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让穷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师节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温家宝总理的“穷人教育学” 。在贫困地区从教多年的我们,深深被“穷人教育学”打动了。在中国第 23 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的 9 月 9 日,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刚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在与几百名学生和老师进行座谈时说:“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 ”他还指出“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 ”“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和孩子。 ” 温总理的民生情怀让人感动。在农村教书多年,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农村的贫困和贫困农民对教育的渴望。几年前,每个学期教师都要为学生垫付书学费,多则上百,少则几十。印象最深的是家里非常贫困的一个学生,每个学期都要欠书学费,而他和母亲却是无论如何都坚持要上学读书。那时我们每月领 130 元左右的工资,自己不富裕,自然鞭长莫及,照顾不了几个学生。欣喜的是,国家在为农民免去“皇粮”后,又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为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免去了书学费,没钱交书学费的孩子也能上学了。 我们认为, “穷人教育学”的要义在于避免穷人的孩子永远输在起跑线上,让广大寒门学子都能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可现实是,改革开放后,一些专家学者不顾国民收入差距悬殊,鼓吹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致使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在短短几年内越走越快。大学学费增长过快,远远超过老百姓的承受力。上学贵、上学难成了人们议论最多、反响最大的问题。而中小学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了“好” 、 “差”学校的存在, “择校风”愈演愈烈。没钱的穷孩子交不起那动辄几千元的“择校费” ,只能进“差”的学校,穷孩子就永远输在起跑线上。让穷人掏过多的钱受教育,等于阻止了穷人进行非常有限的人力资本投资。 “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 ”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对于拥有 9 亿农民的中国来说, “穷人教育学”的意义更在于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教育。毫无疑问,当今的农村教育,缺钱是一大问题。由于缺钱,导致基础设施极其落后;由于缺钱,导致师资力量十分薄弱;由于缺钱,一些家庭宁愿选择让孩子不读书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由于欠债太多,希望农村教育缺钱的问题很快解决并不现实。尽管离“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尚有不小的差距。但从国家开始实行的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全免学杂费、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中建立并逐步完善帮困助学体系等政策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广大的农村教师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四点希望” ;深刻理解、践行“穷人教育学” 。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发扬光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