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0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5页 / 共70页
第6页 / 共70页
第7页 / 共70页
第8页 / 共70页
第9页 / 共7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III篇反应工程原理利用化学和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为无毒无害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 的技术,即转化技术是去除污染物和净化环境的重 要手段。 沉淀反应:水中重金属的沉淀分离 氧化反应:还原性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 生物降解:反应常用于有机废水、挥发性有机废气、 恶臭气体和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生物硝化反硝化:水中硝酸氮的生物去除第III篇 反应工程原理将化学和生物反应原理应用于污染控制工程,需要借助适宜的装置,即反应器来实现。系统掌握反应器的基本类型及其操作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对于优化反应器的结构型式、操作方 式和工艺条件,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有重要意义。第III篇 反应工程原理本篇主要阐述化学与生物反应的计量学、动力学及其研究方法,环境工程中常用的各类 化学和生物反应器及其基本设计计算方法等。相同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力) 相同的反应器体积同一反应 相同的反应物 料组成和浓度反应结果(反应 速率、反应进度 )是否相同?不同的反应器结构 不同的操作方式影响反应结果(反应速率、反应进度)的主要因素第III篇 反应工程原理利用“转化原理”高效、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反应本身特性:反应热力学、动力学 反应器的特性:质量传递、混和状态等反应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 反应动力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阐明反应速率与 各项物理因素(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 )之间的关系。 反应器:在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上,论述反应器的 设计和操作的优化等问题。 影响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第III篇 反应工程原理研究对象:工程应用中的反应过程研究目的:工程应用中反应过程的优化优化对象:反应器的型式、结构、操作方式、工艺条件等目标函数:反应速率、转化率、能量消耗、设备费用、运行费用等。第III篇 反应工程原理反应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第十一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第十二章 反应动力学的解析方法第十三章 均相化学反应器第十四章 非均相化学反应器第十五章 微生物反应器第III篇 反应工程原理本篇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十一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一节 反应器和反应操作 反应器的主要类型与特点、常见的反应器操作 方式及其特点 第二节 反应的计量关系 反应组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间的定量关系 第三节 反应动力学 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一、反应操作二、反应器三、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四、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与混和状态五、反应器的类型六、反应器的设计七、反应器的放大本节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一、反应操作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进行工业生产或污染物处理时,需要通过反应条件等的控制,使反应向有利的方向进行。为达到这 种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通称为反应操作(Operation of reaction)。二、反应器反应器 (Reactor) :进行化学或生物反应的容器的总称。化学反应器 (Chemical reactor) 生物反应器 (Bioreactor/Biological reactor) 反应器是实现反应的外部条件,同一反应在具有不同特性的反应器内进行,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结果。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目的: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 反应器的设计计算(确定反应器的尺寸); 确定操作方式和优化操作条件; 反应器性能的评价。反应器内反应物的 流动状态、混合状 态、浓度与温度分 布、质量和能量传 递性能等反应器的特性及其决定因素反应器的结构型 式、操作方式、 操作条件等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三、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间歇操作(分批操作)(Batch operation) 充/排式操作 (Fill and draw operation) 连续操作 (Continuous operation) 半间歇操作 (Semi-batch operation)半连续操作 (Semi-continuous operation)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一)间歇操作(分批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反应程度后一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浓度 CA物质量 nA体积V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 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 输出,不存在物料的进与出。 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 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反应时间浓 度完全混合流反应器反应物反应产物 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 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 产或小规模废水的处理。 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 ,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 作条件不易相同,不便自 动控制。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充/排式操作 (Fill and draw)应用:微生物的培养、驯化;污水处理特性的研究 操作:将废水或培养液一次加入反应器(培养器),同时添加微 生物菌种。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部分培养液,并加入 新鲜的废水或培养液,进入下一批培养,如此反复。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进水工序反应工序沉淀工序 排水工序 静置工序污水处理水空气充/排式操作的应用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简称SBR) 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二)连续操作处理水污水曝气池二沉池回流污泥剩余污泥初沉池连续操作的应用(污水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反应量 -rAV浓度CA 体积VA的流入量A的流出量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 随着物料的流动。 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 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 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 与产品质量较稳定。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 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连续操作的主要特点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 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加入或取出的操作称为 半间歇操作或半连续操作。(三)半间歇操作/半连续操作主要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反应量 -rAV浓度CA,CB 体积VA的流入量应用:生物反应器的分批补料操作 (fedbatch operation),又称“补料分批操作”,俗称“流 加操作”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简称反应时间,主 要用于间歇反应器,指达到一定反应程度所需的时 间。亦称接触时间,指连续 操作中一物料“微元”从反应器入口到出口经历的实 际时间。平均停留时间:在实际的反应器中,各物料“微元” 的停留时间不尽相同,存在一个分布,即停留时间分 布。各“微元”的停留时间的平均称平均停留时间。反应持续时间 (Reaction time):(四)有关反应器操作的几个工程概念停留时间 (Retention time):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空间时间(空时、空塔接触时间)(Space time)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v)之比值。空间时间 (11.1.1)注意: 具有时间的单位,但不是反应时间也不是接触时间 可视为处理与反应器体积相同的物料所需要的时间。30秒 表示了什么?每30秒处理与反应器有效体积相等的流体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空间速度(空速)(Space velocity)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空间速度注意: 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表示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几倍于反应器体积的物料,反映 了一个反应器的强度。(SV2 h-1表示1h处理2倍于反应体积的流体。) 空速越大,反应器的负荷越大。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11.1.2)四、反应器内反应物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在实际的反应器中,一般存在浓度、温度和流速的分布,从而可能造成不同的“流团”间有不同的停留时间、组分、浓度和反应速率。(例子:同时进场以班为单位顺序出场;跳球抽号机)返混(back mixing):处于不同停留时间的“流团”间的混合称返混。混合后形成的新“流团”的组分和浓度与原来的“流团” 不同,反应速率亦可能随之发生变化,这将影响整个反应器的反应特性。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完全混合流(亦称全混流、理想混合)(complete mixing):反应物进入反应器后,能瞬间达到完全混合,反应器内的浓 度、温度等处处相同。全混流可以认为返混为无限大。(平)推流(亦称活塞流、挤出流)(Plug/ piston flow):反应物以相同的流速和一致的方向移动,即反应物在反应器内 齐头并进。在径向充分混合,但不存在轴向混合,即返混 为零。理想流动状态:全混流和推流是两种极端的流动状态,通称为理 想流。介于全混流和推流之间的流态为非理想流态。 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五、反应器的类型(一)按反应器的结构分类:釜(槽)式(tank)反应器、管 式(tubular)反应器、塔式(column/tower)反应器、固定 床(fixed bed reactor)、膨胀床 (expanded bed reactor)、流化床(fluidized bed reactor)等。 (二)按反应物的聚集状态分类:均相反应器、非均相反应 器(如气液反应器等) (三)按反应操作分类:间歇反应器(分批反应器)、连续 反应器和半连续反应器以及恒温反应器、非恒温反应 器等。 (四)按流态分类:理想流反应器和非理想流反应器。完全 混合流(全混流)反应器和推流反应器。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六、反应器的设计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 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 计算达到规定的目标所需要的反应体积,确定反应器的主要尺寸。反应器设计用到的基本方程:反应动力学方程、物料/能量/动量衡算式七、反应器的放大从实验室到实际规模应用:逐级经验放大、数学模型设计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是什么?(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5) 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本节思考题第一节 反应器与反应操作(6) 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7) 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和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8)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它通常用到哪几类基本方程?本节思考题一、反应式与计量方程二、反应的分类 三、反应进度与转化率第二节 反应的计量关系本节的主要内容反应物 (reactants):反应的出发物质产物 (products):反应中产生的物质反应组分 (reaction mixture):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总称反应式:描述反应物经过反应生成产物(products)的过程的关系式注意:反应式表示反应历程,并非方程式,不能按方程式的运算规则将等式一侧的项移到另一侧。一、反应式与计量方程 第二节 反应的计量关系计量方程 (stoichiometric equation):描述各反应物、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的量的关系的方程。AA + BB = PP + QQ(-A)A + (-B)B +PP +QQ=0方程中A、B、P和Q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表示各组分的摩尔质量。第二节 反应的计量关系等分子反应:计量方程中计量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非等分子反应:计量系数的代数和非为零(可正、可负)膨胀因子:每消耗1摩尔的某反应物所引起的反应系统总 摩尔数的变化量()称为该反应物的膨胀因子。“等分子反应”与“非等分子反应”第二节 反应的计量关系(11.2.4)(11.2.5)丙烷在870K附近时的热分解反应的计量方程为:试计算1摩尔的丙烷分解后反应体系的总摩尔数将增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