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 2B(B比喻,其余拟人) 3A 4D 5C 6C(营:建造) 7D(D项中的“以”为连 词,其余三项中的“以”都为介词) (1)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3分) (2)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3分)如今我这次出征,该不会有扶苏一样的遭遇吧? 【评分建议】共3分,“得无乎”2分,语句通 顺1分。 刘昉多次向皇帝求情,皇帝又召回了郑译,还像当 初一样对待他。 【评分建议】共3分,每小句1分。 (3)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放。(4分)9.根据文意概述宣帝恩宠郑译最重要的原因。(3分)高祖内心已经疏远了他,然而因为他有奠基之功, 不忍心将他罢职放远。 【评分建议】共4分,“阴疏”“定策功”“废远”及语 句通顺各1分。 当年宣帝太子之位受到威胁,又奉诏出征,郑译出 谋画策,帮助太子渡过难关。 【评分建议】共3分,背景、过程、结果各1分, 意思对即可。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唐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源中丞当时被贬岳阳。 (1)首联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2)颔联描写景色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写了鹦鹉洲水面平静、空气澄明和“我”(楚客)渺远的思 绪。 【评分建议】共2分,每点1分。 虚实结合,实写汉口,虚写洞庭。用语生动,“斜”字写出 了江鸟斜飞的姿态,十分形象;“连”字写出了洞庭湖水天 相接的壮阔,想象丰富。 【评分建议】 共4分。虚实结合2分,炼字2分,意思对即可。 (3)尾联运用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4分)作者借同情贾谊被贬长沙,含蓄地表达了对 源中丞遭贬的不平,以及对他的同情与思念 之情。 【评分建议】共4分,同情贾谊1分,不平, 同情与思念之情各1分。“隐含了自己曾遭贬 南巴的同病相怜之感”也可以得1分。 (1)夙兴夜寐, 。(诗经氓)(2)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苟子劝学)(3)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4)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6)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7)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8)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 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靡有朝矣 声非加疾也 长太息以掩涕兮 可以横绝峨眉颠 无边落木萧萧下 风霜高洁 凌万顷之茫然 峰峦如聚 12.概括小说第一段内容,并说明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6分) 13.第三段写老巴托利讲了一个故事,说明其叙述的特点 。(4分) 叙写故事发生的环境,表现桑吉奈尔岛僻远、荒凉。(2 分)为下文展开情节作铺垫。烘托守塔人的形象。(2分 )与下文环境描写相呼应,展现人物活动场景。(2分) 【评分建议】“环境”1分;“僻远、荒凉”,1分;“铺垫”和 “烘托”各1分;写出“与下文环境描写呼应”“展现人物活动 场景”得2分。 老巴托利以第一人称叙述场景,真切自然。(2分)直接 表现了老巴托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2分) 【评分建议】写出“以第一人称叙述”得2分;直接表现心 理变化和情感得2分。 14.赏析小说结尾处画线句的妙处。(4分)15.小说的题目为“桑吉奈尔的灯塔”,请结合全文探究题 目的意蕴。(6分) 记录守塔时间和海上情况,表现守塔人工作的认真严谨。 (2分)记事簿所写内容,语言简洁有力,有震撼力。(1 分)结尾饶有回味,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1分) 【评分建议】答出“工作认真”得2分,也可答“负责”,“严 谨”,“一丝不苟”等。“语言简洁有力”1分。“引发读者联 想和想象”1分。灯塔照亮海面,引导船只安全航行,作用重大。(2分) 守塔人在十分恶劣的环境里工作,精神像灯塔一样明亮。 (2分)启迪感召人们要像“灯塔”一样,忠于职守,默默 奉献。(2分)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6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标题中“瞎浪漫”的主要表现。 (6分) 17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抱怨平常生活重复太多,缺少浪漫;以高雅自居; 滥用庸俗的说法。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以高雅自居”也可 答为“炫耀自己的不俗”“孤芳自赏”“自恋自迷”。首先,谈作者自己年轻时候对庸俗的片面认识;其 次,阐述后来对庸俗的辩证理解;最后,指出滥用 庸俗的危害。 【评分建议】6分。每层2分。18作者在文中对“俗境”人生表达了哪些看法?请加以概 括。(6分)俗境人生并不是庸俗;要理直气壮地过 平常的生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 文化素养、趣味和审美能力。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乡村小伙子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多年。问他想家吗, 他说当然啦!有人说:距离产生美。他说,距离产生距离 ,每次好不容易回趟家,都要费很多周折才能消除距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