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一、心理档案概述(一) 什么是心理档案1、心理档案的定义2、心理档案的特点1、心理档案的定义定义:简单来说它是记录学生心理状况的材料总和 建立档案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家庭基本情况、父母受教育情况以及个人基本生活经历、学 校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 理、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职业能力倾向等 。2、心理档案的特点(1)、内容的广泛性 心理测试的结果; 能反映学生心理的本人作品:日记、图画、照片、手工作品、对 某本书或某事件的看法、录像 个人经历、个别辅导或访谈记录等(2)、种类和形式多样性 按建档目的:发展性心理档案、补救性心理档案 按内容的系统性:系统性心理档案、专题性心理档案 按档案的载体:电子心理档案和传统心理档案(3)、内容的动态性 年龄越小,动态性越明显,可塑性越强(二)、建立心理档案的意义1、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从纵向看:它记录了每位学生心理的成长轨迹 从横向看:反映学生的共性心理品质和存在的倾向性问题2、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诊断, 从而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方法途径的确定提供依据, 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开展。3、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性格、脾气等了解:易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能力、特长等了解: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作用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了解:易改变学生学习落后的状况4、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的研究 社会适应性差 意志薄弱 人际交往障碍 缺乏学习动机 学习习惯不良 可以了解到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共有的心理特征, 研究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产生原因,从而探索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育 方法。宿舍生管理可纳入档案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保密性原则 5、教育性原则 6、最佳效益原则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 (1)、对所获得的信息(测验的,观察的,调查的等 )进行实事求是的描述,并结合学生的现实表现来进 行分析归纳,进而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2)、在心理测评方法特别是心理测验的选择上要有 科学性。一个人乘坐公共汽车时的习惯,能反映出他的个性。 坐在司机后面:这样的人在发表自己意见时,总是滔滔不绝引 用上司的话;他们缺乏主见,需要经常得到旁人的指点。 坐在前车厢中间的窗户旁:这样的人通常都比较喜欢思考,生 活中,他们不看重名誉地位,更不愿意自己卷入到是非纠纷中去 。 坐在车尾部: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一般都比较冷静,喜欢用 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和人生,且十分注重自身的安全。 坐在通道旁:这些人通常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学习和 工作。他们一般都比较自信,很少听得进不同意见。 坐在车门旁:这些人往往不能投入地参与某件事情,尽管常常 会心血来潮干些大事,但总是为自己留着一条冠冕堂皇的退路。 站着:他们通常都喜欢作出与众不同的举动,希望自己能够成 为人们注意的中心,而且为了表现自己,他们能够忍受痛苦。坐车人的性格你能看到几个人脸?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保证心理档案的内容和所收集资料的完整 性和可比性。 (1)、因为学生对刺激的反应要受时间、环境、主体 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建立档案时要坚持 系统性原则,首先就是全面系统地确定心理档案的内 容。 (2)、测评工具的选择使用前后一致。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1、不要把心理档案记录的内容看成一成 不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指导 和帮助学生。2、可预测、可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智力好,但个性扭曲)暂时的答案,预期的结果美国2007年校园特大枪击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市2006年9月13日发生校园枪击案, 造成1死19伤,凶手也在现场自杀身亡。4、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建立和使用心理档案都要做到绝对保 密,因为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有的是隐私,有些 带有心理暗示效应,有些涉及人际关系,还有的 可能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记录。 另外,心理档案不同一般的人事档案,不能作为学 生品行评定的依据,不能作为学生的终生档案放 进人事档案材料。但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 内容就不需要作严格保密。5、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建立的心理档案要有利于提高学校的 教育质量、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学生心 理的健康发展,为教育教学服务。 需要考虑:这样做是否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对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否有利?6、最佳效益原则最佳效益原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力求 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最好的 效果。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档:建立专项档案,例如以智 力状况作为建档的主要内容,或以心理健康状况 作为建档的主要内容。 在缺少专业人员的情况下:选择操作简单测评工具 ,同时尽可能是团体测验。 使用心理档案软件系统则可以省去大量时间,也不 需要自己进行统计。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途径与方法(确定心理档案内容收集资料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解释并形成档案)(一) 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1、学生基本情况: 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家庭住址、就读 学校、年级、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发育状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等)。 家庭生活情况: 家庭组织结构、家庭成员及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经 济状况、父母管教方式及态度、亲子关系、是否独生等。 学习生活情况:学习成绩、态度、住宿环境、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特长、交际 水平,是否干部、获奖情况等。 对个人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生活事件: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生活条 件改变、成绩下降、与同学教师闹矛盾、饮食睡眠改变、成长中大挫折等。2、智力水平:言语智力型还是操作智力型?3、个性特征:性格、兴趣、气质,哪些品质较好?如何培养?不良倾向如何防止?4、心理健康状况:有无存在心理障碍,程度如何,采取的措施5、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考试焦虑,找出影响学习的主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6、职业能力倾向:了解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分析 适合从事哪类工作,为升学、就业进行有针对性的 指导(二)、收集资料:所得材料真实和准确与否会影响心理档案效 用的发挥,具体方法就是心理测评技术。n1、心理测评的测验技术(心理测验法)n2、心理测评的非测验技术(观察法、访谈法、问 卷法和作品分析法)1、心理测评的测验技术(心理测验法)n(1)、定义与分类n定义:通过心理测验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n种类:n按测验功能分:能力测验、学绩测验、人格测验n按测验目的分: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n按测验对象分:个体测验、团体测验n按测验材料分: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n按测验编制过程是否规范分:标准化测验、非标准化测验(2)、心理测验的标准化指心理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 程序的一致性,且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及常模资料。(3)、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和效度是衡量心理测验好坏的最重要指标。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效度:指测验的有效性或准确性(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常用的心理测验 智力测验:韦氏智力量表、中国比内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人格测验:艾森克个性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学生性格问卷 心理健康测验:scl-90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MMPI 明尼苏达个性量表等 学习心理分析:关于学习动机、考试焦虑等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职业能力自评量表、青少年升学就业指导评定 量表、霍兰德职业适应性测验2、心理测评的非测验技术n(1)、观察法:通过感官或一定的科学仪器进行考察和 描述客观现象(心理活动、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 一种方法。(猩猩镜像实验)n(2)、访谈法:通过与被试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收集资 料的方法。n(3)、问卷法:通过问卷来收集资料的方法。n(4)、作品分析法:借助学校的各种评定和记录以及学 生的作品来收集资料的方法。(三)、结果解释和建立心理档案n1、计分:实事求是计分,不更改结果。n2、结果解释:客观科学地解释,切忌主观, 还要参考效度资料,同时要考虑个人在测验前 的经历或背景以及情景。例如:智力测验中测得IQ120,解释时应说明该生的智力 在同龄人处于中上水平,只要好好努力,肯定能成功。n3、提出教育培养建议n4、建立档案四、学生心理档案的分析与应用n(一)、学生心理档案的分析n1、个别分析n(1)、个人情况和发育发展史分析重点了解和分析身体状况(含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 生理缺陷、个人病史等)、个人经历、学校的学习生活情 况、重大影响的社会生活事件n(2)、家庭状况分析n 重点分析家庭组织结构、家庭成员及工作性质、受教 育程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经济状况、父母管教方式 及态度、亲子关系、是否独生等。n(3)、个人心理现状分析n主要对学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 心理、职业能力进行分析。2、团体分析n团体分析的目的:为了把握群体的总体情况和 倾向性的问题。n例如:把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n 比较毕业班男女同学的考试焦虑有无差异 。(二)、学生心理档案的应用n1、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n(1)、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n(2)、在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2、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的应用不仅为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提供丰富 的第一手资料,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身心发展 和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可靠指标。 根据智力、个性、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特点进行 分班、选拔干部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童年阴影:人的早期经验决定着人的后期发展 六岁定一生。我们都有“重复历史”的冲动,即在潜 意识地在外在行为上“重复历史童年经验”。1、打击自信型:小时侯因为老师把我的文章当作很差的范文在 全班念读,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后来我就对作文非常害怕,直 到长大了碰到写文章也觉得异常头痛,写了也不敢给别人看,即 使后来读了研究生发表了文章,也尽量不给认识的人看。2、人际模式型: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需要经常转学,一 些朋友刚认识就要说再见,虽然因此变得更加地珍惜不知道什么 时候会分开的朋友们,但是后来意识到,我虽然很擅长和别人交 朋友,但却不太与人深交,而且潜意识里,觉得和朋友的关系是 不会太长的,反而显得有些冷漠。3、恐惧死亡型:很小的时候,爸爸带我去河边游泳,因 为很怕,喝了很多水,一直往下沉,本能地使劲卡住爸爸 的脖子,差点让我们两个都溺水身亡,这次恐怖的经历给 我留下了阴影,后来一说起要教我游泳我都避之惟恐不及 了。4、小时侯做错事,爸妈喜欢把我关在一个小小的衣橱里 面来惩罚我,让我反省,可是,在黑漆漆的小空间里,没 有反省,反而在想不知道会跳出什么东西来,把自己吓得 不行了,后来就对这种封闭小空间非常害怕。幽闭恐惧症5、亲子依恋型:小时侯因为各种原因我被送到了 姑姑家养,他们虽然对我很好,但毕竟不是自己 的亲生父母,我总觉得寄人篱下不能给他们添麻 烦,所以做什么都要做到无可挑剔,长大以后这 种性格也没有改变。6、小时候爸妈很忙,童年在我印象中就是独自一 人,我常常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做作业,晚上时我会 把所有的灯和电视都开得大大的,为的就是让自己 不要太害怕,虽然早早学会了独立,可是内心总是 有种不安全感。遗忘的规律1、先快后慢 2、遗忘的选择性规律 3、遗忘的原因 : (遗忘是“用进废退”造成的) 一般人认为遗忘只在学习之后才发生,其实 遗忘的产生不只在学习停止之后,而是在学 习期间甚至学习开始时已有遗忘的产生。两头易记中间难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在学习时 最好是先将要记忆的材料分成 一小段一小段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