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1页
第2页 / 共121页
第3页 / 共121页
第4页 / 共121页
第5页 / 共121页
第6页 / 共121页
第7页 / 共121页
第8页 / 共121页
第9页 / 共121页
第10页 / 共121页
亲,该文档总共1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爱民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二、高层建筑的灭火供水三、主管中队的灭火行动四、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注意事项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 要特点是烟囱效应 强,火势极易向上 快速蔓延,甚至出 现几层同时燃烧的 局面,形成立体火 灾。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建筑火灾初期阶段,最初只限于着火物本身燃烧,进而蔓延 到室内陈设物品、装饰材料,先酿成整个房间着火。火灾初 起时,靠近火点的可燃物受热析出蒸汽,分解出可燃气体, 冒出白烟。随之水分减少,碳粒析出增多,逐渐变为灰黑色 (石油化工类物品一开始就会产生黑烟)。这时烟量的多少 主要和燃烧物种类、表面积、空气流通等条件有关。此时燃 烧对全室而言是局部的,所需空气可得到充分供给,烟气也 较少,这时房间温度不平衡,除靠近火点处外,其他部位的 温度不高,燃烧面积不大,人员可以从容疏散。火灾初期阶 段一般为5-7分钟。 火灾初期阶段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火灾发展阶段 :随着燃烧时间的持续,燃烧面积逐渐扩大,而室 温也不断升高,这时烟量与空气流通状况有关。 如果空气供给受到限制,不完全燃烧产物(如一 氧化碳等)就会增加,形成比较多的浓黑毒烟, 烟色变黑,能见度逐渐下降;反之,如果门窗开 启,空气补给充足,烟热会从门窗开启处涌出, 室内烟气会相应减少,但由于着火物以火焰延烧 、热对流、热辐射等方式传播,火点周围温度会 迅速升高。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火势猛烈阶段:到了猛烈阶段,起火房间全面燃烧,起火 房间或防火分隔区充满浓烟、高温和火焰 ,此时室温会猛增至800-900,大量不完 全燃烧产物形成浓黑的烟雾,在火风压作 用下冲破门窗向室外蔓延,火焰和高温浓 烟从各种开口处喷出,可能沿走廊、各种 竖井通道迅速向周围上下迅速蔓延开来, 发展成立体火灾。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1、火势蔓延途径多(1)高层建筑火势可通过门、窗、吊顶、走 廊等途径横向蔓延。也能通过横向的孔洞、管 道、电缆桥架蔓延。(2)竖向管井、竖向孔洞、共享空间、玻 璃幕墙缝隙等常常是高层建筑火势垂直蔓延的 主要途径。设计、施工或管理不好时,这些部 位易产生烟囱效应。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3)火势突破外墙窗 口时,能向上升腾、 卷曲,甚至呈“跳跃 ”式向上蔓延,使外 墙窗口也成为垂直蔓 延的途径。 (4)辐射强烈或风力 很大时,火势还会向 临近建筑物蔓延。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2、影响火势蔓延的因素多在高层建筑中,热对流是火势蔓延的 主要形式,火风压和烟囱效应是火势 蔓延的动力,500以上的高温烟热 是火势蔓延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在 火势发展阶段其水平蔓延的速度为 0.5-0.8米/秒,垂直方向蔓延速度为3 -4米/秒。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1)火风压房间内物品着火后,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 室内温度逐步升高,温度升高又使室内空 气体积膨胀,这种膨胀又由于受到有限空 间的影响,从而表现为压力升高,这种压 力称之为火风压。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 体积的不断膨胀,压力也会越来越高,高 温烟热气流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就会寻 找突破,通过各种途径向外扩散。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2)热对流起火后,高温作用下受热气体体积膨胀, 密度减小,热气流比冷空气轻,在冷空气 与热空气之间产生一种浮力,热气流向上 升腾,新的冷空气又从底部得到补充,形 成热对流。热气流向上升腾或遇到阻碍后 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火势 扩展蔓延。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3)烟囱效应高层建筑如果有比较通畅 的竖向气流通道,容易使 烟热气流在向上升腾时产 生一种像烟囱一样的抽拔 力,这种抽拔力称之为烟 囱效应。一旦产生烟囱效 应,火势就会加速发展蔓 延。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4)中性面高层建筑中,存在着一个既不进风也不排气的 中性面,发生火灾时,内部气流流动中性面不 同于其他建筑。在外界风力的作用下,其气体 流动中性面集中于建筑物内的中部位置,当门 窗全部开启时,下部窗口进气,上部窗口排烟 。中性面的作用不仅会加速火势的发展蔓延, 中性面的高低还同时攸关着室内人员的生命安 全。因为中性面以上充满了有毒的浓烟,新鲜 空气少,人员很难生存。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5)火势卷叠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火势除了在室内向水 平和垂直方向蔓延外,当起火楼层内火风压 大于进风口压力,燃烧温度使外窗玻璃破碎 的情况下,烟火会窜出窗口外墙向上升腾, 然后,在室外风力的作用下,会重新从外面 窜入上面的楼层内,引起上层室内可燃物品 着火,呈现出火势卷叠现象。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这种卷叠有时 会跳过燃烧层 上部的一、二 层甚至更多层 ,跳跃性地直 接向更高层卷 叠。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6)易发生轰燃现代高层建筑由于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固定窗或无窗幕墙 玻璃,比较封闭。发生火灾后,一方面,烟热不易散发出 去;另一方面,室内空气中的氧气则会因得不到补充而迅 速减少。此时,由于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大量不完全燃 烧的可燃气体,但由于空气不足,可燃气体即使超过爆炸 浓度下限的含量,也因可燃物与助燃物的比例不匹配而不 会发生爆燃,但当门窗突然开启或门窗玻璃突然破碎时, 空气的突然涌入使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由 于室内本身具备火源,因此,这种比例变化一旦达到匹配 的爆炸浓度极限,立即就会发生爆燃(也有称轰燃)。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爆燃后室内可燃物会出现全面燃烧,温度会 急剧上升,从400500突然上升到8001000 。同时,由于空气急剧膨胀,室内压力激增, 门窗等开口部位会喷出火焰,涌出大量浓黑的 烟雾。出现爆燃的时间与火源大小、房间的开口 率以及内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部位、厚度、 导热系数等因素有关。据国外的测试表明,一般建筑物出现爆燃 的时机为起火后5-7分钟左右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7)热辐射窜到建筑外部的火焰,其辐射热有时也能 引起邻近建筑物着火。火焰温度越高,热辐 射越强,对邻近建筑物的威胁也就越大。【例】1972年2月14日,巴西的“安得拉斯”大 楼火灾,火焰从破碎了的大面积窗口窜出,凭借 每秒8.3米的风速,将距离该大楼下风40米处的 六层公寓和商业大楼烤着起火,并烧毁了停在大 门口街道上的数十辆小汽车。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8)热传导高层建筑中水电、煤气、通信 等各种用途的金属管道纵横交错, 由于金属良好的导热性,发生火灾 时,有可能造成火势蔓延。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一方面,离地面越高,空气流动受到地面摩擦 影响越小,风速越大,风压也越大。而且,风压随 高度变化呈指数规律变化。据测定,如果10米高处 的风速为5米/秒,30米高处则为8.7米/秒,60米高 处为12.3米/秒,90米高处达15米/秒。因此,高层 建筑其上部承受着高空的强劲风力。另一方面,在 有两幢以上的高层建筑群地区,底部还有特有穿堂 风。因此,高层建筑火灾时,风力能助长火势蔓延 ,加速烟热气流扩散,不仅危及本幢建筑的全部, 还可能威胁邻近建筑物的安全。(9)风力影响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雾, 这些烟雾不仅浓度大,能见度低,而且流动扩 散极快,一幢100米高的建筑物约在30秒左右 烟雾即可窜到顶部,给人员疏散、逃生带来了 极大困难。600-700的高温烟热能点燃一般 的可燃物,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烟雾还是妨碍 灭火救援行动和导致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3、人员疏散和救助困难(1)烟雾扩散影响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房间着火后,由于内部压力增加,烟雾会通过 门窗等孔洞或缝隙向走廊扩散,着火房间的门 开启时,烟从门的上部窜入走廊,而走廊里的 空气则由门的下部进入室内,形成强烈的热对 流。通常情况下,室内烟的体积膨胀越快,走 廊内充烟的时间越短。一般在打开房门后1分多 钟,走廊内的烟尘高度可达1.5米。当走廊充满 烟雾时,便向同层其他房间渗透,此时,若人 们从房间跑入走廊,在吸入浓烟后,便会出现 中毒、晕倒、丧失逃生能力,甚至窒息而死。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火灾中,烟雾不仅向上传播 ,也会向下沉降。据测试,起火房间 内烟层降到床的高度(约0.8米)的时 间约为1-3分钟。因此,一旦房间内起 火,人很快就会受到烟气侵袭。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建筑面积大,使得疏散距 离比较远,常常需要比较长的疏散时间。一般来 说,高层建筑某一楼层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到 封闭楼梯间内,即可认为到了安全地带。但有些 规模比较大的高层商业建筑,走到封闭楼梯的距 离往往比较远。有的封闭楼梯间的疏散指示标志 设置不明显,不熟悉的人往往一时还找不到。如 果楼梯间封闭效果不好,或火灾比较大威胁到封 闭楼梯间的安全,则人需要从起火层通过楼梯向 下跑,这样势必要通过更长的距离才能脱离火灾 区。(2)疏散距离影响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据有关资料介绍,高层建筑内的人群通过1.1 米宽的楼梯通道,疏散到楼外所需要的时间如 表所列。高层建筑内人员疏散到地面所需时间。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从表中可以看出,疏散的时间 相当长。而且建筑越高,疏散 的时间越长。若疏散楼梯设计 或管理得不好,还可能窜入烟 火,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则 更加影响人员的疏散。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人员 众多,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梗阻 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人员疏散速 度。尤其是在商场、旅馆、会议 室等公共场所。(3)人员拥挤影响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双面布房的走道宽度一般为1.4米 ,而一个成年人的肩宽为0.55米,因此, 最多能通过三股人流。据测定,在水平地 面上,当人流密度为0.25米/人时,人员的 通过速度和通过能力均为零;当人流密度 为0.4/米时,通过速度为15米/分,通过能 力为37人/分;当人流密度为0.5米/人时, 通过速度为25米/分,通过能力为50人/分 ;当人流密度为1米/人时,通过速度为75 米/分,通过能力可达75人/分。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消防人员到场后,如果消防 电梯无法使用,则必然使用 封闭楼梯。由于和疏散人群 方向相反,也容易造成拥挤 ,影响疏散速度。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火灾容易引起大量人员伤 亡,而人员伤亡则更增加了疏散救 援的难度。轻伤者不仅延缓疏散速 度,还会阻碍或影响其他人员的正 常疏散;而失去行动能力的重伤者 或死亡者,更需要在其他人员的救 助下才能脱离火区。(4)人员伤亡影响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处于密闭状态,物 质不完全燃烧,使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毒 性较强气体的含量比敞开火灾更多,尤其是现 代高分子材料的大量应用,使燃烧时析出的有 毒气体品种和数量比以往更甚,更容易使人员 中毒、窒息。在高层建筑火灾人员死亡的直接 原因中,中毒、窒息致死占有较大比例。高层建筑火灾伤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 中毒、窒息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火灾,由于火势发展迅 猛,容易使发觉或得到火灾信息 晚、行动不便或迟缓、选择逃生 路线不当的人员来不及撤离火区 ,从而受到火焰烧灼,甚至烧死 。火焰烧灼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当被火势围困的人员感到逃生或被救 无望,或实在忍受不了烟熏火烤时, 会抱着侥幸跳楼求生;也有一些攀爬 在窗口或阳台上的被困人员,因体力 不支坚持不住而坠落。 跳(坠)楼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较高部位发生火灾时,如果电 梯不能使用,消防人员通过楼梯登高则 会消耗很大的体力,既影响时间,又影 响后续战斗。根据我国目前消防人员的 体质状况,攀登一定高度的楼层后,心 率和呼吸加快,体力下降,对开展灭火 救援有较大影响。4、灭火救援难度大 (1)楼层高,攀登难 登楼消耗体力大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一旦较高楼层发生火灾,除个别灭 火救援人员可利用举高车(高度也有限)登 高外,大多数只能依赖内部楼梯和电梯。不 像多层建筑有阳台、落水管,还可用扶梯, 甚至徒手。如果火势较大或燃烧时间较长, 使用电梯有不安全因素时,连电梯也不能使 用。因此,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时,可供登高 进攻的途径非常有限。登高途径少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由于楼层高,体力消耗大,登高进攻途 径又少,铺设水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