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5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5页 / 共75页
第6页 / 共75页
第7页 / 共75页
第8页 / 共75页
第9页 / 共75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论成果的精髓 第 四 章重点难点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发展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关于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 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 领导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且为此保证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 党的领导工作程度不同地背离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由此造 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这条思想路线不仅得到了重新确立,而且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 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怎么形成和确立的?为什么又要 重新确立?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既是党的 思想路线的核心,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搞 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实际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理论 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 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 的内容和意义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形成与发展 第 一节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确立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 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 径、原则和方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过程1、毛泽东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并且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教条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2.1929年,毛泽东在写给林彪的信中,使 用了“思想路线”这个概念,认为那些错 误的思想“只是历史的结穴,是历史上一 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3. 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 提出“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反对照抄照 搬,这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运用和体现4. 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系统地批判了 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从而为党的思想路线作 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论新阶段中,提 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也是用了中国 古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实事求是”。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 东对 “实事求是”做出全新解释 “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就须不凭主观的想象,不 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 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 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强调有的放矢,的中国革命;矢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首先,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最先使用“思 想路线”的概念其次,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思 想路线说到底就是认识路线第三,新解“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的 确立做了重要贡献第四,坚持不懈,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大部 分时间里坚持了着条思想路线(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背离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案例大跃进的经历1958年“大跃进”,新闻报道昏话满篇,对 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推波助澜。小麦亩产 5000 斤水稻每亩地打 13 万斤一亩地红薯产量 113万斤一株芝麻产芝麻籽 21斤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 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 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 ,以克服困难,渡过灾荒。由于1958年的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使国民 经济遭到严重破 坏,加上三年自 然灾害,广大人 民的生活状况不 断下降,饥荒严 重,食品紧缺。华国锋及其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 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慢慢来,不要着急“;“照过去方针办“;“你办事,我放心“。“三条最高指示“你办事,我放心“。华国锋的一系列的行动华国锋主持保存毛泽东的遗体,主持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华国锋自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华国锋的标准像和毛泽东像并 列地挂在所有的公共场所,被 人们景仰;华国锋的题字风行全国。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 立和发展(一)、邓小平的贡献第一:与“两个凡是”针锋相对,提出要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第二:旗帜鲜明地批判“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 义。 第三:发动新的思想解放运动,领导 “真理标准问题“ 大讨论。1、“准确“完整“领会毛泽东思想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 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 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 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 去获得正确的理解。2、“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 问题,也说不通肯定1976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的活动合乎 情理的问题。”(邓选)239。“毛泽东同志自己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说,一 个人只要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一个人讲的话每句都 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 (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38页。如何对待 “两个凡是“,“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坚 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 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 凡是。“(邓小平文 选)第2卷第39页。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5.10,中央党校理论动态 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经常务副校长胡耀邦同志亲自审定1978. 5.11,光明日报以特 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文章 。矛头直指“两个凡是“,发表 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领导大讨论, 并将其发为展成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6月“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 一个大解放”邓选第2卷119页。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指出: 不要再下禁令,设 禁区了,不要在把刚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 局面向后拉。同胡耀邦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标准这篇文 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 ,根源就是两个凡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 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实践为标准,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把经过 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 ,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 续革命的理论”。同时又肯定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 业的发展所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肯定毛 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 指导我们的行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 的精髓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高 度评价了真理标准的讨论。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主题报告。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 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 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基础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1978年,邓小平倡导和支持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打开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枷锁。19801982年,邓小平提出对社会主义 再认识,消除了前苏联模式 的束缚和对社会主义的教条理解。1991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提出“思想 要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拨开了姓“社”姓“资”问题争论的迷雾。(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 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 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 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 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新时期的思想僵化:安于现状,因循守旧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 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 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提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并对“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思想路线的发展毛泽东 实事求是 邓小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江泽民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内容和意义第 二节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基本内容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标准, 这就是我们党的 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之间 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 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 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检验标准和目的。在一定意义上说,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 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内涵的三 个基本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容的相互关系图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在实践中检验真 理和发展真理前提和基础根本途径和方法验证条件和目的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重要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 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 导能力的重要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第 三节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精髓,就是集中人民最精致最珍贵的思维成果的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思想。它是相对于整个理论体系而言的,是整个理论体系赖以创立和发展完善的科学世界观和根本方法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 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 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 是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 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 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 这个精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 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v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伟大成果。 v 实事求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 程,并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各个方面。 v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的基本点,是其生命力和创造力源泉之所 在。精髓实事求是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一大法宝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1. 与时俱进概念“与时俱进”,是一个老概念。从现在查到的文献资料看,李大钊很可能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与时俱进”这个概念的人。1917年10月10日,他在 中华民国的第6个国庆日,写了一篇致太平洋杂志记者的短札,题目叫 此日。李大钊在文章中说:“即以此未来这一年,为吾国民历史之一页空 白,待吾人本其优洁美尚之理想,施其敏断刚毅之努力以绚书之,期于必达 ,勿稍怠荒,月异岁断,与时俱进,页页联缀,永续无穷。以过去之此日为 纪念,以未来之此日为理想;以过去之此日为陈迹,以未来之此日为前程。 如是推嬗,吾人之此日无空期,即吾人之进步无止境。然则新中华无疆之休 ,将以此日为发轫之始矣。”(见李大钊文集5卷本第2卷第167168页 ,人民出版社199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