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力式降落救生艇 释放装置的检验检验要求及典型缺陷释放装置技术要求介绍重力式降落救生艇释放装置的检验要点目的u据挪威海事保赔协会Gard的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至2007年间,救 生艇降落释放装置导致的37起事故中就有13人死亡,87人受伤,此数 据还不包括未通知该协会的事故。而且这些事故不是在船舶正常使用 中发生的,而多是在演习中造成的, u救生艇作为船舶的主要救生设备,其性能和状况一直以来都受到海 事组织,船旗国,港口国以及船级社的关注。而其释放装置作为此系 统的关键性设备,自1974SOLAS公约生效以来,IMO先后多次提高了对 救生艇释放装置的技术要求以及试验和维护保养的要求。 u此设备已经成为各国PSC检查的重点,因为此设备的缺陷导致船舶被 滞留的情况近期多次发生。背景F通过对重力式救生艇释放装置原理和IMO对此设备技术要求的多次修改的情况介绍,从实质上提高检验中对此设备的检验质量以及对供方服务的监控质量;F在审核中能实际有效的验证相关船员对次设备操作及维护要求的熟悉程度,从而提高审核质量。目的释放装置技术要求介绍 83修正案以前的规定(74 SOLAS公约) 83修正案的规定(1986.6.1) 1996年,IMO重新修订了SOLAS公约第三章,对救生艇 的要求整合到LSA中。其中增加了对1998年7月1日及之后 建造的船舶救生艇脱开装置保护的实质性要求。 08年7月1日生效的LSA修正案的规定 ; MSC.317(89)和MSC.317(89)的最新要求;83修正案以前的脱开装置 1974年SOLAS公约规定,“应设 有将救生艇与吊艇索迅速但不必同 时脱开的装置(Ch.III Reg.36.12) ”。故仅仅在吊艇索和艇钩之间设 置链环,确保两者能在救生艇浮于 水面时脱开即可。 83修正案以前的脱开装置 无负载脱开,同步脱开功能83修正案规定的脱开装置(1986年6 月1 日后建造的船舶所必备)每艘必须用单根或多根吊艇索降落的救生艇应设置符合下列要 求的脱开机械装置: 该装置的布置应能同时脱开所有吊艇钩; 该装置应具有下列两种脱开能力: l 正常脱开能力,当救生艇浮在水面或吊艇钩无负荷时会把救生艇 脱开; l受载脱开能力,吊艇钩有负荷时它会把救生艇脱开。此脱开的布 置应使救生艇在有任何负荷的情况下,从漂浮在水面上救生艇的无 负荷情况到等于救生艇载足全部成员及属具后总质量的1.1倍的负荷 情况,都能脱开。此种脱开能力应得到适当的保护(通常为分别设 置在释放手柄和艇钩处的保险销),使在意外和过早使用时不致脱 开。 脱开控制手柄应有明显标志,标志颜色与手柄周围颜色有明显的差异。即:艇内需要一个联动负载脱钩装置,使得所有艇钩能够同时在不同载荷的情况下脱开。 背景资料: 这种受载脱开能力的要求是基于74 SOLAS 1983开启的 “全封闭式救生艇”时代带来的艇内外空间的隔离,以 及海难时有可能发生如下情况而提出的: 1,海上有油类燃烧因此艇内乘员无法钻出救生艇摘除艇 钩上的卸扣; 2,海况恶劣容易导致救生艇触水后难以摘除艇钩上的卸 扣; 3,在大船还有剩余航速时降艇容易导致救生艇触水后难 以摘除艇钩上的卸扣; 4,由于发生降艇机械故障而导致救生艇悬吊于半空,人员无法撤离。 符合83修正案的脱开控制器 仅有一个卸载状况下的保护装置安全销98年生效的LSA规定的脱开装置每艘必须用单根或多根吊艇索降落的救生艇(除自由降落救生艇外)应设 置符合下列要求的脱开机械装置: 该装置的布置应能同时脱开所有吊艇钩; 该装置应具有下列两种脱开能力: l 正常脱开能力,当救生艇浮在水面或吊艇钩无负荷时会把救生艇脱开 ; l 受载脱开能力,吊艇钩受负荷时它会把救生艇脱开。此脱开的布置应使 救生艇在有任何负荷的情况下,从漂浮在水面上救生艇无负荷情况到等于 救生艇载足全部成员及属具总质量的1.1倍的负荷情况都能脱开。此种脱 开能力应有适当的保护,使在意外和过早使用时不致脱开。适当的保护应 包括不属于一般卸载脱开要求的特殊机械保护(即水压连锁保护装置)。 另外,还有一个危险信号。为了防止救生艇在回收过程中的意外脱开,机 械保护(联锁装置)只在脱开装置适当地、安全地复位时才啮合。为防止 过早的负荷脱开,脱开装置的负载操作应要求操作者有一个有意的和持续 的动作(手动拉起水压连锁的机械保护)。脱开装置的设计应使救生艇中 的船员在脱开装置适当地、完全地复位和准备起吊时能清楚地观察。应提 供清楚地操作须知,并且适当的文字警告通知; 脱开控制手柄应有明显标志,其颜色与手柄周围颜色有明显的差异。98年生效的LSA规定的脱开装置这里,明确地提出了脱开装置需要两个保护设备:一:一个能在无负载状态下使用,即安全销;二:一个仅在有负载状态下起作用,即水压连锁器, 一旦救生艇浮在水面上,即负载卸掉时,其将自动打 开,去除保护。此时安全销仍然起作用。* 1998年7月1日及之后建造的船舶配备的救生艇上最 明显的标志就是有一套水压连锁器。符合LSA(1996) 4.4.7.6要求的典型 救生艇脱开装置布置符合98年LSA 4.4.7.6要求的典型救 生艇脱开装置控制箱布置符合98年LSA的脱开控制器 带有两个保护装置,其中一个为水压连锁器水压连锁器的结构1.HYDROSTATIC 静水压力释放器2.DIAPHRAGM 膜片 3.PISTON PLATE 活塞盘4.SPRING 弹簧 5.PIPE CONNECTOR 管接头6.COPPER PIPE 铜管 7.VENTCOCK 通气阀8.HYDROSTATIC INTAKE 进口 9.HYDROSTATIC OPERATING CABLE 传 动软轴08年生效的LSA修正案规定的脱开装置每艘需用单根或多根吊艇索降落的救生艇(除自由降落 救生艇外),应安装符合下列要求的脱开机械装置: 该装置的布置应能同时脱开所有吊艇钩; 该装置应具有两种脱开能力:正常(无负荷)脱开能力和承 载脱开能力: l 正常(无负荷)脱开能力应在救生艇浮于水面时或吊艇钩无 负荷时脱开,而无需将起吊环或将钩环与吊钩夹头手动分 离;和 l 承载脱开能力应在吊艇钩受负荷时释放救生艇。此脱开 的布置应使救生艇在有任何负荷的情况下,从漂浮在水面 上救生艇无负荷情况到等于救生艇载足全部成员及属具总 质量的1.1倍的负荷情况都能脱开。此种脱开能力应有适当 的保护,使在意外和过早使用时不致脱开。适当的保护应 包括不属于一般卸载脱开要求的特殊机械保护。另外,还 有一个危险信号。为防止过早的负载脱开,脱开装置的负 载操作应要求操作者有一个有意的和持续的动作; 为了防止救生艇在回收过程中的意外脱开,除非吊钩已经 完全复位,否则该吊钩不得承受任何负荷,或手柄或安全 销在没有额外受力情况下也不得回至复位(关闭)位置。每 个吊钩位置还应张贴危险标示,提醒船员注意复位的正确 方法; 脱开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在系统准备提升时,使船员能通 过下列方法从艇内清楚地做出判断: l 直接观察每一吊钩的可移动吊钩部分、或锁闭可移动吊 钩部分的吊钩部分已完全正确复位;或 l 观察所装的1个能确认每一吊钩中锁闭可移动吊钩段的 装置已完全正确复位的不可调指示器;或 l 简便地操作1个能确认每一吊钩中锁闭可移动吊钩段的 装置已完全正确复位的机械指示器; 应提供具有适当的文字警告标示,包括必需的色彩标志、 象形图文和(或)符号的清晰明了的操作须知。如采用彩色 标志,则绿色应表示正确复位的吊钩,红色应表示不适当 或不正确的复位危险; 脱开控制应被清晰地标明为与其周围形成反差的颜色; 应配备吊起救生艇以松开脱开机械装置进行维护的设备。08版LSA主要的新要求 按照4.4.7.6.2.1的要求,安全档(Safety latch )应布置成不仅在负载脱开时能自动松脱吊环 ,而且在无负载状态脱钩时也能做到这一点。 而4.4.7.6.3则要求,当艇钩没有复位时,脱开 控制手柄不能自动归位。 4.4.7.6.4规定,艇员在艇内能够直接判断艇钩 是否完全复位。 4.4.7.6.7需要在救生艇或艇钩额外配置一个维 修用的吊挂件,例如下图中的Maintenance Pendant attachment。典型艇钩结构图典型艇钩实图艇钩复位指针:艇钩复 位后能全行程摆动,脱 钩后只能摆到水平位置 。指针盖板安装时的角 度需要注意,否则起不 到指示的作用。MSC.317(89)和MSC.320(89)的最新要求 2011年5月20日闭幕的国际海事组织第 89届海 上安全委员会会议正式通过了酝酿已久的对救生 艇钩技术要求的SOLAS公约和救生设备规则修 正案。该两修正案关于新艇钩的要求将于2013 年1月1日生效,并要求从2014年7月1日及以后 建造船舶的救生艇必须配备符合新要求的艇钩。 其中有三条对老船有追溯行要求(不包括83修 正案以前的船舶)。MSC.317(89)和MSC.317(89)的最新要求 MSC.320(89)修正案是对LSA的修改,主要针 对4.4.7.6.条进行了大幅改写,对救生艇的释放 装置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MSC.317(89)修正案是对2014年7月1日之前建 造的船舶上的现有艇钩提出3条追溯性要求。 要 求各国主管机关尽早依据专门制订的并经MSC89批准的“现有救生 艇释放及回收装置评估和更换导则(MSC.1/Circ.1392)”进行按型 号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经各国主管机关上报IMO公示。对于评估 未通过的艇钩,要求在2014年7月1日以后的第一次进坞期间(但不 迟于2019年7月1日)完成对现有艇钩的改装或更换新艇钩。MSC.317(89)和MSC.317(89)的最新要求 追溯性要求: 1 *为使艇钩具备稳定性,当艇钩完全复位并锁闭时,救生艇的载 荷不应导致任何力被传递到操纵系统; 2 *锁定机构不应在艇钩载荷的作用下退转; 3*如设有静水连锁,该连锁应在救生艇被提升离开水面时自行复位 ;对现有艇钩的3条新要求的目的是:禁止艇钩依赖释放机构保持锁闭 ,使释放机构只承受释放时产生的力而不承受保持锁闭所需要的力 。同时, 当需要从水面回收救生艇时,首先挂好吊环并使艇钩内部 锁定机构复位,当救生艇被提升离水后,静水连锁机构应能自动锁 定。对重力式救生艇降落和释放装 置的营运检验要求 文件检查 现场检查 操作试验文件检查 检查救生艇及降落装置的产品证书及使用说明书。 检查救生艇及降落装置的维护保养资料,包括进行月 度检查时所需的检查表,维护保养与修理须知,定期 维护保养计划,润滑点示意图,并注明建议使用的润 滑剂,可替换部件一览表,备件来源一览表,救生艇 钢丝绳的维护保养记录,周检查和月度检查的记录。 检查船舶救生演习和救生艇入水及操纵记录。文件检查 如果是处在一个以陆地为基础的产业,这种重 要零件必然会实现标准化,然而据Gard 2007 年的统计,至少有72 种不同的系统正在被使 用,而且这一数字仍在增加。所以对于船员, 了解在救生艇上安装了哪种类型的吊钩释放系 统,并且了解熟悉其运作原理及操作对于该设 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的试验是非常重要的。 。现场检查脱开装置 检查艇钩 检查联动装置 检查脱开控制器 检查水压连锁器 检查艇内操作说明和警告标志检查艇钩 检查艇钩是否有过度腐蚀、裂纹、变形等缺陷; 检查艇钩是否正确复位; 检查救生艇艇钩基座及其在艇内的支座是否有过度 腐蚀、裂纹、变形等缺陷; 检查艇钩复位指示器的状况(如有时); 拆开艇钩释放单元,确认其内部构件处于良好状态 且间隙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其润滑状况(每五年度)。 检查联动装置 检查联动装置是否有过度腐蚀、裂纹、变 形等缺陷; 检查连接钢缆是否有锈蚀、断丝等缺陷; 检查钢缆的保护套是否有破损和保养不良 情况。艇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