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 By 蹲点猴 应清水河畔飞跃 BZ盛情邀请,在此写下申请香港的经验以及抵港后的一些新认识与感想,为电子科大的各位即将或准备申请的本科学弟学妹和研究生师兄师姐们提供一些参考。拖了很久,实在不好意思。 鉴于偶们电子科技大学的原创申请经验文章很少(偶只记得 MS我来我网里有一篇 FFLiu的 07Fall经验,比较完整),尽管偶在本科没能去成 US、保底保到了 HK,HK 的学校值得我们成电人去的大概也只有 5所,偶还是尽我所能,写下了这些文字,旨在打造一篇具有成电特色的最新香港申请参考,仅希望此文能保存在我们 UESTC的内网中持久地发挥作用。 Part I. 学校与学制 1.1 UGC与各大学 香港管理大学的政府机构叫做”大学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简称 UGC),此机构类似于国内的教育部:国内教育部下属的大学才叫正规大学;香港的 UGC资助的 8所大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香港的正规大学,即所谓的 8 UGC funded Universities,它们是: 1、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UHK/HKU 2、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KUST/UST 3、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 -以上第一集团、三大校、世界名校- 4、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ityU 5、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PolyU -以上第二集团,综合不相上下,部分专业与第一集团有得一拼(如 EE)- 6、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KBU -文科尚可,传媒据说全港最强- 7、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Lingnan -属于本港不知名学校,去读的大陆学生一般都读文科、财经之类的专业- 8、香港教育学院/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HKIEd -不了解。- 以上学校名称为标准全称(可能给学校寄汇票交费时会用到),缩写为本港通用缩写;以上学校排序亦为学校综合实力排序。 以上 8校为 UGC funded Universities,它们开设的专业中只有全日制的 UGC funded Programs才可能发全奖(part-time 的不行);同样,只有就读于 UGC funded Programs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住宿舍(UGC 给各校盖宿舍拨了钱的)。1.2 学制与奖学金 香港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一样,采用英式学制。 硕士分两种,授课型(by course)和研究型(by research): 授课型硕士有 MSc (Master of Science 理工科的硕士)和 MA(Master of Arts文学硕士),学制 1年,自费,学费+生活费+住宿费大约 10万 RMB。由于没有毕业论文,在国内找工作时此种学位的含金量有待查考。在香港找工作大约与本地本科生同等对待。 研究型硕士是 MPhil (Master of Philosophy),不论文科理科(法学的研究型叫 LLM,唔知成电应该没有去读法律的吧。),学制 2年,录取即全奖(来自 UGC的拨款,叫 Studentship),现在的水平大约是每月 1万 3港币左右,各校略有不同,相差几百块而已。 博士是 PhD和 JD(法律的略去),亦是录取即全奖,金额标准和 MPhil相同。香港的 PhD本科直博 4年,国内硕士毕业的读博 3年。在国内读过硕士的记得大约可以转 7个学分过来,节省时间和精力。 接上次那个帖子的话题,很少听说过谁没有按时毕业的,因为涉及签注过期的问题(香港人当然无所谓。),招来的研究生入学要求卡在那里,一般不会水平低到毕不了业。 拿 Studentship的研究生全都要做学校的 TA,一般都是改作业、带实验和监考,PhD有被拉去上辅导课的;也有少数 PhD因为老板的缘故同时兼职 RA的,当然做了 RA就多了 RA的工资也要花很多时间做项目。 1.3 RA与博士后 为节省下节关键部分篇幅,此处先简单提一下香港的 RA和各种博士后,亦给各位准备 Postdoc的博士学长们做一个粗略的参考。 最低级别的叫 Research Assistant,硕士毕业的就可以做 中级的叫 Research Associate,通常是有博士学位的人在做 最高级别的叫 Research Fellow,一般是国内各高校的老师(这些人不用说,通常也是以 Dr.称呼的) 当然,像 CityU,给这 3个头衔前全加一 senior,其实等于不加。 Research Assistant,硕士毕业的就可以做,此处“硕士”授课式研究式均可,国内的硕士亦可,只要它招,你满足老板条件。这种 RA工作性质高于Research Associate,研究是要做一些的,但是也要打杂。做这种 RA的有下面几种人: (1) PHD 毕业但水平很菜的; (2) 国内硕士毕业没申到 MPHIL/PHD又很想来 HK的; (3) MPHIL 毕业后不想继续 PHD而又不想马上找工作的; (4) MSc/MA 毕业后不想直面职场残酷的; (5) 硕士毕业后改行、为新专业储备实践经验的; (6) 本科背景太菜毕业后只能读授课式研究生,但又想读 MPHIL,只好先 RA两年补充下研究经验的(有这样的人,本科毕业后纠结了 5年终于拿到MPHIL。) 。 Research Associate,通常是留校博士的选择。这种 RA研究性质更多,相比于上一种。香港有的老板如果有所谓“项目”,就是扔给这些 RA做,学生是不做项目的(原因见最后一部分);当然,有些老板也会放开让 RA自己研究自己想研究的东西,即给你完备的研究条件,让你自己在这里做,最后发 PAPER给老板挂个第二作者;如果是光电、材料等研究完全基于实验的学科,做实验、打杂也是免不了的。 Research Fellow,很牛叉的博士毕业想 后 着可以直接 RF,看老板;国内很多类似电子科大的高校把老师送过来通常就是做 RF。RF 就是老板的“合作研究人”,主要是独立研究,有的因为学科具有较强的实验性,需要帮老板做些事情。 Part II. EE专业比较 EE专业的强与弱从一个学校拥有的 IEEE Fellow数量可以大致做个判断,就好像国内的大学都要说自己有多少院士一样。目前城大的 IEEE Fellow数是香港各校中最多的,例如在 CityU EE系主页 Peoples栏目的 Academic Staff下,有所有老师的名单及简介: http:/www.ee.cityu.edu.hk/main/people_academicstaff.html 其中,FIEEE 就是指 IEEE Fellow,SMIEEE 指 Senior Member,当然 MIEEE就只是 Member。 UESTC的同学们大多是弱电出身,申请时主要申各校的 EE/ECE系,这里提醒大家注意一下,有不少学校的各系分工不明确,比较典型的有: HKUST有 ECE(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r.)又有 CSE(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S 的同学要注意了。 CityU的 AP(物理与材料)系有些专业(应该各校的物理系都有。)和UESTC微电/物电/光电学院某些专业对口;MEEM(制造工程与工程管理)系有些和自动化、机器人相关的专业,该系的 Gary Feng刚评上 FIEEE,还经常到UESTC 7系访问。 CUHK的 IE(Information Engineering)主要搞无线通信,当然其 EE也有做Wireless的,很恼火 。 其它学校大家就自己看了,务必记住,选学校、选专业、选老师都是广撒网、多捕捞申请的通用原则,只要某个老师当前从事的研究方向与你的专业背景相符、而且今年招生,你觉得跟着这个老师有前途,那么你就应该申请这个老师所在的专业、学系、学校。 下面是我心目中的各校 EE水平排名: 1、HKUST UST就是香港的清华(UHK 就是北大),不要问为什么,就是这样 需要提醒的是 HKUST确实门槛很高HKUST 和 HKU在 HK就是对应国内的清华北大(它们招交换生也就是对口北清),我知道的几个 UESTC去 HKUST的都是PHD,现在我们实验室的诸位哥们当年也都是没申到 UST的。据说 HKUST的 MPHIL只要清华上交之类学校的本科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愿意考 GRE的牛校牛人),大家自己思量吧 2、CUHK/CityU 两个学校 EE相关专业其实半斤八两,但关于两个学校的比较永无休止: 中大学术氛围很浓,不像城大处于闹市,有很多上班的人来读 by course的;中大是牛校,校园巨大。 城大 Fellow最多,by research虽然要和 MSc一起上课,但能另外自学成才,刷 paper亦刷得多,地处九龙塘,交通、生活方便。 大家自己看着办吧,哪家来了 OFFER就奔哪家吧;都来 OFFER了就恭喜你是牛人!牛人有牛人的烦恼 3、HKU 其实并不怎么了解 HKU,也没去过。EE 说到底都是些数学相关的,HKU 基础科学确实猛,学校名气大,当年写信号系统的奥本海姆来香港就去的港大。 4、PolyU 玻璃 U其实 Fellow也不少,和 CityU的 EE其实联系很紧密,可就是 paper少了点。 以上 5个就是值得 UESTCer们申请的 5个学校了。 Part III. 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 通常港校研究生申请在每年的 12月初开始,2 月截止,3 月底开始放 OFFER,要求5月前答复.有的有第 2轮,比如城大,第 2轮基本是补录第 1轮没招满的,比如大牛拿到 US的 OFFER了,不来 HK了,因此招生人数很少,也有一些人是 6月 7月才拿到 OFFER的,小概率事件 具体的申请信息,不用到处找,直接到学校研究生院网站下的网申系统注册进去看就 OK了,里面的信息绝对权威官方,当然,到你要申请的专业所在的系的主页上去看下也是必要的.除了这两个地方,不建议大家到其它地方去找申请信息,比如 RP写作要求/材料清单提交方法等,有些东西在别处根本找不到,直接注册网申进去看就 OK了.还有不清楚的给研究生院或者系里的小米发 E-MAIL问,她们很热心的。 一定要有信用卡,而且能国际支付,否则就要到锣锅巷的中国银行四川省总行办汇票然后 DHL过去,浪费快递钱还要白被宰 50块手续费. 有的学校成绩单什么的可以扫描了上传,比如城大,需要寄的东西就少;有的很传统.另外有的学校的网申界面非常简单,前年申 CUHK时,就只用填一页表,填写内容不能保存,限时 40分钟搞定付钱. 另外有的学校可以申两个 PROGRAM,比如 UST,如果对 PHD有兴趣的可以申一个MPHIL再申一个 PHD. Part IV. 改变观念:与国内研究完全不同的地方 我们大陆的学生刚来到香港,脑子里通常都有一个很顽固的概念“项目” 国内教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