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业服务管理局业服务管理局 XXXX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 下半年工作打算下半年工作打算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将就业扶贫放在重要位置,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目标完成情况XX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 4514 人,占目标任务 x 人的 70.5%。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 723 人,占目标任务 1000 人的 72.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255 人,占目标任务 x 人的 77.2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累计完成就业见习人员 46 人。扶贫培训 x 人,已完成目标任务 1150人的 53%。创业培训 260 人,已完成目标任务 500人的 52%。上半年共开展专场招聘会二十二场,提供岗位 3015 个,达成意向的贫困劳动力 x 人。公益性岗位安置 x 人。失业保险基金参保人数 1.83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 万人的 91.5%。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明确任务,细化指标,压实工作责任年初我局召开专项会议,坚持组织领导作表率,抓认识重落实。进行了指标分解,责任细化,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强化指导入手,制定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完善了就业目标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广告标语、宣传手册、就业信息传单等,把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到全县各个扶贫村镇,积极营造“贫困户参与就业”的积极舆论氛围,推动我县就业扶贫工作开展。(二)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完善基础信息着力掌握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重点推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信息库”和“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即贫困劳动力“一库五名单”建设,针对原有信息与人社部要求核实的信息库及脱贫攻坚指挥部信息库不相符合情况,召开专题会议,重新培训业务,重新发放表册,重新核实信息,落实专人比对,抽调人员录入,力求对象精准识别,基础信息准确无误。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农村劳动力实名制更新业务于六月底进行考核,考核指标为入库数据更新率达到 30%以上。目前信息采集己基本完成,截止 6 月底,共有 32 个乡镇传送劳动力花名册电子表格;共计 15 万余条劳动力数据更新,更新占比达到 26%,预计月底全面完成。确保数据录入,基础信息建立完善。(三)灵活方式,丰富内容,强化技能培训一是以全县贫困人口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开展针对务工人员的各项技能提升培训活动,统筹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工作。根据用工市场需求,采取“村乡出名单、企业下订单、培训机构出菜单”的模式,开展“订单式培训” ;注重实用技术提技能,开展“引导式培训” ,大力实施“贫困劳力技能提升计划” 。分类分期集中开展电焊、汽修、养殖等专业为主的特色劳务品牌培训,提升贫困家庭人员就业能力。邀请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小微企业培训、创业培训等。二是对拟转移劳动力、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开展 3 个月以上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促使掌握上岗就业技能。鼓励单位、企业与院校开展扶贫就业培训,引导采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输送到当地上岗就业,根据培训专业、培训成本、培训期限等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见习补贴。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对已经创业或者是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设培训专班,邀请专业人士讲课,组织创业成功者分享创业经验和成果,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四)拓宽渠道,丰富载体,深化就业援助一是专场招聘。为实现转移就业,促进创收致富,我县积极搭建就业扶贫用工平台,先后开展了“春风行动” 、 “企业招聘周” “百企千岗”等各项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农村贫困劳动者就业开辟绿色通道。在招聘搭桥工作中,优先解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接企业 50 余家,提供就业岗位 3000余个。二是积极拓宽渠道,发挥长期友好合作单位和县内外商会引领作用,建立完善输出机制。与国德塑业有限公司、家丰服装有限公司、温氏企业等多个用工密集型就业部门、优质企业达成劳务合作关系,并通过招工管理办事处广泛收集和考察用工信息,定期汇总整理,及时传达。三是深入田间地头,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引导贫困户就业,将就业岗位、就业信息送到贫困户家中,助力贫困家庭脱贫。为促进劳动者对企业的了解并畅通企业用工渠道,定期开展“入园入厂入车间”参观活动,有效实现了劳动者就业增收和企业健康发展双赢。(五)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促进就业创业一是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增强发展活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 5000 余份,通过创业指导中心组织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跟踪扶持等服务。二是鼓励能人创业带动,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带回技术、项目,大力创建种养殖业、电商、农合社等产业基地。如我县亮垭村引进成都企业,创建贫困劳动者安置基地,租用荒山 1000 余亩,从事种养殖,已安置贫困劳动者 30 余人,基地建成后,计划安置 100余人。对带动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等经济实体,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 50 万的贴息贷款。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的给予 XX 元的一次性补贴。三是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当年新招用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或贫困家庭成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百分之三十,超过百人的企业达到百分之十五,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密集型小企业或就业基地,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 200 万的贴息扶持,并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社保补贴、子女入学保障等政策。(六)开发岗位,兜底安置,落实就业扶持确保贫困村零转移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针对未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文化低、年龄偏大、转移就业难度大等特点,按照资源申请、公开报名的原则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定向开发乡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等岗位,以及城镇城管、环卫、园林等政府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安置。对原无资金渠道的政府公益性岗位,通过村社推荐公示、县级审定办法托底安置。每个贫困村安置 5 个,今年已安置贫困村公益性岗位 846 个,按每人 500 元|月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一二季度补贴已发放。(七)宣传扩面,及时征缴,增强失保职能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截至六月,发放宣传资料1150 份。二是加强稽核工作,以规模大,参保人数多及缴费不正常的企事业单位作为稽核重点,主要稽核用人单位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申报缴费基数等情况,努力营造“诚信申报,依法缴费”的良好氛围。今年失业金征收目标任务为 x 万元,截至6 月企业失业保险基金已征收 x 万元,另有财政预算行政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基金 334.27 万元,预计年底超额完成任务。失业保险发放方面,1-6 月为2135 人次发放失业金,发放失业保险基金共 x 万元。三、下半年工作打算(一)做好 XX 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报、发放工作;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宣传落实工作;建立健全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办理、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 ;进一步开展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的直接宣传。(二)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平台作用,服务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需求。积极发挥平台服务及宣传作用。打破局限,继续加强劳务合作,与市内外相关职业院校增强沟通协作,开展培训、招聘、建立基地等多种合作。(三)扎实推进就业扶贫示范村、示范点建设。贯彻落实九条措施,积极实施奖补政策,如贫困户创业奖补、农业大户吸纳就业奖补等。(四)继续开展贫困村专场招聘、培训,送技术、送岗位到村入户。坚持“确保培训质量,落实帮扶政策,搞好就业保障” ,通过培训专班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力争使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通过培训就业,推动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目标。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将就业扶贫放在重要位置,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目标完成情况XX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 4514 人,占目标任务 x 人的 70.5%。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 723 人,占目标任务 1000 人的 72.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255 人,占目标任务 x 人的 77.2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累计完成就业见习人员 46 人。扶贫培训 x 人,已完成目标任务 1150人的 53%。创业培训 260 人,已完成目标任务 500人的 52%。上半年共开展专场招聘会二十二场,提供岗位 3015 个,达成意向的贫困劳动力 x 人。公益性岗位安置 x 人。失业保险基金参保人数 1.83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 万人的 91.5%。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明确任务,细化指标,压实工作责任年初我局召开专项会议,坚持组织领导作表率,抓认识重落实。进行了指标分解,责任细化,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强化指导入手,制定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完善了就业目标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广告标语、宣传手册、就业信息传单等,把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到全县各个扶贫村镇,积极营造“贫困户参与就业”的积极舆论氛围,推动我县就业扶贫工作开展。(二)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完善基础信息着力掌握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重点推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信息库”和“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即贫困劳动力“一库五名单”建设,针对原有信息与人社部要求核实的信息库及脱贫攻坚指挥部信息库不相符合情况,召开专题会议,重新培训业务,重新发放表册,重新核实信息,落实专人比对,抽调人员录入,力求对象精准识别,基础信息准确无误。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农村劳动力实名制更新业务于六月底进行考核,考核指标为入库数据更新率达到 30%以上。目前信息采集己基本完成,截止 6 月底,共有 32 个乡镇传送劳动力花名册电子表格;共计 15 万余条劳动力数据更新,更新占比达到 26%,预计月底全面完成。确保数据录入,基础信息建立完善。(三)灵活方式,丰富内容,强化技能培训一是以全县贫困人口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开展针对务工人员的各项技能提升培训活动,统筹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工作。根据用工市场需求,采取“村乡出名单、企业下订单、培训机构出菜单”的模式,开展“订单式培训” ;注重实用技术提技能,开展“引导式培训” ,大力实施“贫困劳力技能提升计划” 。分类分期集中开展电焊、汽修、养殖等专业为主的特色劳务品牌培训,提升贫困家庭人员就业能力。邀请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小微企业培训、创业培训等。二是对拟转移劳动力、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开展 3 个月以上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促使掌握上岗就业技能。鼓励单位、企业与院校开展扶贫就业培训,引导采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输送到当地上岗就业,根据培训专业、培训成本、培训期限等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见习补贴。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对已经创业或者是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设培训专班,邀请专业人士讲课,组织创业成功者分享创业经验和成果,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四)拓宽渠道,丰富载体,深化就业援助一是专场招聘。为实现转移就业,促进创收致富,我县积极搭建就业扶贫用工平台,先后开展了“春风行动” 、 “企业招聘周” “百企千岗”等各项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农村贫困劳动者就业开辟绿色通道。在招聘搭桥工作中,优先解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接企业 50 余家,提供就业岗位 3000余个。二是积极拓宽渠道,发挥长期友好合作单位和县内外商会引领作用,建立完善输出机制。与国德塑业有限公司、家丰服装有限公司、温氏企业等多个用工密集型就业部门、优质企业达成劳务合作关系,并通过招工管理办事处广泛收集和考察用工信息,定期汇总整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