为主,给人以宁静的 感觉,沙发要有扶手。环境布置要起到心 理暗示的作用。 训练室:根据器材、内容而定。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个别辅导的原则:尊重 同感 真诚 保密 (2)个别辅导的方法: 要求:善于启发当事人倾诉。要把握同感的尺度。不要急于帮助。用商量、探索的口吻解开心结。 方法: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法叙事疗法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法 把重点放在探索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纠 缠问题的本身。帮助当事人考虑此时此地 应该做些什么而使问题不再继续。方法:设定目标 寻找例外假设解决 如:考前焦虑叙事疗法 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到遗漏的故 事片断,以唤起当事人改变的内在力量, 引导他走出自己的困境。过程:故事叙说问题外化行为疗法 对多动行为的矫治 对撒谎行为的矫治撒谎的类型:操纵型 夸张型 自大型 逃避型 对喜欢拿别人东西行为的矫治认知疗法、情感体验合理情绪疗法 根据ABC理论对来访者进行初步分析和诊 断.A是事件、B是对事件的态度、C是后果 。 领悟:是信念引起后果(C)、自己对后果有责 任、改变了(B)才能改变(C)。 修通:运用多种方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 理信念。2.团体辅导的方法: (1) 在小学、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常见的 方法:心理剧法心理誓言法 故事法、游戏法、表演法、主题班会、行为指导、趣味活动、 (2)团体辅导(心理课)的一般流程:创设情景、情感体验、交流分享、同伴互助、自我调适、 行为实践心理剧法 通过情境表演让学生释放自我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感悟 通过内心独白让学生反省自我演 看 议 写格式:编剧目标剧情介绍主要人物道具剧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三种方式:1、专门在一个年级段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 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或初中阶段。2、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年龄特点分散到每 个年级。3、班、团、队活动按专题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课最好由班主任或年级组长任教 。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班主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交往的时间来看:班主任和学生交往的时间最多、频率最高。 从交往的范围来看:班主任和学生交往的范围最广,包括学生本人 及其监护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性格与情绪的辅导。 意志品质的辅导。 非智力因素的辅导。 人际交往能力的辅导。 与自我有关的心理辅导。 青春期的心理辅导。青春期的心理辅导 1、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急速成长,被称为第二发展加 速期。特别是生殖系统和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 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展成熟的体验,认 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就是成人感。 具有成人感,就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属于成 人水平,应该被社会和周围的成人平等对待。 有了成人感便要求与成人相应的社会地位,渴望 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 由于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处于童年 向成人的过度阶段。他们实际上的认识能力、思 维方式、社会经验等却处于半成熟的状态,于是 便产生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 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要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 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 ,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心理闭锁与开放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孩子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 向外袒露。主要是向成人封闭。这是因为成人感 而后独立自主意识所致。另外的原因是他们认为 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 其实,他们也因此苦恼。于是他们倍感孤独和寂 寞。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 人朋友谈谈心声。情绪变化的特点: 情绪波动难以自控。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表现 ,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 至失控。有时又会消极抵 制,孤独压抑。这些烦恼 和激情,他们自己是难以 控制的。教师和家长要能 体谅他们的困境,不要“硬 碰硬”。要善于因势利导, 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青春期躁动 随着性机能的发展成熟 。出现好奇心和接近异性 的欲望。还由于环境和舆 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 奇而后欲望不得不被压抑 ,使之往往处于莫名的烦 躁与不安之中。这是青春 期的一个突出的困扰问题 。 这是发展中的矛盾,是人 生中必然要经过的矛盾冲 突。这是每个青春期孩子 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人际关系的特点。 同伴关系。 交友范围与小学相比开始缩小。最要好的朋友一般有2、3 个,而且是同性别。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表 现出先疏远,后接近的行为模式。童年期是不分性别的。 随着性意识的觉醒,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刚开始时,攻 击刁难对方,后来倾慕,但是是朦胧的。不向对方表露。 多数人成为永久的秘密。 与父母关系。 开始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不以父母为榜样。对父母的 依赖减少了,而反抗情绪增加了。 与教师关系。 不在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开始对老师评头论足。对 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他们会努力地学习。对不喜欢的 教师所教的学科,他们持排斥的态度。3、学科渗透,环境熏陶。(创设心理生态环境)(1)学科渗透是指各学科都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机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老师要带着微笑进课堂。应激时,要学会暂停“十秒”。不要伤害学生(2)环境熏陶是指学校、教室、食堂等环境的布置 要能起到熏陶情操的效果。硬环境 软环境(3)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 讲究沟通的方式和艺术。 由“指导”变为“探讨”。 谢谢各位zjcxp8282163.com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