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利经济学第一节 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D SEPQPQDSE(a) 原油市场(b) 煤市场PQD SE(c) 汽油市场PQDSE(d) 汽车市场SESEDEDEDE(一)案例讨论 假定所有的市场在开始时均处于均衡状 态 原油市场供给减少、原油价格上升,将打 破其它市场的原有局部均衡,从而引起 它们的调整; 导致汽油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汽油 市场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导致煤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导致其替代 品煤的需求增加、价格上升; 导致小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其 需求下降、价格下降; 所有这些其它市场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影 响原油市场的局部均衡; 汽油市场的反馈效应可能使原油需求曲线 左移或右移; 小汽车市场的反馈效应可能使原油需求曲 线左移; 煤市场的反馈效应可能使原油需求曲线右 移;第一节 一般均衡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1、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是否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在该价格体 系下,所有商品的供求均相等呢?2、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 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对一般 均衡的唯一性、稳定性及最优性等问题做过探索)。并采取了 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式(交换的一般均衡 生产的一般均 衡 考虑资本积累的一般均衡;实物经济 货币经济)。 3、然而,瓦尔拉斯对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却是错误的。 4、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 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而且,这 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第一节 一般均衡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1、实际经济体系是否会达到理论上的一般均衡状态 呢? 2、瓦尔拉斯通过引入“拍卖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而拍卖人是通过不断的“试探过程”来找到满足 一般均衡的价格体系的。第二节 经济效率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 经济行为做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 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回答“是什么”的 问题。 2、“规范经济学”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 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 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提出相应的经济 政策,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3、“福利经济学”属于一种规范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 价值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 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 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简言之,研究资 源的最优配置。第二节 经济效率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1、帕累托标准:假定A、B代表任意两种资源配置状态,如果社 会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全 社会的观点看A一定优于B。 2、帕累托改进:如果对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至少 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 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动为帕累托改进。 3、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 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能使 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 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 作经济效率。4、要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埃奇渥斯盒状图 交换的契约曲线(效率曲线)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一、问题和假定假设两个消费者和两个生产者,两种产品和两种生 产要素;效用函数与生产函数给定;资源禀赋(及生产 要素总量)给定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1、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 一个点都代表帕累托最优的投入组合,同时对应于一个最优的产 出组合。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第一,它向右下方倾斜;第二,它向右上方突出 3、边际转换率及其递增规律 (1)所谓产品的边际转换率(MRT)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的绝对值,计算公式为(2)边际转换率递增的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在递减。YXPPSeTcX1Y1X2Y2生产可能性曲线FG生产不可能性区域生产无效率区域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生产不可能性区域和生产无效率区域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右上方区域是“生产可能性区域” ,表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产出所不能达到的区域 ;如前图中的F点就位于该区域中。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左下方区域是“生产无效率区域” ,表示如果经济处于该区域中,则它还没有达到其可能 有的最大产出;如前图中的G点就位于该区域中。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5、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 YXP1P1P2P2cX1Y1cX2Y2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YXSBPPVVTTce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一、所要回答的问题 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状态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具体分析与结论设存在一组满足一般均衡条件的价格 。由 于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生产者和每个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所以上述均衡价格体系对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相同的。 1、完全竞争经济中交换的帕累托最优2、完全竞争经济中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3、完全竞争经济中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总之,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 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一、效用可能性曲线UBUAUUe效用不可能区域无效率区域D效用可能性曲线帕累托最优条件仅仅告 诉我们,社会福利最大 化必须在效用可能性曲 线上达到,但并未指明 究竟在效用可能性曲线 上的哪一点或那些点上 达到。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二、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给出了效用可能性区域或整个效用 空间中每一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的相对大小,它是社 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如果社会福利函数存在,则可以通过寻找“社会无 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之间切点的方式确定导致 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点。然而,社会福利函数究竟存在与否?能否从不同 个人的偏好当中合理地形成社会偏好呢?“不可能性定 理”对此做出了否定的回答。UBUAUUSSW1 W2W3e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三、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用于说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一个例子假设个人偏好次序(满足完备性、传递性和严格性)分别 为: 、 和 ,并按照这些偏好对每一对可能 的社会状态进行投票,社会的偏好次序则按“大多数规则”从这些 单个人投票中得出。 首先对a和b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结果社会偏好次序为 ; 其次对b和c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结果社会偏好次序为 ; 最后对a和c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结果社会偏好次序为 ;如此以来,社会偏好次序并不满足“传递性”,存在内在矛盾 。所以,此时不存在合理的社会福利函数。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这里所说的效率被理解为资源的更加优化的配置,公平被 理解为收入的更加平等的分配。 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效率的提 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平的增进;二是公平的增进也不一 定有利于效率的提高。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1、缺乏公平的效率提高 (1)A B:分配随效率 的提高而改善 (2)A C:分配随效率 的提高而不变 (3)A D或E:分配随 效率的提高而恶化 (4)A F或G:分配随 效率的提高先改善后恶 化 21QQOBACDQ2Q1FGE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2、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 (1)平等化的直接效率损失为收入转移而消耗掉的资源就是平等化的直接效率 损失因为它们本来可以用于增加社会的生产,提 高经济的效率。这部分损失数量较小,也比较容易测 量。 (2)平等化的间接效率损失这是指,平等化本身所可能造成的对劳动、储蓄 和投资等等经济活动的各种“反刺激”效应。这部分损失 更重要,也更复杂。政府税收政策,特别是税率的高低会扭曲市场经 济中的“努力报酬”机制,从而影响人们工作、储蓄和 投资的积极性。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二、“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 1、效率优先所谓效率优先,就是在决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首 先考虑效率,把效率当作决定收入分配的第一位因素。 只是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再考虑兼顾公平问题。要做到效率优先,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领 域里充分发挥作用,就是要让市场的供求关系去决定各 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去决定收入的分配,承认一切合法 合理的差别。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2、兼顾公平在坚持效率优先的条件下,还必须兼顾公平。为此 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2)促进机会平等 (3)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性收入 (4)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困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三、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 1、税收政策 (1)税收的再分配作用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它通 过对不同的人征收不同数量的税收而直接地改变收入分 配;第二,它通过改变市场的相对价格而间接地改变收 入的分配。 (2)考察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需要 注意三个问题:首先,应把重点放在整个税收制度上, 而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税种上;其次,需要分析各种税 收真正的“归宿”,即真正支付税款、承担税负的人;最 后还要考虑整个税制的“累进”性质。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2、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在以下方面能够明显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对基本食品消费的补助计划 公共卫生计划 初等和中等教育计划 关于退休、伤残、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计划 农业发展计划 落后地区发展计划 3、其他措施 价格管制,如关税、最低工资法、农产品价格支 持等 重新分配产权第九节 结束语一、本章要点 详见教材第363页。 二、一般均衡论假设条件的不现实性 1、完全竞争假设 2、回避规模收益递增 3、拍卖人假设 三、关于福利经济学的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帕累托标准在理论上的局限性 2、帕累托标准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局限性 3、在不同个人之间的效用不能比较和经济利益相互冲突 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一个社会福利函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