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l形式法则的存在是人类对于自然和人为的美感现 象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研究,并经长期验证所得 到的共同结论。一件作品如果具有美的形式,就 能马上吸引人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而产生愉 悦的心理。形式不美,无法使人得到审美的愉悦 ,也妨碍内容的表达及人们对内容的接受。因此 ,立体构成应将各种形式要素(点、线、面、体 、色彩、肌理和空间等)的组合,遵循美学原则 ,以便最大可能的增强美感效能。 第一节 对称与平衡 l对称又称为均齐,是两个形或几个形以对称轴或 中心点为基准点互相对应的表现形式,也是最有 秩序的一种形式。对称的形式比较多,常见的有 以中轴线为对称轴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中心 轴线的上下对称,以中心源点为中心的放射对称 等。日常生活中对称的例子很多,如瓢虫、蜻蜓 、鸟类及禽类等许多动物是左右对称的;许多建 筑也是对称式的,如故宫博物院,置身其中就会 感到一种皇家的威严。一般的烈士陵园设计大都 是以中轴线为对称的左右对称形式,易使人产生 仰慕敬重之感。家具、服装、藻井图案和一些欧 式园林大都是对称形式,尤其是藻井图案,大多 采用放射式对称形式。l l第一节 对称与平衡l对称形式是一种力的平衡关系,在视觉上比较完美统一,在立体构成 中要灵活运用。对称能给人以庄重、严肃、条理、大方、静穆、完美 的感觉。但过于追求对称,会产生呆板、单调、沉闷的感觉,要在对 称的大环境中寻找一些有突破因素的形式,寻求一种小的合理的变化 ,在视觉上感到量的相等。换言之,就是在保持整体平衡的基础上, 局部有一些小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并没有打破对称的大格局。 均衡是相对的平衡,是以支点为重心,保持形态各异却量感相同,达 到力学的平衡形式。在立体构成中,达到量感的平衡,不仅仅是指物 质形态在物理上的力量的平衡,它还包括来自于色彩、肌理以及心理 空间等构成要素对心理量感平衡的影响,往往心理量感的平衡才是平 衡效果的关键。一般来说,大的形比小的形具有更大的心理量感;彩 度高的形比彩度低的形具有更大的心理量感;明度低的形比明度高的 形具有更大的心理量感,这些都是处理均衡关系时应注意的地方。 对称是一种秩序、庄重、有条理的静止的美;而均衡则是打破静止局 面,追求一种活泼、轻快的富于动感的美(图3-1-3、图3-1-4)。 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l对比是指突出物质形态间的差异性,使个性鲜明 化。调和是指在不同的物质形态中,强调其共同 性的因素,使形态之间协调化。在立体构成中, 对比可使形态生动、活泼、个性鲜明,而调和又 使对比的双方起着过渡、中和的作用,使双方彼 此接近,产生协调关系。只有对比,没有调和, 形态就显得杂乱;但只有调和没有对比,形态则 显得呆滞、没有生气。创造形态要根据不同情况 ,或突出对比或强调调和。一般说来,立体构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对比与调和的关系: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l形体的对比与调和 l形体的对比与调和主要表现在形状的大小、粗细 、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 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 ,位置的上下、左右、高低、远近,形态的虚实 、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等多方面的对 立因素上。在追求形态丰富情感的同时,要强化 形态的主次关系;突出对比时要注意它的调和, 强调调和时要辅以少量对比,使之形成对立统一 的关系。 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l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l材料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各种材料都具有各 不相同的外观特征和手感,体现出不同的材料质 地美。如大理石的凝重富贵、木材的朴实自然、 钢材的坚硬沉重、织物的温馨舒适、玻璃的空灵 迷幻等等,使人产生丰富的心理感受。 材质的对比与调和可表现为各种不同肌理表面的 材料对比、硬材与软材的对比、透明材料与不透 明材料的对比、固体材料与液体材料的对比、新 材料与旧材料的对比等。我们要根据构成的不同 内容和要求来决定是加强材料的对比关系还是加 强材质的调和关系。 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l实体与空间的对比与协调 l任何实体都不可能离开空间而存在。在立 体构成中,实体如方体、圆柱体、椎体、 球体以及不规则体等是封闭的三维形态, 它能影响空间,同时产生不同的空间情绪 。实体给人以封闭、厚实和沉重感,空间 给人以通透、轻巧感。其对比调和主要从 形的凹凸、曲直、虚实等方面去表现(图3- 2-4、图3-2-5)。 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l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l立体构成中的色彩,是通过材料的本色或 材料经过处理后的外在色再各种光线的影 响下呈现出来的。材料表面的不同色相、 纯度和明度都可以形成对比,由此可派生 出冷暖、明暗、鲜灰、进退、扩张与收缩 等对比与调和关系(图3-2-6、图3-2-7)。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l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 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 充满着节奏感。如心脏的跳动、大海的波涛、动 物的奔跑、一下接一下的抡锤劳作、红绿灯有节 奏的变换等等。立体构成造型的节奏,是指造型 要素以统一形态的反复、渐变和反复交替来形成 有秩序、有规律的运动感。如一捆竹筷洒落在地 上,会使人觉得竹筷很多,而且很乱;若把竹筷 等距离有规律的排列在地上,或呈扇形,或呈列 状,让人觉得整齐而单纯。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l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情调的感觉,它能使 节奏具有强弱起伏、悠扬缓急的情调,使各类艺 术作品有起伏变化、抑扬顿挫所产生的美感、节 奏是韵律的条件,韵律是节奏的深化。韵律的形 式有下列几种表现: 重复韵律色彩、形态、物体肌理、材质等造 型要素做有规律的间隔重复,重复韵律易创造视 觉连贯性并加强视觉效果(图3-3-1)。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l渐变韵律造型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渐次发展变 化。如形态大小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厚 薄渐变等,渐变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自然扩张和收 缩的感觉(图3-3-2、图3-3-3、图3-3-4)。 交错韵律造型要素按照一定规律做有条理的 交错、相向旋转等变化,这种韵律动感较强,易 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图3-3-5)。 起伏韵律造型要素做高低、大小、虚实的起 伏变化,即为起伏韵律,这种韵律较活泼且富有 动感(图3-3-6)。 特异韵律造型要素在有规律的变化中求突破 ,力求产生新奇感(图33-7)。 第四节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在形体中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形态作 品的结构基础。自古以来,比例的美感早就被人类所认知,在古希腊 时期,学者们就已经从几何学、哲学的角度来研究比例法则,并发出 “美是和谐与比例”的感叹。时至今日,人类已找到许多合宜的比例方 法,如等差数列比、等比数列比、调和数列比(设A为单位长,将其 1/1、1/2、1/3、1/4这样分割下去即可得到调和数列:A/1、A/2 、A/3、A/4)、贝鲁数列比(该数列比是以1、2、5、12、29、 70、的排列形式出现,它的每一项均为前项的两倍与再前项相加 。如25+2=12,212+5=29,229+12=70,),以及被认为 是最美的比例黄金比(黄金分割1:1.618)。比例具有科学性, 给人严谨、规范、理性、有秩序、完美的感受,其负面是过于强调比 例的数字化,易显得呆板、冷漠。那么什么样的比例才可以称为美的 比例、合宜的比例呢?这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这些情况是具有可 变性的,因而美的比例是相对的,不存在可以适合于一切事物的绝对 的美的比例,它是相对于特定的时空范围,相对于特定的观众群而言 的(图3-4-1、图3-4-2)。 第四节 比例与尺度造型尺度是指造型对象于人体高度、人所熟 悉的造型或环境比较的尺寸。在造型设计 中,一般是先确定尺度,然后才能进一步 推敲其比例关系。只有各部分之间的良好 比例,而没有合理的尺度,是不能保证使 用要求的。尺度除了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外 ,也和人们长期沿用的大小概念有关。因 此,改变其中的某些尺度,首先应认真分 析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给人 以合理的尺度感。 第五节 联想与意境 l立体构成能够通过人们的联想产生某种意境,联想是思维 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思维延伸到另外一种事物。不同的 形体、形体的色彩、形体的表层肌理、形体的材质都可通 过联想产生一定的意境。例如人们看到皮毛的肌理就会联 想到柔和、温暖和舒适;看到天然的木材、石料就会有一 种亲切、随和、淳朴的感受;看到不锈钢、有机玻璃就会 产生新颖时髦、现代感强的效果;看到铸铁、铸铜和粗犷 的石材容易产生坚毅、顽强、沉重的感受。看到红色就会 联想到热烈、奔放、兴奋,产生一种温暖、喜庆、浮躁的 意境。而绿色代表和平、安静、健康和富有生命力。意境 是立体构成作品的精神内涵,作者可以通过材料、色彩和 构成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图3-5-1)。一般情况下意 境由联想而产生,联想与人们自己的修养和知识阅历及人 们的欣赏习惯有关。 第六节 统一与变化 l统一与变化是艺术造型中应用最多、最基本的形式美法则 。完美的造型必须具有统一性,统一可以增强造型的条理 及和谐的美感,特别是对立体构成而言:失去了“统一”, 构成就像一堆废物,杂乱无章的堆积在那儿;但只有统一 而无变化,又会造成单调、呆板、无情趣的效果。因此, 需在统一中加以变化,以求得生动的美感,或者说,“统 一”就是要统一那些过分变化的混乱,“变化”就是要变化那 些过于统一的东西。统一与变化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 ;既活泼,又有秩序(图3-6-1)。这一形式构造规律包 含了变化以及对称、均衡、对比、调和、节奏、比例等形 式规律,是形式美的法则中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 第七节 动感与量感l具有运动趋势的形态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得 到人们的喜爱,它象征着发展、活泼、积极向上 等精神状态。我们做的立体构成大都是立体的, 这就需要在静止的状态中利用具有动感的因素来 表达出动感的效果或趋势(图3-7-1)。如多利用 曲线和均衡形式以及利用形体在空间中的转移来 取得动势。当然,可以利用其它形式取得实际的 动感,比如前面讲过的利用风力、磁力、气流、 水力和其它机械作用力进行立体构成的创作,获 得实际的运动。 第七节 动感与量感l应该说立体构成都是具有量感的(光的立体构成 可除外)。量感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形体本身 的重量,一种是形体给人的心理量感。尤其注意 的是心理量感,这是量感效果的关键所在。色彩 不同,量感就不相同。根据我们的欣赏习惯,黑 灰色的物体量感较强,银白色的物体量感最小。 肌理不同,量感也不相同。质地粗糙的形体量感 较强,质地光滑的形体量感较弱。立体构成对量 感的要求还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利用几种不同 的材料构成时,要把握好每一种材料的量感和整 体的量感(需加图)。 l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