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 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 汤天明 wghnchp163.com,0551-62666837 2015.05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和人改造的环 境要素的总体,包括土壤、水体、大气和生物等(摘自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二条) 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生态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安全n工业污染:n工业废水:大量的工业废水通过地表径流、淋溶污染农 业环境;n工业废渣:堆放的工业废渣通过地表径流、淋溶污染农 业环境;n工业废气:漂移直接影响农作物和畜禽,也可通过降雨 影响地表水和土壤农业生态环境安全n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n随着城市环境准入条件的提高和环境管理力度的逐步 加强导致的“跷跷板”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农村逐渐成 为城市的垃圾场,美丽的乡村正遭受垃圾包围、污水 横流的尴尬困境。农业生态环境安全n农业污染n未被完全利用的农药、化肥以及废弃的农用塑料等;n一般来说,未被完全利用的农药、化肥通过空气漂移、地 表径流、淋溶等方式污染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 ;n过量地使用化学肥料也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通过 根系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n兽药中的添加剂、兽药等通过畜禽粪便也会污染环境过量使用农业投入品污染环境n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吨,按18亿亩计,每亩约1公斤;n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留率超40% ,大量农膜残留在土壤中,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 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据研究表明,需要150年以上 才可能分解;此外,在农膜降解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恶 英(致癌物),在农田中燃烧农作物秸秆、农膜也会产 生二恶英,成为难以消除的污染物。n我国化肥施用量是发达国家施用上限的近2倍。国际公 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我国目前是 434.3千克/公顷。规模化养殖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一)n我国规模化(工厂化)养殖的动物每年产生27亿吨粪便, 约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3.5倍。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 来自农业源的污染主要是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和种植 业等,其中,畜禽养殖业COD、氨氮分别占农业源排放总 量的96%和78%(我省是96.6%和76.2%)。同时,由于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造成土壤中重金属不断 的积累以及抗生素在土壤中残留。规模化养殖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二 )n多种原因污染环境1、因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等因素,许多本可以是很好的肥 料未用到应该用的地方;2、生产过程中未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冲刷废水直接 排放到环境中;3、使用未腐熟的畜禽粪便污染环境;4、畜禽粪便中的抗生素污染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一)n生态破坏n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水花生、水浮萍、水葫芦、加拿大一 枝黄花、豚草、紫茎泽兰等;n解决防治方法:1、严格规范外来物种的引进、审定行为;2、生物防治;3、化学防治;4、机械铲除。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二)n过度的耕种。使得农田土壤得不到休养生息、大量不合理 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都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地破 坏。防治方法:在保障农产品数量有效供给的前提下,给农田 土壤一定的休养生息的时间。n单一品种的植被,破坏了植物多样性,增加了病虫草害的 发生机率。防治方法:尽可能地在农田以外的环境中维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害虫天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三)n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我们要大力推行农业标 准化生产,按照相关的生产技术规程,科学、合 理使用农业投入品,采用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进 行农业生产,力求做到节能、低碳、循环。生态 农业就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地科学生 产方式,可以在保证农产品数量安全的同时,保 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重视农业的节能减排n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十二五”农作物 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我国将围绕秸秆肥料化、 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五个领域开展综合利 用,力争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到2015年秸 秆机械还田面积达到6亿亩;建设秸秆饲用处理设施3000 万立方米;,年增加饲料化处理能力3000万吨;秸秆基料 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能源 化利用率达到13%。n2011年,国家已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节能减排作为目标 责任制纳入到对各级人民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中,层层签 订责任状。农业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启动 n2015年3月17日,农业部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 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化肥利用 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分别比2013 年提高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 用量零增长。 n今后我国将围绕节水农业、化肥农药使用规模控制、养殖 污染防治、解决农田残膜污染、秸秆资源化利用和耕地重 金属污染治理等六方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确 保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即农业灌溉用 水总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化肥、农药使用实现零增长 ,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 害化处理。 农业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启动n根据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其技术路径是:推进精准施肥,调 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重点措施是创新 服务机制,强化农企对接,提高配方肥到田到户率;依托种粮大户、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机械施肥、水肥一体等 施肥技术;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高效施肥 技术模式;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强高标准 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投入。n根据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其技术路径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 型低效药械,推行精准科学施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重点措施是 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集成推广 一批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促进 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提升组织化程度和 科技化水平。生态农业 n生态农业概述: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 在某一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 进行农业生产。n农业必须是一个创造性过程而决不是一个 机械的过程。 n生态农业的核心:整体、协调、循环、再 生。生态农业n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所以成其为系统是因为它并 非是各部件的集合而是相互作用的各组份所构成 的整体。生态农业以保持和改善该系统内的生态 动平衡为总体规划的主导思想,合理地安排物质在 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 的(燃料 、肥料、饲料、和其它原材料)输入,以 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 )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 生态农业n生态农业的特点、优势: n(1)降低能量消耗; n(2)改善环境质量; n(3)改善农产品质量; n(4)保护自然资源; (5)经济效益高。实用生态农业模式n畜禽+沼气+X模式n稻鸭共育模式二、农产品质量安全n农产品质量安全含义为:食物应当无毒无害,不 能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也就是说食物必须保证 不致人患病、慢性疾病或者潜在危害。n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目的:是保障农产品质量 安全的主要手段n农产品质量安全应该说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国际 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农产品质量的优 劣,甚至是波及粮食安全和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 问题。 中央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定位在去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中央对农产品质:-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 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 验。中央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定位-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 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建立“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 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的全程监管制度。-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 产环境安全关。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必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国务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部署n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2月2日以国办发 2013106号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 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就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六条 要求:一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明确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 ,决定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 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 查督办等措施。国务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部署n二要落实监管任务。 要求各级农 业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 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担负起农产品 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 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 监管职责。国务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部署n三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绿色生产 理念,推进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园艺作 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 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 县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安全优质农 产品生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给予支持 。强化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 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后监管, 坚决打击假冒行为。国务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部署四要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监管。各地区要按照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的要求, 认真落实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 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务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部署n五要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农产品 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非法添 加、制假售假等案件。加强风险监测、风 险评估和监督抽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国务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部署n六要提高基层监管能力。要将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各 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 作力量,尽快配齐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 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 特别要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纳入农业综 合执法范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举措n向全社会推出并承诺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的八项措施:一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二是严格 源头管控和生产记录。三是严格监测抽查 制度。四是推行产地证明和追溯管理制度 。五是严格畜禽定点屠宰和奶站许可管理 。 六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七是畅通 投诉举报渠道。 八是严格案件查处移送和 责任追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举措其中,第六条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农兽药残留标准 制修订进程,力争三年内形成科学统一并与国际接轨的农 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扩大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 规模化标准养殖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建设规模,推 行全程标准化管理和农产品认证。大力培育优质安全农产 品品牌,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强化认证产品监管,严厉打击假冒行为,维护品牌公信 力。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 建活动。 省农委今年的一些做法n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年,省农委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 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n一是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225号文件为主线,推进落 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属地管理,落实部 门监管职责,推进落实生产主体责任);n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农产品专项整治(深化突出问题 治理。强化监测预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强化应急处置 工作);省农委今年的一些做法n三是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进一步创新监管制 度机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推进产地准出 管理,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围绕“源头治理、过程控制 、产地准出”三个环节);n四是加强体系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水平(调整完善监 管队伍强化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岗位大练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