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咸丰县民族中学 胡春艳我的反思 秋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歌, 诗人何其芳用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以意味 深长的语言描绘出了三幅农家秋天的场景, 即丰收图,归鱼图和牧羊图。全诗通过三组 绚烂的画面,创设出一种悠远、宁静却又充 满了愉悦的氛围。整首诗融情入景,淋漓尽 致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这首诗歌,巧妙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能够让教学更为出彩。我的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歌的时候,我积极贯彻初中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 抓住诗歌的教学要点,由“说”引入,接着进 入“诵读”这一重点环节,然后通过对内容和 情感的把握,循序渐进导入“品”诗这一难点 环节,最后,以仿写句子绘秋结束。秋天4我 要 说 秋123我 要 诵 秋我 能 品 秋我 要 绘 秋我的反思 每个环节,我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 多媒体课件介入,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 力。我觉得,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把握了 语文课堂的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画面导入说秋 天,减轻了学生融入诗文的难度,培养了 学生“听说”的能力。 我的反思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 课开始前,我首先运用多媒体画面,以送 同学们礼物的方式开场,引出学生的好奇 心,这样,就打破了一般课堂的死寂。接 着,将秋天的景物制成一张一张的幻灯片 呈现出来,如橘子、黄瓜等,让学生感受 到秋天的气息,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 趣,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我 要 说 秋图片激趣心得体会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多种读法诵秋 天,教会了学生朗读诗文的方法,培养了 学生“听读”的能力。 我的反思 在诵读这个环节中,我具体通过五个步骤 ,让学生在读中听,在听中读,以诵读方 式的变化层层增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从 读准字音,师生正音、再到教师范读、学 生根据节奏和重音学读,最后到赛读(包 括读给同桌听、师生一起读、推荐学生读 ),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任务和鲜明的指 向,既让学生体会到了“诵”,又为学生把握 每节诗歌内容奠定了基础。我 要 诵 秋我的反思 教师在范读时,适当借助多媒体切入轻缓 的音乐,既愉悦身心,体现愉悦教学,又 能助长学生联想和想想的翅膀。引导学生 诵读时,我运用多媒体屏幕,将重读字词 用不同的颜色显现,将节奏划分出来,这 样 ,更有利于学生快捷的把握朗读方法, 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我 要 诵 秋心得体会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具体句子中赏 秋天,打开了学生理解诗句的切口,培养 了学生“读说”的能力。 我的反思 七年级学生对新诗理解尚有一定难度,必 须要“授之以渔”。在探究“为每节诗拟一个 漂亮的标题”时,我先以第一节为例来引导 学生,并在媒体上出示示例,告诉学生品 读的基本方法。然后,学生就能够较容易 的用上诗中的景物或是人物、地点等,为 第二、三节诗拟写优美的标题。在品析句 子的时候,我又运用了这样引导的方法, 效果较为理想。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图,想象一下这幅图中有哪些 景物,人物是什么身份,做了些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心 情,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 (学生活动:先默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然后闭上眼睛想 象,最后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2、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示例:我喜欢“”一句,这句话中的 “”运用“”的修辞方法,形象的写出了 (或者可说成我喜欢“” 一句,它形象的写出了秋天丰收的景象;我喜欢 “”一句,它恰当的形容出了的心 情。等等。)我我 能能 品品 秋秋心得体会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歌词仿写中绘 秋天,开启了学生迁移运用的智慧,培养 了学生“说写”的能力。 我的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歌诗时,我想到,现代社会, 许多学生已经远离生活实际,仅靠单纯的讲 读难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这样课堂就会变 成一潭死水,学生尽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如 果能适当地运用音响等电教手段,让学生视 觉、听觉同时受到形象、生动、具体的感观 材料的刺激,这样学生不仅能很快理解教材 的含义,而且易于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我的反思 我借鉴了同行的做法,首先利用多媒体播 放春天在哪里这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 曲,它欢快、流畅,能激发学生、感染学 生。我能绘秋我的反思 接着以仿写的方式,出示秋天在哪里 的歌词,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相关内容, 填入相关的词语 或句子,让学生先说后写 ,增强了学生的说写能力。我 要 绘 秋我的反思 不过,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 多缺点和问题 ,也引来了我的许多思考。随 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学中信息含量越 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要,传统 教育面临着越 来越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 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它给传统 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影响,我将以此为基 点,沿着教育教学现代化信息的道路努力的 去实践,并在专家和同行们的指正、引导下 ,收获秋天、收获人生!谢谢 !谢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