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7页
第2页 / 共77页
第3页 / 共77页
第4页 / 共77页
第5页 / 共77页
第6页 / 共77页
第7页 / 共77页
第8页 / 共77页
第9页 / 共77页
第1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 营运资金管理第一节 营运资金的含义l营运资金也称营运资本、循环资本,是指一 个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营运资金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毛 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 狭义的营运资金又称净营运资金,是指流动 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通常我们所提 到的营运资金主要是指狭义的营运资金。l第二节 现金管理l 生产经营中停留在企业的现金主要包括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 ,所谓现金也就是立即作为支付手段,投入流 通的交换媒介,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项 目。l 一、现金管理的动机及目标策略l、持有现金的动机l交易动机。为满足企业日常现金支付的需 要,必须持有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 l预防动机。企业为应付危急情况而保持的 资金量。l投机动机。可称为投机性需求,是投资者 为了把握潜在的投资获利机会所需的资金量 。l、现金管理的目标策略l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进行收益性与风险性 的抉择,即确定资产流动性与营利性的最优 组合。 l现金管理的主要策略如下:l编制现金预算,对未来的现金收支进行预 先的规划;l确定适当的现金余额,即进行现金与短期 有价证券持有比例的决策;l加强现金日常管理,努力提高现金管理的 效率。l二、现金的成本l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l持有成本。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 的管理费及丧失再投资收益。 l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 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即现金同有 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l短缺成本。短缺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成本: (1)丧失购买能力的成本。 (2)信用损失和失去折 扣优惠的成本。 (3)丧失偿债能力的成本。现金短 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即现金的短 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 减少而上升。 三、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所谓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指在保证现金 对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使现金持有 总成本最低的现金余额,最佳现金持有 量可采用以下模型。 (一)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 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 种方法。l现金持有成本包括三个方面的成本,即:l、投资成本。所谓投资成本是指现金投资的机会 成本。 l、管理成本。所谓管理成本是指企业由于持有现 金而发生的管理性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属性。l、短缺成本。现金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呈反向 变动关系。l、总成本线。由于各项成本同现金持有量的变动 关系不同,使得总成本曲线呈抛物线形,抛物线的 最低点,该点对应的现金持有量便是最佳现金持有 量,此时总成本最低。l运用成本分析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步 骤:l1、根据不同现金持有量方案测算并确定有 关成本数据;l2、按照不同现金持有量及其有关成本资料 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l3、在测算表中找出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 有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二)存货模式l根据存货管理中经济批量模型的基本原理确 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利用存货模式计算现金最 佳持有量时,对短缺成本和管理费用不予考虑 ,只对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予以考虑。l现金持有量与机会成本、转换成本之间存在 以下关系:l现金持有量越大,现金机会成本就越高,转 换成本则越低;l现金持有量越小,现金机会成本就越低,转 换成本则越高;l设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 证券的固定成本;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每次证券变 现的数量),K为短期有价证券利息率;Tc为现金管 理总成本。则:现金管理总成本 = 持有机会成本 + 固定性转换成 本即:TC = (Q/2) K + (T/Q) F其中: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Q/2) K 固定性转换成本(T/Q) Fl由于最佳现金持有量Q就是现金管理相 关总成本,也是Tc 最低时的持有量,根 据函数求极小值的方法,对Q求导,得出 :l将以上公式代入 l TC = (Q/2) K + (T/Q) Fl l式中得到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现金管理总成本与持有机会成本、转换成本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总成本持有现金机会成本转换成本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成本l例:某企业预计全年需要现金100000元,现金与有 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200元,有价证券的利息率为 10%,全年按360天计算,则:l三、现金收支预算l 现金收支预算的目的就在于进行有效和准确的 现金需求测算,尽量做到现金收支的相互匹配与均 衡,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现金收支预算由四个部 分组成: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溢余或不足、 资金的筹措和使用。l 现金预算的制定分为四大步骤:l 销售预测;估计现金流入量;估计现金流出 量;估计月未现金和贷款余额。预算必须依赖于销 售预测的准确性l现金收入期初现金余额+预算期现金流入(销售 收入)l编制预算时,结合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进行预计l销售收入的现金收入,根据预测的销售收入拟定 :l现金支出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所得税(其他各项 税收)+购置设备+支付股利+经营性支出l现金溢余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为正值)l现金不足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为负值)l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l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材料 、供应劳务等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单位 收取的款项,是供货商提供给其下游客户 的商业信用。应收账款主要功能是促进销 售和减少存货。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1、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第一:商业竞争 第二: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2、应收账款的目标既然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 售,增强竞争力,那么其管理目标就是采取各 种有效的信用政策,扩大销售量,增强企业市 场竞争力,获取利润。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 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二、应收账款的成本 (一)持有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指资金投放于应收账款而失去的其他投资收入。其公 式及步骤为:1、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日历天数(360)应收账 款周转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亦即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2、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周转 率 年赊销收入净额360 平均收款天数 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款天数3、计算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维持赊销业 务所需资金) 资本成本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 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年赊销收入净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l例: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额为300000元,应收账 款平均收款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 本率为10,则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计算如下:l解:应收账款周转率360 606(次)l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00 650000(元)l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 50000 6030000 (元)l应收账款机会成本30000 103000(元)(二)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对应收账款进行管 理而耗费的开支。 (三)坏账成本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三、信用政策的确定信用政策又称为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指企业 为对应收账款投资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 则 与行为规范,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包括了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 内 容。 (一)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 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信用标准的变化会引起销售量、应收账款总额、 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坏账成本的变化,因此制定信用 标准时必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考虑不同信用标准 对收益成本的影响。l1、信用标准的定性分析l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时,首先应进行定性分 析。分析中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l第一、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l第二、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l第三、客户的资信程度。.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采用“五C”系统评估 法。所谓“五C”系统,是评估顾客信用品 质的五个方面,即: 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 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 和条件(Conditions)。l品质。即客户的信誉,也就是客户自觉履行 其偿债义务的可能性。这是5C分析最为主要的 因素。l能力。指客户的偿债能力。l资 本。是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l抵押品。是指客户可提供作为信用担保的资 产数量与质量。l条件。是指可能影响客户履行偿债义务的经 济环境。l信用5C分析基础资料索取途径,通常可 通过六条途径获得:l过往信用记录,若为新客户,可要求其 提供前三年经过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l客户与其他债权人交往的信用资料情况 ;l企业间的证明,即由当地或同行其他有 声望的客户或当地行业协会出具客户信用品 质证明;l客户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l信贷报告机构所提供的客户信用品质及其 信用等级的资料;l客户财务报表。l2、信用标准的定量分析l(1)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即根据客 户信用资料的调查分析,选取一组具有代表性 的能够说明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若干比率, 作为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给出不同信用状况的 指标标准值及其对应的拒付风险系数。(2)根据特定客户的财务数据,计算选定指 标的指标值,并与本企业制定的标准值相比较 ,然后确定各指标相对应的拒付风险系数,最 后计算总的拒付风险系数。(3)进行风险排队,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 等级。l 信用等级评价标准表指标比率范围围拒付风险风险 系数 流动动比率2.1 1.52.1 1.50 5 10 应应收账账款周转转率14 914 90 2.5 5 存货货周转转率现现金比率总资产报总资产报 酬率%赊购赊购 付款履约约情 况及时时 拖欠0 20l例:某客户的各项指标值及累计风险系数表指 标标指标值标值拒付风险风险 系数流动动比率 速动动比率 现现金比率 产权产权 比率 已获获利息保障倍数 应应收账账款周转转率 存货货周转转率 总资产报总资产报 酬率 赊购赊购 付款履约约情况 累计计拒付风险风险 系数2.5 1.1 0.31.7 2.5 14 5次30 及时时0 0 5 0 2.5 0 2.5 0 0 10(二)信用条件信用标准是企业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决定 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一旦给予客户 准入,就必须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主要包 括:1.信用期限2.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l3、信用条件的决策l 实务中常常需要对信用管理政策中的某些规定进 行修改和调整,并对改变条件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认 真地评价,进而选择出更适合于变化后生产经营环境 的信用条件。l例:某公司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为3000万元,信用 条件为“n/30”,变动成本率为70%,资金成本率为 12%,该公司为扩大销售,拟定了两个信用条件备选 方案:l甲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为“n/60”,预计坏账损失 率为3%,收账费用70.20万元。l乙方案:将信用条件改为“2/10,1/20, n/60”估计l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 的现金折扣,15%的客户会利用1%的现金折 扣,坏账损失率为2%,收账费用为58.78万元 。l以上两方案均使销售收入增长10%,要求就 选用哪种方案作出决策。l根据上述资料可计算如下指标:l甲方案:l年赊销额3000(1+10%)3300(万元 )l变动成本3300 70%2310(万元)l信用成本前的收益33002310990(万元)l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300360/60550(万元)l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550 70% 1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