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障碍 及原因分析观看视频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转型的加 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处在人生发展重要 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本 文简要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 的几个方面,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 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所谓心理问题(Psychological problems ),是指个 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由于内外有害因素引起的自 己意识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或心理异常现 象。其中的适应,是指有机体同环境关系的协调 和平衡,它既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也 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而环境则 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因此,心理 问题也可以说是个体在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关 系不断取得协调和平衡的过程中由于内外有害因 素引起的自己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 或心理异常现象。主要表现 1、学习心理障碍 2、情绪心理障碍 3、自我认知障碍 4、人际交往障碍 1、学习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 而紧张,学习内容较深而广博,部分大学 生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在学习过程中表 现出一种不能自控的不良心理反映,如:想 学学不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 记忆困难,对专业的认识不够而缺乏学习 的兴趣;对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情绪低落等 等。甚至产生对学习的惧怕心理、厌倦的 心理、焦虑心理和紧张心理。 2、情绪心理障碍。(1)焦虑。大学生产生焦 虑的原因多源于工作、学习、生活和人际 交往方面所遇到的挫折。如:有的同学在中 学是学习的佼佼者,进人大学后,昔日的 优势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均未得到 满足,从而导致挫折的产生,带来情感上 的失落。还有部分学生把精力、时间都放 在对异性的追求上,当不可能得到对方时 ,而陷人单相思或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 2)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 行动迟缓,常感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 想缓慢,因而言语减少,语流缓慢、语音 低沉或整日沉默不语。引起抑郁状态产生 的原因可能是具体的,但抑郁状态产生之 后具有很强的弥散性,使人感到生活和生 命本身都没有意义,具有强烈的无助感, 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或采取自杀行动。 (3)冷漠。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强调,“冷漠之所 以特别值得重视,是因为它和爱与意志有密切的 关系。恨并不是爱的对立面,冷漠才是爱的对立 面。同样意志的对立面也并非犹豫,而是不介人 、脱离和不与有意义的事件发生关系。”他还指出 :“冷漠乃是情感的萎缩,它开始可能表现为虚与委 蛇,表现为不关切与不动心的旁观。”冷漠表现为 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无论是悲、欢、 离、合、爱、憎全都漠然视之。冷漠者初期主要 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心情平淡,出现抑郁状态, 随后逐渐发展到强烈的空虚感,内心体验日益贫 乏,不愿进行抉择和竞争,缺乏责任感和成就感 。 (4)自控能力差。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发展、情感丰富强 烈、情绪波动大的青春期,他们精力充沛,与其他同龄人 相比,显得更为自尊、敏感和争强好胜因而容易在外界刺 激下激起愤怒情绪。导致大学生情绪起伏波动的主要原因 ,是大学生在生理、社会和心理上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产生 的矛盾冲突,常在情绪体验中得以表现,再有大学生的辩 证思维的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对待矛盾容易产生偏激, 从而引起情绪的各种因素大量出现。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 ,竟然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把自己的4位同班同学杀害。马 加爵的杀人动机很单纯,就是同学和他玩牌的时候说他作 弊,他很生气,情绪不好,然后产生报复心理,用一种仇 恨的方式来发泄白己的情绪,其结果是毁了别人,也毁了 自己的一生。这一案件给了我们一个心理警示:要学会控 制自己的情绪。在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很多挫 折,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这些挫折和压力往往容易造成人 格扭曲、变态,进而导致过激行为的出现,表现为犯罪或 是伤害自己。 3、自我认知障碍。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 主要内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的过程 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常 常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1)自傲。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 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 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 无限夸大,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盛气 凌人,好像自己全是优点,别人全是缺点 。 (2)自卑。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 的白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 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 或对自己的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 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 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形成这种 软弱无力的心理品质的原因很多,例如:生 理缺陷,成绩不好,能力差,失恋,社会 地位低下等。但是,引起自卑感的直接原 因是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打击。 (3)虚荣。虚荣是指追求虚假荣誉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人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 种生活目标来追求,因而常常不择手段地去猎取 荣誉。这种人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嫉妒 任何比自己强的人,把别人取得的荣誉视为自己 的竞争。因此,这种人总是使自身处于较强的自 制力和更强的情感波动之间的矛盾之中,一旦目 标、愿望不能达到,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压得 喘不过气来,造成精神过度紧张。 4、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完成 学业、发展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自我 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们不愿意再依赖家长 、老师。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结交朋友,但由于心 理的成熟度有限,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在 人际交往中出现一些异常心理,造成人际 交往障碍。 (1)自我中心。人际交往是双方的,在交往 过程中双方都获得一定的满足,才有可能 继续维持和发展交往。如果只想自己从交 往中获得好处,而不顾及对方的意愿和利 益,这种交往必定要失败。以自我为中心 的交往主要表现为:强调评价标准的自我性 ,即我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注重自己目的 的实现,即我想获得什么利益就应获得什 么利益。 (2)心理不相容。心理不相容即是在人际交往中他 人不能与自己观点一致,自己不能引起他人的认 同而苦恼焦虑。在心理上有不相容障碍的人,总 是将自我束缚在一个狭小的交往范围之内,对他 人的一些个性特点往往”看不惯”,因而懒得交往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常常会为一些在旁人 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挑起争端,自伤和气。更严 重者当意见发生冲突的时候,容易义气用事,情 绪激动,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将事情引向极端 ,做出对人对已都十分不利的傻事。 二、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因 素、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这个年龄段特殊 的成长特点所决定的,来源于社会、家庭 、学校和自身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由于市场经济引人竞争机制 ,人们充分施展才能,展开平等竞争,大 学生平静的心理自然会受到冲击,当一些 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这种挑战时,一遇到 挫折,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社 会上出现的追求享受、腐化堕落现象也影 响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 2、家庭因素。具体情况有:父母对子女管教严 格,强迫命令、批评指责多,子女性格上虽表现 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但往往缺乏适应社 会生活的能力,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羞怯、自卑 、敏感,唯唯诺诺;父母过分满足、过分保护, 唯恐孩子受挫折。这种学生依赖性强,遇事退缩 ,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父母对其行为放任,很 少约束。这种大学生很可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 得尊重他人,唯我独尊,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学校因素。主要是: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 不适应。这主要是进人大学后,原有的亲情、友情和乡情 的纽带被切断,一旦他们遇到实际困难就会唤起他们的思 家情绪;教育过程的影响。有的学校强调知识教育,专 业教育,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突出智育成分,忽 略思想、道德教育及社会实践。许多学生“两耳不闻身外 事,一心只求把书读”,导致他们淡化参与各种有益社会 活动的意识。同时极少数教师教书育人思想淡薄,“厌教” 、发牢骚,迎合学生中的消极情绪,这也对学生产生负面 影响;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人际关系好,可使人们心 情舒畅,生活愉快。反之,心情就会不愉快、烦恼,甚至 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转 型期的不良社会文化辐射到校园,滋生了种种不健康现象 。如校园里一度出现追星、追逐时髦、醉心于牌桌酒楼或 流连于花前月下等等现象也不利于心理健康。 4、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 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并影响与他人的交往;性的 成熟带来性心理的变化,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太浅,理智 较差,容易出现感情与荣誉之间强烈的心理失调等等。青 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这是理想 信念迅速萌芽并逐渐走向巩固的时期,其间,他们的价值 观、人生观、世界观亦正趋于形成,开始以道德意识、道 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另一方面,这又是生理迅速成熟, 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展的青春期;逻辑思维尽管发展 很快,但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 情绪情感日趋发展,但两极思维严重,自控性差,容易出 现逆反、对抗心理。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 独立性与依赖性交错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处理不好相 关关系,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Thank you!the end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