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7页
第2页 / 共127页
第3页 / 共127页
第4页 / 共127页
第5页 / 共127页
第6页 / 共127页
第7页 / 共127页
第8页 / 共127页
第9页 / 共127页
第1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第二讲正确使用熟语考 点 三 部 曲设误角度三课堂四面清设误角度六设误角度一设误角度四设误角度五设误角度二设误角度七专题全练通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格言等。要准确、快速解答熟语题,一方面要多积累,正确理解熟语;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考熟语题的常见命题设误角度。熟知了命题角度,我们就抓住了高考的命脉。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误,在括号内标出“”或“”,并说明理由。1在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市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为亚运会的顺利召开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个别有车一族坚决反对,不赞一词。 (). . . .理由:“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指一言不发。这里被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22012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以幽默、风趣、诙谐、 轻松的语言,逗得观众开怀大笑,欢乐的时光瞬间便付诸东流了。 ()理由:“付诸东流”指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此处望文生义,被误解为“时间过得很快”的意思。. . .3一到晚上,修整一新的人民南路灯火阑珊,车水马龙,人们兴致勃勃地徜徉在灯火通明、流光溢彩的大街上,尽情地享受城市的繁华和热闹。 ()理由:“灯火阑珊”指灯火稀少、将尽。此处望文生义把成语的意思理解反了。. . . .4在一次新生欢迎仪式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七月流火,天气虽然炎热,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理由:“七月流火”本义是说夏历(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火,星名。一年自秋季开始,火星自西而下谓之流火。. . . .5进入高三以来,张三同学晚上总是连续学习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 ()理由:“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符合“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所要表达的语意。. . .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上面这些成语即是这种情况。类似的词语还有:不足为训、登堂入室、文不加点、屡试不爽、五风十雨、侧目而视、一文不名、不刊之论、万人空巷、空谷足音、明日黄花、一蹴而就、功败垂成、莘莘学子、风声鹤唳、首当其冲、久假不归、细大不捐、危言危行等。答案:B解析:A项,防患于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B项,望文生义,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此处应为无处藏身。无处藏身:没有地方让自己隐藏身子。C项,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D项,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答案:C解析:A项,别无二致:没有两样,没有区别。用于此处不合语意。B项,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项,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D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本来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此处却只抓住了“首当”,以为是“首先应当干的事”,望文生义导致D项使用错误。指出下面成语适用于什么对象。1崭露头角:2下里巴人: 3石破天惊:4天伦之乐:5荡气回肠:用于青少年的才能、本领。通俗普及的文学艺术。比喻文章或议论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家人之间。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有些熟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对这些熟语的适用对象缺乏了解,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如“巧夺天工”是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只能用于人工制作的东西,不能用于本来就是自然的东西。容易因使用对象不当而误用的熟语:只适用于文学、艺术艺术脍炙人口、洛阳纸贵纸贵 、文不加点、鸿鸿篇巨制、力透纸纸背、倚马马可待、一挥挥而就只适用于男女尤其夫妻间间青梅竹马马、两小无猜、耳鬓鬓厮磨、比翼双飞飞、破镜镜重圆圆、举举案齐齐眉、相敬如宾宾、心心相印只适用于女性千娇娇百媚、才貌双全、国色天香、望穿秋水、秀外慧中、仪态仪态 万方、楚楚动动人、豆蔻蔻年华华、河东狮东狮 吼注意尊卑关系不耻下问问、耳提面命、从善如流、先斩斩后奏、如坐春风风答案:A解析: A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不能形容果农家里黄灿灿的橙子,此处用错了对象。B项,“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C项,“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D项,“讳莫如深”指紧紧隐瞒。B、C、D三项都符合语境,使用恰当。答案:D解析:A项,“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B项,“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C项,“生机勃勃”指生命力旺盛,充满活力。A、B、C三项均符合语境,故使用正确。D项,“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而花丛中的野兔追逐嬉戏本身就是活物的活动,故D项“活灵活现”的使用对象不对。(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请在括号内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替换。1每位同学都要善于为自己今后的事业成功搭建平台。平台是什么?是知识。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处心积虑地积攒知识。 (千方百计). . . .(二)下列成语中,哪些是褒义词?哪些是贬义词?哪些是褒贬两用成语?请指出来。暴虎冯河 如丧考妣 胸无城府 瞻前顾后 虎视眈眈谦谦君子 牛溲马勃 四平八稳 弹冠相庆 独善其身答案:(1)褒义:胸无城府 牛溲马勃 独善其身(2)贬义:暴虎冯河 如丧考妣 虎视眈眈 弹冠相庆(3)中性:瞻前顾后 谦谦君子 四平八稳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不同的熟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分析:“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而句中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送孩子去学技艺,感情色彩不当。褒义或中性熟语:叹为观止、崭露头角、蔚然成风、东山再起、随机应变、无微不至、额手称庆、凤毛麟角、谈笑自若、雨后春笋、夙兴夜寐、卓尔不群贬义熟语:无所不为、半斤八两、趋之若鹜、处心积虑、捕风捉影、欲壑难填、巧舌如簧、画地为牢、死灰复燃、见风使舵、无所不至、得陇望蜀、大放厥词、擢发难数、树倒猢狲散 答案:D解析: A项,步履维艰:指行走艰难,此处用的是比喻义。B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C项,妙手偶得:形容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D项,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一般用于好的方面,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当。2(2010广东高考)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 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 ,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 而 ,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殊途同归斗转星移甚嚣尘上销声匿迹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用于此处符合语境。B项,斗转星移: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用于此处符合语境。C项,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层出不穷”。D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用于此处符合语境。答案:C请根据解释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1表演前,小孙微笑着对评委老师说:“各位前辈, 下面,学生可要_了,还望老师们不吝赐教。”(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2当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毛笔字写得漂亮时,20岁不 到的张蔷薇腼腆地笑着说:“见笑了,我不过是_罢了。”(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3刘辉在给编辑的回信中说:“承蒙错爱,拙作得以 在贵刊发表,文中仅是_,还望老师多多批 评指正。”(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4堪称大师的人,必定光明磊落,_。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不止于学养和艺术成就,更在于品格德行。(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5赵工碰到健谈的钱工,喜笑颜开地说:“老伙计,可把我闷死了。近日可有什么高见?我正准备_呢。”(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6老兄,这是我第一次向您提出_,你可一定 要帮忙,就算给小弟一个面子了,好不好?(客套 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答案:1.班门弄斧 2.信笔涂鸦 3.一孔之见 4.虚怀若谷 5.洗耳恭听 6.不情之请由于熟语约定俗成,某些熟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例如:分析:该句中的“恭敬不如从命”是谦辞,只能用于说话者表示自谦,不能用于对方。常见谦辞:蓬荜生辉、敝帚自珍、抛砖引玉、贻笑大方、无功受禄、敬谢不敏、忝列门墙、信笔涂鸦、一孔之见、才疏学浅、德薄才疏、不情之请、恭敬不如从命常见敬辞:不吝赐教、鼎力相助、高抬贵手、洗耳恭听、如坐春风答案:B解析: A项,“弱不胜衣”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上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三项都使用正确。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谦。用来说“大家”不恰当。答案:C解析: A项,“持平之论”指公平正直的议论。使用正确。B项,“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使用正确。C项,“敝帚自珍”指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不能用于说别人。D项,“言人人殊”指每人所说的话各不相同,指对同一事物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使用正确。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误用原因。1该公司在招员工的时候,没有解决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而近期发生的几次事故又没有妥善处理,引起了绝大部分员工的怨声载道,目前公司的所有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 . .答案:(原因)1.“怨声载道”一般作谓语,而不能作宾语。2“无时无刻”后面应跟否定词。可改为“每时 每刻”。3“乐此不疲”意即乐于做某件事,沉浸其中,不知疲倦。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此句可改为“似乎对这份伤感乐此 不疲”。4“贻笑大方”即让内行见笑,前面再加一个 “让人”,显得赘余,不通。有些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其与整个句子的语法关系。从成分是否搭配、语序是否正确、表意是否明确、逻辑是否合理、表述是否精练等方面,特别是语法关系是否搭配、成语的自身含义和句子的语意是否重复两个方面来辨析成语正误。如:误用分析:“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做形容词性成语,充当了状语,而且该词的含义也不合语境。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例如“望其项背”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其他的成语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无时无刻”“一概而论”“等量齐观”等也一样。答案:C解析: “津津”形容有滋味、有兴趣,“津津乐道”的意思是“很感兴趣地谈论某人某事”,可作谓语、定语。C项中“谈论着”与“津津乐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