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抱茎苦荬菜化学成分分离及不抱茎苦荬菜化学成分分离及不同采收期含量测定同采收期含量测定关键词:抱茎苦荬菜关键词:抱茎苦荬菜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 采收期采收期摘要: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Bge.)Hance),又名苦碟子,满天星, 为菊科(Compositae)苦荬菜属(Ixeris genus)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 国的东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止痛 之功效。近年来,对抱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 研究表明,抱茎苦荬菜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目前应用 于临床的纯中药注射液“碟脉灵注射液”就是以抱茎苦荬菜全草为原料精制而 成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从抱 茎苦荬菜中分离得到了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 研究。通过生物活性的筛选确定了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腺苷和倍 半萜内酯类。但是目前为止,对抱茎苦荬菜的质量评价手段尚不成熟,只有少 数几篇文章报道对于抱茎苦荬菜药材中各成分含量的测定。苦碟子注射液已上 市多年,急需比较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来衡量抱茎苦荬菜药材的优劣。 本文 利用溶剂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柱色谱、硅胶柱色谱以及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相 结合的手段从抱茎苦荬菜全草中分离得到 8 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熔点、薄层、 IR、UV、HPLC、1H-NMR、13C-NMR 等方法对其 6 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其中 3 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另外 3 个鉴定为皂苷类化合物、腺苷和有机酸类化 合物。分别为棕榈酸、齐墩果酸、木樨草素、芹菜素、木樨草素-7-O-D-葡 萄糖苷、腺苷。 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抱茎苦荬菜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 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抱茎苦荬菜全草中总皂苷的平均含量为 71.63 mg/g;抱茎苦荬菜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在 5-7 月整个生长旺盛期,以 6 月 16 日含量最高,为 135.3mg/g,7 月 14 日含量最低,为 82.7mg/g。一般研 究认为黄酮类成分及腺苷成分是抱茎苦荬菜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但是根据近来 的研究表明,抱茎苦荬菜中的皂苷类成分也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而目前对皂 苷类成分的研究却很少。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得到的五个化合物(齐 墩果酸、木樨草素、芹菜素、木樨草素-7-O-D-葡萄糖苷、腺苷)进行了含量 测定;考察了 10 个不同采收期(5 月 27 日,6 月 2 日,6 月 9 日,6 月 16 日, 6 月 23 日,6 月 30 日,7 月 7 日,7 月 14 日,7 月 21 日,7 月 28 日)这五个化 合物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齐墩果酸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0952 mg/g;木樨草素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443 mg/g;芹菜素 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112 mg/g;木樨草素-7-O-D-葡萄糖苷 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8214 mg/g;腺苷的含量在 6 月 9 日含量最 高,为 0.205 mg/g,为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Bge.)Hance),又名苦碟子,满天星,为 菊科(Compositae)苦荬菜属(Ixeris genus)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 的东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止痛之 功效。近年来,对抱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 研究表明,抱茎苦荬菜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目前应用 于临床的纯中药注射液“碟脉灵注射液”就是以抱茎苦荬菜全草为原料精制而 成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从抱 茎苦荬菜中分离得到了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 研究。通过生物活性的筛选确定了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腺苷和倍 半萜内酯类。但是目前为止,对抱茎苦荬菜的质量评价手段尚不成熟,只有少 数几篇文章报道对于抱茎苦荬菜药材中各成分含量的测定。苦碟子注射液已上 市多年,急需比较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来衡量抱茎苦荬菜药材的优劣。 本文 利用溶剂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柱色谱、硅胶柱色谱以及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相 结合的手段从抱茎苦荬菜全草中分离得到 8 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熔点、薄层、 IR、UV、HPLC、1H-NMR、13C-NMR 等方法对其 6 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其中 3 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另外 3 个鉴定为皂苷类化合物、腺苷和有机酸类化 合物。分别为棕榈酸、齐墩果酸、木樨草素、芹菜素、木樨草素-7-O-D-葡 萄糖苷、腺苷。 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抱茎苦荬菜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 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抱茎苦荬菜全草中总皂苷的平均含量为 71.63 mg/g;抱茎苦荬菜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在 5-7 月整个生长旺盛期,以 6 月 16 日含量最高,为 135.3mg/g,7 月 14 日含量最低,为 82.7mg/g。一般研 究认为黄酮类成分及腺苷成分是抱茎苦荬菜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但是根据近来 的研究表明,抱茎苦荬菜中的皂苷类成分也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而目前对皂 苷类成分的研究却很少。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得到的五个化合物(齐 墩果酸、木樨草素、芹菜素、木樨草素-7-O-D-葡萄糖苷、腺苷)进行了含量 测定;考察了 10 个不同采收期(5 月 27 日,6 月 2 日,6 月 9 日,6 月 16 日, 6 月 23 日,6 月 30 日,7 月 7 日,7 月 14 日,7 月 21 日,7 月 28 日)这五个化 合物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齐墩果酸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0952 mg/g;木樨草素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443 mg/g;芹菜素 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112 mg/g;木樨草素-7-O-D-葡萄糖苷 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8214 mg/g;腺苷的含量在 6 月 9 日含量最 高,为 0.205 mg/g,为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Bge.)Hance),又名苦碟子,满天星,为菊科 (Compositae)苦荬菜属(Ixeris genus)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 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止痛之功效。 近年来,对抱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表 明,抱茎苦荬菜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目前应用于临床 的纯中药注射液“碟脉灵注射液”就是以抱茎苦荬菜全草为原料精制而成的治 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从抱茎苦荬 菜中分离得到了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生物活性的筛选确定了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腺苷和倍半萜内 酯类。但是目前为止,对抱茎苦荬菜的质量评价手段尚不成熟,只有少数几篇文章报道对于抱茎苦荬菜药材中各成分含量的测定。苦碟子注射液已上市多年, 急需比较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来衡量抱茎苦荬菜药材的优劣。 本文利用溶剂 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柱色谱、硅胶柱色谱以及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相结合的手 段从抱茎苦荬菜全草中分离得到 8 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熔点、薄层、 IR、UV、HPLC、1H-NMR、13C-NMR 等方法对其 6 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其中 3 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另外 3 个鉴定为皂苷类化合物、腺苷和有机酸类化 合物。分别为棕榈酸、齐墩果酸、木樨草素、芹菜素、木樨草素-7-O-D-葡 萄糖苷、腺苷。 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抱茎苦荬菜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 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抱茎苦荬菜全草中总皂苷的平均含量为 71.63 mg/g;抱茎苦荬菜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在 5-7 月整个生长旺盛期,以 6 月 16 日含量最高,为 135.3mg/g,7 月 14 日含量最低,为 82.7mg/g。一般研 究认为黄酮类成分及腺苷成分是抱茎苦荬菜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但是根据近来 的研究表明,抱茎苦荬菜中的皂苷类成分也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而目前对皂 苷类成分的研究却很少。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得到的五个化合物(齐 墩果酸、木樨草素、芹菜素、木樨草素-7-O-D-葡萄糖苷、腺苷)进行了含量 测定;考察了 10 个不同采收期(5 月 27 日,6 月 2 日,6 月 9 日,6 月 16 日, 6 月 23 日,6 月 30 日,7 月 7 日,7 月 14 日,7 月 21 日,7 月 28 日)这五个化 合物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齐墩果酸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0952 mg/g;木樨草素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443 mg/g;芹菜素 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112 mg/g;木樨草素-7-O-D-葡萄糖苷 的含量在 7 月 21 日含量最高,为 0.8214 mg/g;腺苷的含量在 6 月 9 日含量最 高,为 0.205 mg/g,为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Bge.)Hance),又名苦碟子,满天星,为菊科 (Compositae)苦荬菜属(Ixeris genus)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 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止痛之功效。 近年来,对抱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表 明,抱茎苦荬菜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目前应用于临床 的纯中药注射液“碟脉灵注射液”就是以抱茎苦荬菜全草为原料精制而成的治 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从抱茎苦荬 菜中分离得到了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生物活性的筛选确定了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腺苷和倍半萜内 酯类。但是目前为止,对抱茎苦荬菜的质量评价手段尚不成熟,只有少数几篇 文章报道对于抱茎苦荬菜药材中各成分含量的测定。苦碟子注射液已上市多年, 急需比较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来衡量抱茎苦荬菜药材的优劣。 本文利用溶剂 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柱色谱、硅胶柱色谱以及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相结合的手 段从抱茎苦荬菜全草中分离得到 8 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熔点、薄层、 IR、UV、HPLC、1H-NMR、13C-NMR 等方法对其 6 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其中 3 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另外 3 个鉴定为皂苷类化合物、腺苷和有机酸类化 合物。分别为棕榈酸、齐墩果酸、木樨草素、芹菜素、木樨草素-7-O-D-葡 萄糖苷、腺苷。 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抱茎苦荬菜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 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抱茎苦荬菜全草中总皂苷的平均含量为 71.63 mg/g;抱茎苦荬菜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在 5-7 月整个生长旺盛期,以 6 月 16 日含量最高,为 135.3mg/g,7 月 14 日含量最低,为 82.7mg/g。一般研 究认为黄酮类成分及腺苷成分是抱茎苦荬菜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但是根据近来的研究表明,抱茎苦荬菜中的皂苷类成分也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而目前对皂 苷类成分的研究却很少。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得到的五个化合物(齐 墩果酸、木樨草素、芹菜素、木樨草素-7-O-D-葡萄糖苷、腺苷)进行了含量 测定;考察了 10 个不同采收期(5 月 27 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