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模七环”导学探究教学模式当代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之中,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当然离不开教育。良好的教育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而人才又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创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凸现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的功能:“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归纳型教学模式重视从经验中总结、归纳,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思维的过程是归纳。演绎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一种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其效用。它的起点是理论假设,形成思维的过程是演绎。归纳型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总结,不免有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还不能自圆其说。而演绎型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自圆其说,有自己完备的体系。一、“三模七环”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及理论依据。(一)建模背景: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素质全面的人,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具体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镇尝试实施 “三模七环”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研究,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勇于展示自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二)主要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个人知识的形成不是取决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而是取决于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而形成的理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所以建构主义教学就是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构建他们的知识,更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理性,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长态度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先天潜能得到实现。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实现其潜能。教育应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学生,以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展为目标。教学要尊重“四性”:参与性、自主性、情感性、独创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概念,提出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个人价值观。 可以说,“三模七环”课堂教学模式既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教育本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是一种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具有学生观、课程观的教学模式。二、“三模七环” 教学模式的概述“三模”是指“预习模块探究模块反馈模块”三个步骤;“七环”是指课内探究过程中的“导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达成训练互动展示拓展提升。”三、 “三模七环”教学模式的内涵1、“三模”:是指“预习模块探究模块反馈模块”三个步骤。(1)预习模块:重点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2)探究模块:要体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明确哪些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疑难点拨?教学反思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课堂上要体现知识反馈、错误矫正、课堂检测、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3)反馈模块:要体现作业的分层布置,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不同,把学生分为 A、B 两类,或 A、B、C 三类,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既要保证大面积学生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又要保证部分发展力较强的学生得到拓展提升。“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2、“七环”是指课内探究过程中的“导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达成训练互动展示拓展提升。”四、“三模七环”教学模式的变式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课型(每个学科的功能和名称不同)。如语文课可设计为:阅读课;习作课;复习课;综合实践课;拓展(增量)阅读课。对于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这两个环节要保证时间和效果。如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是否可放在课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既保证预习的有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和习惯。再如部分学科的课后拓展也可和当堂训练相结合。五、推进措施1、转变观念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前提。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改革要着眼于改变、整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更新观念。从而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示范引领 在自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示范引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捷径。为此,镇小学教研室将组织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全镇范围内上示范课、引领课,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3、全面推进 活动推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催化剂。为此,将面向全体教师,分层次开展课堂教学展示系列活动:举行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暨教师论坛系列研讨活动;广泛开展导师制活动;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举行全员课堂教学竞赛和优质课评选活动;教学反思论文展评活动等。每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教研室都将组织各个层面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以此全面推进我镇的课堂教学改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