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v人物传记的一般格式1文言实词解释2文言虚词解释3省略或句子间的关系4句子翻译5哪些句子表现了人物的某某品质(分析是否符合原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要求一。理解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何、乎、 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 、于、与、则、者、之)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分析综合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试题型1。选出加点字的解释正确(错误)的一项(选出加点字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不 相 同的一项)2。选出加点的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项3。下列句子中已补出的省略的成分符合(不 符合)原文的一项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不正确) 翻译5。把下面的句子编成四组,全都用来说明(不 能说明)XXXX(品质、才能)的一组是6。下列叙述和分析符合(不符合)原文的是( 包括原文的意思、这样写的作用、作者的看法)材料汉朝-明朝 清官、廉臣的传记文言实词1。一字多义2。古今异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3。词类活用4。通假字5。双音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谢感谢/ 辞谢/ 谢罪/疾疾病/ 疾恨/ 快疾/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回头、看 )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众借助字形推测词义借助读音推测词义觐粜颁白者甲兵顿蔽借助成语解释词义听淮北取粜听之任之因遗策因循守旧 治平至百余年长治久安常用文言虚词语气助词也乎焉放在句中,表示停顿放在句中,相当于“于”,解释为“在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生乎吾前 疑问代词:哪里 且焉置土石 指示代词:这里那里;在这里在那里风雨兴焉一般助词者所然之的(人事时地)者也 表示判断或停顿地方、处所 佯狂不知所之 放在句首,表示转折这样不然认为对的、好的成然之放在形容词后,解释为“的样子”“地 ”结构助词:的 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作动词、时间副词词尾代词动词介词于 以在 向 对 到 从 把 被 比 根据 凭借 沿着 为 给 替 因 为因 为而 且与 其若 何乃 则1.人称代词 2.指示代词(这)3.结构助词4.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5.动词他、她、它(们)我1.人称代词2.指示代词3.发语词,表示猜测等语气他的、她的、它的我(自己的) 那其中作宾格作主格、 所有格在、向、对、到、比、被、凭借(依靠)用拿把来、用来作介词作连词:因为作动词:认为作介词 :于是、就才竟副词代词:你的表示所有的复句关系表示修饰关系,有时可以解释为“地”作代词,解释为“你”、“你的”的用法 1 作介词,解释为跟、和、同遂与秦王会渑池 廉颇蔺相如列传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赤壁之战殆与余同 石钟山记公子与侯生决 信陵君窃符救赵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六国论 2 动词,解释为参加、参与蹇叔之子与师 崤之战 3 作动词,解释为给予则与一生彘肩 鸿门宴呼尔而与之 孟子两章 4 作动词,解释为结交与嬴而不助五国 六国论 5 通假字,同“欤” 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两章 是谁之过与? 论语两章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孟子两章1。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少时 及 初 先 尝 既而(俄而 )少顷(顷之) 未几 后 X年 X干支 2。明确在这一时间内干了些什么3。注意表示官职升降的词语荐、征、召、辟、授、除、为、升、擢、拜、 调、徙、转、知、判、出、谪、罢、黜人物传记的一般格式1某某,字某某,某地人。2。父某,- (年号)中为-(官职)。3。少-,及 (冠、第),GOOD。4。-(年号)中, 初(先、尝)举(荐、征、召、辟、授、除、 为)-(官职),-;5。后(及、 比、寻、俄、既而、已而、久之、会)迁 (升、擢、拜、调、徙、转、知、判)- (官职),遂(乃、因、则)-; 6。贬(出、谪、罢、黜)-。 7。-。8。乞骸骨(封、卒、谥)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