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概括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 些内容?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了解“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 性。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 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学学 习习 要要 点点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 1、“文革”的原因 (1)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的“左 ”倾错误的发展,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 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2)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 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和削弱。(3)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助 长了毛泽东的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 变化,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 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党和国家己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认为只 有通过“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 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把所谓“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 回来。这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 导作用的原因。 可见,“文革”发生主要是由于党对国家形势 的认识犯了主观上的错误。错误之所以能出 现并形成全国规模,显然与当时的制度有关 ,要防止类似问题应该考虑两个因素:人和 制度。而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制度,要把人放 在制度中重大挫折“把毛泽东的讲话谱成曲,使之成为广为传唱的语录歌”康伟业同志:您好! 首先让我们怀着无比的敬意,共同学习一段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 :“暮色苍 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相信对毛主席的 这段光辉诗词的重温,会使我们回想起我们这一代革命青 年所共同经历的时代风雨。我 们要谈的关于我们以前的许多话题就尽在不言 中了。我想可以这么说吧,我们虽然是陌生的但我们也曾相识。 上次见面,谈话不多,这是正常的,说明你是一个不喜欢纠缠女性的正 派男同志。接触时间虽短,我能够感觉到你为人的光明磊落和自知之明。自 知之明是一种非常可宝 贵的品格。另外,从你的寥寥数语里,我发现你的情 绪比较消沉,这对于我们革命青年是一种有害的情绪。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什么困难能够难倒我们呢?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等待你的回信。 此致 崇高的革命敬礼! 革命战友:段莉娜 文革时候的情书“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形式多样的毛主席像章在当时应算是最普及的了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书籍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毛泽东见红卫兵林彪在庆祝文化大革命 大会上发表讲话江青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 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 身迫害。(2)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3)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 保障。A、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力受到践踏B、宪法被践踏(4)1967年1月,以王洪文为首的 “造反派 ”组织,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 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 夺权,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 重破坏。 (5)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这样,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C、由于全面夺权,司法部门瘫痪,社会秩序极端混乱。D、人大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 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中 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邓拓,人民日报总 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 致死。 傅雷,著名翻译 家 1966.9.3 与 妻子朱梅馥上吊 自杀。 翦伯赞 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 子戴淑婉服安眠 药致死。 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 红卫兵召开批斗王光美大会 。 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 谭震林批斗大会陶铸批斗大会红卫兵批斗彭德怀红卫兵喊出打倒 刘少奇、邓小平 的口号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悲愤地抗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 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 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 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 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 十年。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 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 年。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 治地位的十年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 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革”的原 因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3、“文革”的教训(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 级斗争问题。(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 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主 要成就有哪些?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978)、历史条件:()文革的深刻教训(是什么?)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法制建设的方针的提出(是什么?)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978)、历史条件: 2、措施:(1)平反冤假错案(怎么做的?)首先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怎么做的?)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978)、历史条件:2、措施: 3、意义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 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 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 要基础。1979刑法 1982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义务教育法 民法通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 到1995年底,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及其常 务委员会共制定了280多部法律;国务院 制定了700部行政性法规;地方权力机关 制定了4000多部地方性法规。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基本上可做到有法可依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978)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 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意义)4、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 委员会组织法(怎么做的?)在制度、法律上加强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 保证人民能够参与政权的 决策、管理,促进了国家 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 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 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 战线组织,过去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 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 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的 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2000年民族区域自治状况现代史基本线索(1949)19491956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66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661976 文革十年19767678 徘徊中前进78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文革”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 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 )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 路的当权派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 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 权力过于集中, 个人崇拜现象严重A B C D当堂练习2、“文革”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深刻教训是( ) A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要正确处理敌我矛盾,以利于现代化建设3、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 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当堂练习4、下列法律文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 核心作用的是 ( ) A选举法 B宪法 C刑法 D民事诉讼法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 政治建设,主要措施有( )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平反各种冤假错 案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进行法律 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A B C D6、除人民政协外,1949年至今中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 主制度还包括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村民选举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A B C D当堂练习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