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学好本门课程(1)一 课程介绍二 学习方法(上)三 与同学们交流四 学习方法(下 )一.课程介绍1. 课程设计2. 教材设计3. 对象(学习者)设计大专与大本的区别对学生来说,一门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对学生来说,一门专业基础课的教材, 在专科和本科阶段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在专科和本科阶段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同时同时, ,我们又认为我们又认为: :大专的课程主要介绍的是大专的课程主要介绍的是 “ “文学史常识文学史常识” ”,而大本的课程主要是在大,而大本的课程主要是在大 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专题研究专题研究” ”。 1 1 自学自学第一第一. . 关于读作品关于读作品 特别是读我们在教材特别是读我们在教材 中涉及到的重要作品,是学习文学史课程最中涉及到的重要作品,是学习文学史课程最 重要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重要的方法,也可以说,是“ “学好学好” ” 文学史文学史 课程的惟一有效的课程的惟一有效的“ “捷径捷径” ”。 第二第二. . 关于读教材关于读教材 教材也就是教材也就是“ “课本课本” ”, 是是“ “一课之本一课之本” ” 第三第三. . 关于读参考资料关于读参考资料 学习一门课,阅学习一门课,阅 读一些重要的参考资料是必要的,也肯定是读一些重要的参考资料是必要的,也肯定是 对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提高学习效果,理对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提高学习效果,理 解能力等等都是有帮助的。解能力等等都是有帮助的。 读作品的“读法 ”阅读本质上是一种阅读本质上是一种“ “感受感受” ”,也就是要通过阅读、,也就是要通过阅读、 欣赏,将外在的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化为阅读者自欣赏,将外在的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化为阅读者自 己的主体感受,激发和培养起自峰的想象力、感己的主体感受,激发和培养起自峰的想象力、感 知力、创造力,把阅读看作是一种个人的创造性知力、创造力,把阅读看作是一种个人的创造性 活动。活动。1. 1. 泛读泛读 我们又把它称为我们又把它称为“ “欣赏性阅读欣赏性阅读” ”。也就是。也就是 说,要在一种完全放松的心情下,把自己当作一说,要在一种完全放松的心情下,把自己当作一 个普通的读者,而不是一个个普通的读者,而不是一个“ “学生学生” ”,来欣赏作品,来欣赏作品 的艺术魅力。用钱理群老师的话来说,阅读文学的艺术魅力。用钱理群老师的话来说,阅读文学 作品,其实就是与作者的作品,其实就是与作者的“ “对话对话” ”,就是打破时空,就是打破时空 的界限,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和的界限,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和 撞击。但这种阅读也有撞击。但这种阅读也有“ “要求要求” ”或者说是我们的一或者说是我们的一 种种“ “希望希望” ”,一是要读出兴趣、乐趣;二是要对所,一是要读出兴趣、乐趣;二是要对所 读的作品有一个总体的感悟和把握。读的作品有一个总体的感悟和把握。 第一第一读作品的“读法”在学习我们这门课时,要求主要采用两种读法在学习我们这门课时,要求主要采用两种读法 ,即,即,先泛读,后精读先泛读,后精读。所以,一部作品至少要。所以,一部作品至少要 读两遍以上。读两遍以上。2. 2.精读精读 我又把它称为我又把它称为“ “分析性阅读分析性阅读” ”。也就是。也就是 说,要在泛读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重新读。不说,要在泛读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重新读。不 仅要注意作者仅要注意作者“ “写什么写什么” ”,还要着重体味作者,还要着重体味作者“ “怎么怎么 写写” ”。这个时候,就不能只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这个时候,就不能只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 读者,而要作为一个读者,而要作为一个“ “学生学生” ”,一方面通过对作品,一方面通过对作品 的语言、行文结构、文体风格的反复揣摩,提高的语言、行文结构、文体风格的反复揣摩,提高 自己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另一方面,还要对照自己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另一方面,还要对照 着教学要求(首先是读教材),并借助对其他有着教学要求(首先是读教材),并借助对其他有 关作品和参考资料的阅读,最终达到提高自己分关作品和参考资料的阅读,最终达到提高自己分 析力的目的。析力的目的。 第一第一第二 读教材1.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可以采用可以采用“ “欣赏性阅读欣赏性阅读” ”的泛读的泛读 方式,看看老师都说了些什么,什么是自己方式,看看老师都说了些什么,什么是自己 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再看看老师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再看看老师 是怎么说的,哪些是自己能理解的,哪些是是怎么说的,哪些是自己能理解的,哪些是 自己不能理解的。自己不能理解的。 2. 2.课后复习课后复习 则应该采用则应该采用“ “分析性阅读分析性阅读” ”的精的精 读方式,结合读作品时的感想和体会,用读方式,结合读作品时的感想和体会,用 挑剔的眼光找自己的毛病,同时也用叛逆挑剔的眼光找自己的毛病,同时也用叛逆 性的思考方式找教材(老师)的毛病。有性的思考方式找教材(老师)的毛病。有 交流的机会,就与同学和老师辩论,没有交流的机会,就与同学和老师辩论,没有 机会就自己跟自己较劲儿。机会就自己跟自己较劲儿。第三第三 读参考资料读参考资料没有作具体的要求。只是提出两点希望:一没有作具体的要求。只是提出两点希望:一 是随时留意自己身边的可能出现的资料,如是随时留意自己身边的可能出现的资料,如 电视、报刊等。二是有空就上网、上图书馆电视、报刊等。二是有空就上网、上图书馆 。( (现在的文学作品专集和选集都很多,除现在的文学作品专集和选集都很多,除 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不用买,买的书都不看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不用买,买的书都不看 ,全成了书架的装饰了,就上网查,上图书,全成了书架的装饰了,就上网查,上图书 馆借。读参考资料如此,读作品也可以如此馆借。读参考资料如此,读作品也可以如此 。) 2 2 作业作业作业是学习者自我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业是学习者自我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们这个专业的本科学习中,每门课都在我们这个专业的本科学习中,每门课都 设计了五次作业,并要求将成绩按设计了五次作业,并要求将成绩按30%30%计入计入 总成绩总成绩. .三、与同学们交流三、与同学们交流一是通过一是通过“ “花名册花名册” ”了解班上同学的姓名、年龄、了解班上同学的姓名、年龄、 男女比例、学历情况,以前的学习专业。男女比例、学历情况,以前的学习专业。二是通过与同学的课堂对话、个别交谈或其他形二是通过与同学的课堂对话、个别交谈或其他形 式,了解班上同学的专长、业余爱好,以及他们式,了解班上同学的专长、业余爱好,以及他们 对这门课的看法。对这门课的看法。三是通过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和各种讨论,了解班三是通过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和各种讨论,了解班 上同学对这课程知识性内容的掌握程度和优势所在上同学对这课程知识性内容的掌握程度和优势所在 。四是通过接触,了解学生的四是通过接触,了解学生的“ “学力学力” ”情况,帮助学情况,帮助学 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学力,帮助或指导学生制定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学力,帮助或指导学生制定 及修订及修订“ “学习设计方案学习设计方案” ”,并进行个人的学习评估,并进行个人的学习评估 。3 3 讲评讲评一是自我讲评,主要由同学们自 己讲自己在学习和做作业过程中产生 的感想、遇到的问题,以及想提出的 其他问题。二是老师讲评,主要由老师讲批二是老师讲评,主要由老师讲批 阅作业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既包括阅作业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既包括 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包括班上个别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包括班上个别 的但却是突出的问题。的但却是突出的问题。4 4 讨论讨论讨论和作业将是我们这门课辅导讨论和作业将是我们这门课辅导 教学的主要形式。讨论可以同学们自教学的主要形式。讨论可以同学们自 发的,通过学习小组自由组合、自由发的,通过学习小组自由组合、自由 参加,也可以是由老师出面组织的,参加,也可以是由老师出面组织的, 要求大家都参加。要求大家都参加。讨论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讨论教材讨论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讨论教材 ,主要讨论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教学,主要讨论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教学 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和大家在学习中遇到难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和大家在学习中遇到难 点。二是讨论作业,主要讨论作业的形式、点。二是讨论作业,主要讨论作业的形式、 内容和要求,以及各自做作业的方法和体会内容和要求,以及各自做作业的方法和体会 。四学习方法(下)四学习方法(下)建议性建议性1 1 自信与自学自信与自学2 2 想与讲与写想与讲与写3 3 常识与问题常识与问题4 4 提问与参与提问与参与5 5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每个人自身的情况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每个人自身的情况不同,学习习惯不同 ,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不会不尽相同。因此,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不会不尽相同。因此 ,以下意见只是我自己在学习过程和教学,以下意见只是我自己在学习过程和教学 过程中的自我总结,仅供参考。过程中的自我总结,仅供参考。五五 作业与考试作业与考试我们这门课共学习两个学期,每学期一次我们这门课共学习两个学期,每学期一次 考试,五次作业。考试,五次作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