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8 年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讲话稿:年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讲话稿:XXXX 年工作回顾年工作回顾XX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宜昌交通克服经济发展转型压力,着力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创新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六组数据反映宜昌交通年度成绩数据一强投资促转型。全年争取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无偿补助资金 x 亿元,撬动超大桥、2 条高速公路、x 公里国省干线、77 座普通公路桥梁、14 个港口工程等超百项交通重点工程在宜昌版图上加快推进,在建工程总数、公路建设里程均为历年之最,同步取得了质量监督覆盖率 x 单位工程优良率 x 的佳绩。中心城区至宜巴高速宜昌北互通实现一级公路快速通达,五峰渔洋关、宜都陆城实现一级公路快速绕城,白洋港一期工程开港营运,兴山峡口旅游码头、远安客运站顺利落成,三峡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监管货值 x 亿元,居全省第一。强大的建设投资为宜昌经济关键时期保增长、促转型作出了交通贡献。数据二优服务畅出行。三峡机场年旅客吞吐量 x 万人次,增速达 x 高居全国第三,成为渝东鄂西最大的门户机场。宜昌东站开行 x 对线路、通达 90 余个地市级城市,全年发送旅客 x 万人次,高铁成为市民长距离出行首选。水上旅游客运增幅达 x 涉外旅游量达 x 万人次,均位居全省第一,全面实现触底回升。城区公交客运量达 x 亿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达 x 公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数据三降成本兴物流。港口吞吐量突破 x万吨,集装箱达 17 万标箱,双指标均稳居全省第二。重载滚装运输达 x 万辆,结算金额达 x 亿元。5A 级物流企业实现零突破,A 级物流企业达到 56家。重点物流企业营收达 55 亿元,同比增长x“一降两惠” “一绿一免”减免 x 万车次、x 万元,其中,地方交通绿色通道减免费用 2682 万元,居全省第一。数据四强养护保安畅。国省干线公路优良率达 x 养护考核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全年增设安保工程 x 公里,有效减轻 100 余次交通事故损失。在雨雪多、地灾多的不利情况下,全年发生中断交通水毁 363 次,超 x 立方米以上的水毁 82 次,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均在 2 小时内清除复通。公路养护及时高效,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道路通行条件。数据五路路通百业兴。全年硬化农村公路x 公里,其中 XX 年脱贫的 92 个贫困村建设 584 公里。全市组组通硬化率达 x 行政村通双车道率达52.8%。完成 6 个乡镇公交化改造,县城至乡镇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率达 x 路通民富,全市农村快递和邮政网点达 x 处,村村通邮率 x 打通快递下乡末端难题。数据六强监管促安全。全年交通运输系统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x 起,均及时消除或限期整改。在秋季持续降雨、年初长时段冰冻的特殊年份,在全社会客货运量、周转量均呈两位数增长的态势下,各项3%以内,治超工作考评全省第一。(二)六个关键词展示宜昌交通履职新亮点关键词一:长江大保护坚守绿色生态发展底线一是中央环保督查整改事项全部通过省级核查。危化码头全部持证上岗。非法码头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压减长江干线及支流非法码头 192 个,复绿生态岸线 41 公里。在全省率先出台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一方案两制度” 。完成绿色港口一体化方案申报。全市港口“两桶一牌”全部到位,在港船舶油污水、垃圾基本实现上岸处置。二是重拳整治车船污染排放。长江流域首家“扫码岸电系统”在三峡游客中心启用。在全省率先实现船舶检验 5 个 x 船舶标准化、大型化引领内河航运,均船载重吨达 x 吨,是全省均值的 2 倍、全国均值的 4 倍。大长宽比低排放示范船已建、在建达 38 艘,船舶建造订单高达 24 亿元,居长江中上游首位。淘汰全部营运黄标车,新购新能源车辆x 标台,城区双燃料环保公交车辆达 1057 辆,占比 xxx 在县市区中率先启用新能源公交车 105 台,全省首个城乡客运充电站在点军投入使用。关键词二:补短板增强交通设施供给侧能力一是加大多元投资力度。全市利用银行贷款、PPP 项目融资、争取财政投入和捆绑部门资金等方式,筹措公路建设资金 x 亿元,占年度公路建设投资总额的 60%以上。其中远安县、xx 县、夷陵区积极争取银行贷款 x 亿元投入交通建设,秭归县、枝江市、兴山县采取 PPP 方式筹措 9.6 亿元交通建设资金,五峰、宜都等县市全年争取财政和捆绑其他资金达 x 亿元,有力助推了交通发展。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宜张高速鄂湘界段、宜来高速宜昌段工可报告分别通过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咨询评估。神农架至五峰高速公路、当阳经枝江至松滋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全面启动。白洋长江公路大桥北岸主塔浇筑过半。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全线开工,香溪长江公路大桥、宜都红花套综合码头、宜都陆城客运站、姚家港物流园等一大批重点交通工程加快建设。关键词三:放管服降本增效激发市场活力一是简政放权。承接省级下放审批事项 3 项,市级审批事项取消 1 项、下放 4 项、调整 1 项。废止规范性文件 3 部。会同发改部门积极承接国省道工可、初设审批,理顺流程,平稳接审。港航部门推出预约、邮寄、上门审批服务,获社会广泛好评。运管部门取消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为行业发展减负。二是创新服务。开通“宜汉欧”国际货运列车。重点培育 5 家甩挂运输企业,开通省际甩挂运输线路 15 条。启用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机动车维修记录全过程可追溯、可查询。出租车调价程序 8年来首次全面启动。支持引导宜港集团等物流企业融入国家多式联运、无车承运等联盟组织。在全国率先实现船舶检验档案数字化,查询、分析快捷高效。开通升船机旅游专线、集装箱航线。三峡航运服务网试运行。船舶交易中心开业以来交易船舶 x艘、交易金额 x 万元,交易税收达 210 万元。关键词四:惠民生增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一是密织农村交通基础网。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455”安防工程省级“建库”规模达x 万公里,可争取国家无偿投入 x 亿元,居全省第一。农村公路建设与精准扶贫、旅游相结合,全市相继推出远安环金家湾、翟家岭、夷陵官庄、宜都九凤谷、xx 方山、五峰小长线等一批“四好”农村路,助推了当地乡村游、农家乐的迅速兴起,交通条件改善推动传统农村向美丽乡村转变。二是搭建城乡交通物流网。道路运输+电商+快递超市+物流的新模式在农村成为常态。道路条件的改善、物流成本的降地区脱贫增收。三是巩固客运一体化服务网。宜昌获批全国公交都市创建试点,远安成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创建示范县。宜昌至秭归、宜昌至枝江城际公交开通,县城至乡镇公交率达 x 城乡共享便捷低价的公交服务。城市公交线网进一步优化延伸,深入开展“公交进三区”活动,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联盟不断发展, “城际-城区-城乡-镇村”四级公共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快捷、舒适、低成本的出行服务进一步覆盖城乡。关键词五:平安交通筑牢交通安全防火墙安全责任体系。交通安全专委会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累计排查整治隐患和问题 x 处,有效净化了综合交通安全环境。 “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方式全面展开。全市渡船网格化监管覆盖率 100%。创新开展公路、水路应急救援无脚本演练,为水上执法站所配备执法记录仪、冲锋舟,开展水陆双栖双执照培训。 “法治港航,清慧水运” “路政宣传月”“双学双考”等活动推动执法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安全大检查, “打非治违”等专项整治贯穿全年。当阳市坚决拆除 XX 余台非法改装货车,夷陵区对矿建运输车辆实施准运单制度,兴山县开展路警联合执法。有效保障了期间及节假日、汛期、雨雪冰冻期交通运输安全。近期遇较强雨雪冰冻天气、全市近 2500 个班次停运期间,在全省率先每天发布综合交通应急公告,信息公开,指导出行,未发生严重旅客滞留。三是强化科技监管。全市 13 个客运站、157条省际市际道路客运班线、主要客运港、省际旅游运输船舶及寄递物流全面实行实名制。客运站联网售票站点向乡镇延伸,全市 2232 辆“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实现 4G 动态视频监控。37 家企业及单位完成“雪亮工程”建设,实现视频监控数据互联互通。 “12328”交通服务监督中心功能日趋齐备。远安县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交通运输综合智能监控平台。宜都、城区建成国省干线超限车辆不停车监测系统,宜都、xx、兴山搭建路网监控平台。关键要政治任务,落实周霁书记“五个必须”要求,组织开人次,成绩优良率达到 99%。组织 240 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因人因形式多样。开展基础工作“六查”行动,制定 46 个具体问题的自查清单,逐一整改销号,深入推进转作风抓落实。二是深化文明创建。市交通运输局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抗洪抢险工作先进集体” ,连续 13 年成功举办“出租车免费接送高考生”活动, 1314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微视频大赛二等奖。这一年,一批交通人感动社会,王华君成为全国 2287 名代表中唯一的出租车司机,入田园、进工厂宣讲精神200 余场;长途客车司机邓艾民,用生命最后一刻感动一座城,入选 XX 年宜昌十大民选人物;“地面卫士”廖亚波,16 年如一日,用细心、快捷、高效的检修服务,保证三峡机场航班平安运行;舍命救火公交司机沈继军、谭道坤, “正能量诚信出租车队”牵头人赵然民获评“宜昌楷模” 。还有一大批默默付出的交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为宜昌实现文明城市“三连冠”做出了交通贡献。同时,财务审计、综治、信访 ww、建议提案办理、信息宣传、档案保密、老干部工作、群团工作、劳动人事和计划生育等各方面工作都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通的点滴进步,凝聚了广大交通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向全市广大交通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同志们,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的看到,新时期宜昌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基础设施多而不优、大而不强,各运输方式间衔接不畅;交通与农业、与旅游等行业融合不够;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已极不适应新业态、信息化、大数据的发展要求;环保安全 ww 形势依然严峻;队伍建设“懒散软”等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理念跟不上、眼界放不开、锐气不足、闯劲不够的情况亟待改变。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XX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宜昌交通克服经济发展转型压力,着力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创新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六组数据反映宜昌交通年度成绩数据一强投资促转型。全年争取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无偿补助资金 x 亿元,撬动超大桥、2 条高速公路、x 公里国省干线、77 座普通公路桥梁、14 个港口工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