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第 3 版) 课 件杨心强 陈国友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年6 月 11、在 OSI 的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实体之间传输的信息 组成是 _ 。 A . 接口控制信息 B 协议控制信息 C 接口数据单元 D 协议数据单元2、下面的协议中, _ 是属于 TCP/IP 协议簇中的高层 协议,并且主要用途为完成传输电子邮件作用的。 A MHS B HTML C SMTP D SNM3、在网络体系结构中,上下层之间的信息交换是依靠传 输服务数据单元( SDU )进行的。( )4、在 OSI 的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加密和压缩等功能 是在表示层实现的。( ) 2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 2 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3第 2 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教学目的q通过本章学习,要 求掌握数据通信的 必备知识和常用术 语学习内容q信息、数据和信号q功率谱密度和信号带宽q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q传输质量q通信编码4第 2 章:内容提纲2.1 信息、数据和信号 2.2 功率谱密度和信号带宽 2.3 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 2.4 传输质量 2.5 通信编码52.1 信息、数据和信号 2.1.1 信息q1975年有人曾对信息的定义做过统计,共有39种。 当时并没有公认、完整、统一的定义。 q通信是在源点与终点之间传递信息。信息和消息是 两个不同概念的名词。 q消息是指能向人们表达客观物质运动和主观思维活 动的文字、符号、数据、语音和图像等。它具有两 个特点为:能被通信双方所理解; 可以相互传 递。 q信息是指包含在消息中对通信者有意义的内容。消 息是信息的载体,消息中可能包含有信息。 62.1.1 信息(续1)q如何衡量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呢?消息中包含信 息量与接收者在收到此消息前对某事件存在的不 确定性有关。 q1948年,香农在通信的数学理论论文中给出 了关于信息的度量公式,他把信息定义为熵的减 少,即“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q根据香农理论,一条消息包含信息的多少称为信 息量。信息量的大小与消息所描述事件的出现概 率有关。如消息表示的事件是必然事件(概率为1) ,则该消息不含有任何信息量;如消息表示的事 件根本不可能发生(概率为0) ,则该消息含有无 穷的信息量。72.1.1 信息(续2)q香农规定,一条消息所荷载的信息量等于它所表 示的事件发生的概率P的倒数的对数。(2-1) 对于一条含有m个符号的消息,每个符号出现的 概率不同。当m很大,共出现了n次,则它具有 的信息量是82.1.1 信息(续3)q整条消息所具有的信息量是所有这样的信息量在 不同的 i 值时之总和。(2-2)q每个符号包含的平均信息量是(2-4)q平均信息量是每个符号所含信息量的统计平均值, 其单位为比特/符号。平均信息量又称为熵。92.1.2 数据q数据是对某一事实的不经解释并赋予一定含义的数 字、字母、文字等符号及其组合的原始表达。是消 息的一种表示形式,是传达某种意义或信息的实体 。 q当信息被表示为数据时,数据中就包含了信息。因 此,信息可以通过解释数据来产生。 q信息强调“处理”和“使用”两个方面,尤其是“使用” 。 q数据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在一段时 间内具有连续的值(如声音等),而数字数据则具有 离散的值(如文本等)。 102.1.3 信号1、信号的分类q信号是数据的具体表示形式。目前常用的是电信号。 q对数据通信有用的几种分类:(1)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2)随机信号与确定信号(3)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112.1.3 信号(续1)2、信号的特性q信号的特性表现在时间特性和频率特性两个方面。q时间特性主要指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信号随时 间变化的表现包含了信号的全部信息量。q频率特性是指信号可用频谱函数来表示的特性。频 谱函数表征信号的各频率成分,以及各频率成分的 振幅和相位。122.1.3 信号(续2)3、信号的分析q一个通信系统的输入信号,称为激励;而输出信 号,称为响应。通信系统的功能和特性是通过怎 样的激劢而产生怎样的响应来体现的。 q分析通信系统有两种方法: q时域分析法是利用信号的时间特性,把激励和响应看 成是时间函数的分析方法。 q频域分析法是利用信号的频率特性,把激励和响应经 过傅立叶变换,将时间变量变换为频率变量进行分析 的分析方法。132.1.3 信号(续3)4、数据与信号 q通信系统中的电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而 数据又有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q无论是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都能编码成模拟信 号或数字信号。选择何种编码方式取决于需满足 的要求和可能提供的传输媒体和通信设施。 q数据和信号的四种组合:(1)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如0/1高低电平)(2)数字数据,模拟信号(如ASK、FSK和PSK)(3)模拟数据,数字信号(如话音信号的PCM调制)(4)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如AM、FM和PM)14第 2 章:内容提纲2.1 信息、数据和信号 2.2 功率谱密度和信号带宽 2.3 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 2.4 传输质量 2.5 通信编码152.2 功率谱密度和信号的带宽 2.1.1 功率谱密度q对于任何一个有限时间的信号,它的频谱宽度却是 无限的,然而信号的大部分功率是集中在某个有限 的频谱宽度内的。因此,把包含信号大部分功率的 那部分频谱宽度,称为信号的有效带宽。 q功率谱密度(2-21)q功率谱密度的物理意义:以为中心的单位频谱 宽度内,信号f(t) 的频率分量对功率的贡献。162.2.2 信号的带宽q绝对带宽B指信号频谱正频谱非零部分所对应 的频率范围。 q零点带宽指信号在0 的频率范围。fbP(f)f0- fbBP(f)f0fb172.2.2 信号的带宽(续1)q百分比带宽指在给定频率范围0 内,信号 功率占总功率的比值为 %,定义0 为百分比 带宽。通常取 %为90%、96%和99%等。 q半功率带宽设信号频谱在 处为最大值,而 ,且 ,定义 的频率范围为半功率带宽。注意:信号的带宽与传输系统的带宽是两个概念。 传输系统的带宽通常是指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保 持在中心处取值的0.707倍以内的频率区间。18第 2 章:内容提纲2.1 信息、数据和信号 2.2 功率谱密度和信号带宽 2.3 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 2.4 传输质量 2.5 通信编码192.3 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 2.3.1 传输方式1、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q按照传输系统在传输数据信号过程中是否搬移其 频谱,传输方式可分两类: q基带传输 指不搬移信号频谱的传输体制。q频带传输 指利用调制解调器搬移信号频谱的传 输体制。之所以搬移频谱是为了适应信道的频率 特性。202.3.1 传输方式(续1)2、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q按照传输数据的时空顺序,传输方式可分为两类: q串行传输 指数据在一个信道上按位依次传输的方 式。其特点是: 所需线路数少,投资省,线路利 用率高; 在发送和接收端需要分别进行并/串和 串/并转换; 收发之间必须实施同步。适用于远 距离数据传输。 q并行传输 指数据在多个信道上同时传输的方式。 其特点是: 在终端装置和线路之间不需要对传 输代码作时序变换; 需要n条信道的传输设施, 故其成本较高。适用于要求传输速率高的短距离数 据传输。 212.3.1 传输方式(续2)串行传输接 收 端发 送 端01001010并/串 转换串/并 转换0 1 0 0 11 00并行传输发 送 端接 收 端222.3.1 传输方式(续3)3、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q在串行传输时,发收双方必须实现的同步有三种 ,即比特同步、字符同步和块(或帧)同步。其实 现方法可分为两类:q异步传输01010010起始位停止位线路空闲1个字符传送方向232.3.1 传输方式(续4)q同步传输同 步 标 志帧信息传送方向帧信息同 步 标 志q异步/同步传输的区别是:异步传输的发送器的接 收器的时钟是不同步的,而同步传输两者的时钟 是同步的。242.3.1 传输方式(续5)4、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q按照数据信号在信道上的传送方向与时间的关系, 传输方式可分为三类: q单工 指两个站之间只能沿一个指定的方向传送数 据信号。 q半双工 指两个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送数据 信号,但不能同时进行。又称“双向交替”模式。 q全双工 指两个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送 数据信号。252.3.1 传输方式(续6)q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A站A站A站B站B站B站262.3.2 传输速率q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是衡量数 据通信系统传输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的有 三种传输速率: q调制速率(或波特率、码元速率) 指单位时间内 调制信号波形的变换次数。其单位是波特。q数据信号速率(或传信率、比特率) 指单位时间 内通过信道的信息量。其单位是比特/秒。(b/s)(Baud)272.3.2 传输速率(续1)q注意:(1)上式中, m 为并行传输的通路数;Ti为第 i 路 单位调制信号波的时间长度(秒);Ni为第 i 路调制 信号波的状态数。(2)常用的数据信号速率的单位还有1 kb/s1000b/s,1Mb/s1000kb/s,1Gb/s1000Mb/s,1Tb/s1000Gb/s。 q调制速率与数据信号速率的关系: 282.3.2 传输速率(续2)q数据传输速率 指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其数据 单位可以是比特、字符、码组等,而时间单位可以 是秒、分、小时等。通常采用字符/分。 q注意: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信号速率之间的关系需 考虑用多少位(比特)来表示一个字符。另外,如果 是起止同步方式传输的话,还需要考虑在数据以外 附加传输的比特数。 29第 2 章:内容提纲2.1 信息、数据和信号 2.2 功率谱密度和信号带宽 2.3 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 2.4 传输质量 2.5 通信编码302.4 传输质量 2.4.1 衰减和增益q衰减 当信号沿传输媒体传播时,其部分能量转换 成热能或被传输媒体所吸收,而导致信号强度不断 减弱的现象。(dB) 注意:分贝是相对差别的度量。 系统中某些点的功率电平可用绝对功率来表示,其 单位是dBm。M表示以1mW为参考的功率单位。 信号功率电平也可用相对于某个基准点的电平来表 示,其单位是dBr。R表示相对的意思。312.4.2 失真q信号通过传输系统时,其波形可能发生畸变的现 象称为失真。 q衰减失真(或振幅失真) 由衰减随频率的变化而 引起的失真。衰减失真来源于电缆及系统中的滤 波器。 q相位失真(或群延时失真) 由线路的相位-频率特 性的非线性或不同频率分量的传播速度不一致所 引起的失真。 q上述失真对数据传输的主要影响是使得码元信号 波形展宽,从而引起码间串扰现象。322.4.3 噪声q噪声 在数据信号的传输过程中,所引入的一些 额外的非期望信号。噪声有四种类型:(1)热噪声 由带电粒子在导电媒体中的布朗运 动引起的噪声。在Hz带宽内,从热噪声源所得的噪声功率称 为噪声密度。 若认为噪声与频率无关,在系统带宽(Hz)内,热噪 声功率可表示为 (2-32)(W) (2-33)(dBW) (2-34)332.4.3 噪声(续1)(2)交调噪声 由多个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共用同一 传输媒体,而引起输入信号的频率和或差,以及这 些频率的多倍数的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