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5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5页 / 共75页
第6页 / 共75页
第7页 / 共75页
第8页 / 共75页
第9页 / 共75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技法点拨现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技法点拨 新区中学 詹其侠一、议论文中考紧紧围绕议论文的三要素 来考查:论点、论据、论证 除此之外,还可能涉及到结构 和语言。(一)论点 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议论问题所 持的见解和主张。中心论点是全文 的灵魂,起统率作用。一篇议论文 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 文还围绕中心提出几个分论点,分 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常见题型: 1.找出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或某一 段的分论点)。 2.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3.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看法。 1.找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的表述应该是一个鲜明地表达 肯定或否定的句子,语气为陈述、感叹 或反问,陈述句居多,内容能统领全文 ,文章的材料紧紧围绕其所表达的意思 。 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先找题目和开头 ,后找结尾,少数在中间,有时需概括 。 特别注意: 1.题目提供的信息。 2.结尾处凡是表示希望、发出号召的句子均 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3.议论文一般很少没有论点,一般不需要自 己加以概括。2.找某一段的分论点。一般来说,分论点出现在某一节的开头,很少 出现在结尾,少数需要自己进行总结归纳。 分论点都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3.论点的提出。议论文的开头一般以开门见山, 提出中心论点,注意 :有时也引用故事名言等作为开头。 故事开头的好处: (1)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引出文章中心论点; (3)充当论据证明论点。 另:引用名言开头的好处。 (1)引出文章中心论点; (2)充当论据证明论点。 4.同意作者的观点。 一般情况下答同意。阐述原因时要 结合具体的事例,这样才有说服力 。(二)论据 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即作者在文中所举的事例, 一般以名人的事例居多,可以增加文章 的说服力。 2.道理论据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引 用名人的言论、名言和在文中为论点服 务的论述性的语言。常见题型: 1.列举了哪些事例?证明了什么观 点? 2.补写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3.文章用故事开头(或引用名言开 头),有什么好处? 1. 概括事例。必须具备人、事两个要素。在语 言表述中,还要根据所证明的观 点写出事件的结果。 如谈骨气 中的三个事例的概括。2.补写事实论据。 人、事两个要素必不可少。 补充时要注意以下事项:注意所选题 材的一致性;注意所证明的论点的 一致性;注意语境句式的一致性; 注意所选题材古今中外的问题;注 意所选的一定是名人的事例或名言 。 如上一年县发综合试卷七第24题:“你认为第 2段中作者的观点和所举事例十分贴切吗?为 什么?如果不,你能举出一个更贴切的事例 吗?”(心系一处阅读) 这里考查的是论据的分析、补充。首先要弄 清本段中作者的观点,然后依据观点去选取 事例,这事例尽可能是名人的,说服力强, 在解答时,不能只把人名写出来,还应该把 事例用一两句话概述出来。如居里夫人长年 如一日的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最后发现了镭 。句式的一致 如:齐威王若不能放下君主身份,虚心 纳谏,怎能有“战胜于朝廷”的局面出现 。 齐威王若没有放下君主身份,虚心纳谏 的谦逊姿态,是不会 “战胜于朝廷”的。 明朝宋濂若不是在先达面前很有礼貌, 是不会成为明朝的名臣的。 明朝宋濂若无在先达面前“色愈恭,礼愈 至”的谦恭态度,是不会成为明朝的开国 文臣之首的。3.故事开头的好处。 故事开头的好处: (1)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引出文章中心论点; (3)充当论据证明论点。 另:引用名言开头的好处。 (1)引出文章中心论点; (2)充当论据证明论点。 (三)论证 常见题型: 1.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什么? 2.简析文章(或某段)的论证过程 (或论证思路)。 1.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使所论述的道理具体可感、真实可信, (2)比喻论证:把比作,使所论述的道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3)对比论证:把和作对比,突出了,使所论述的道理更充分、更深刻, (4)引用论证:引用了的话,使所论述的道理更深刻,有理有据, (5)道理论证: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使所论述的道理更严密、更精辟 增强了文章 的说服力, 有力地证明 了(分 论点),从 而证明了全 文的中心论 点。(如果 没有分论点 ,中心论点 要具体化)2.论证过程(或思路)。考查议论文的行文思路,方法为:按照文章行文 的顺序,逐节概括提炼大致内容(概括的有 可能是事件的内容,提炼的是该节的小论点 ),最好按行文顺序分条作答,最后稍加总 结如:由此可见,文章的论述层层深入,逐 层递进,体现了文章论证的严密性。 答题模式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文 章开头用方法提出论点; 然后用的论证方法(从哪几个 方面)证明论点;最后水到渠成, 得出结论:(可以具体化)。全文 论证严密,层层深入。 如.开头用故事引出中心论点,并证明;然后 举例论证;最后总结中心论点。 如.作者先以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引出中心论点 ;然后通过举例论证证明了人生需要低姿态 进入;最后作者用道理论证总结全文,干净 利落。全文论证严密,层层深入,议论有力 。3.分析某一段的论证思路。 分析某一段的论证过程,我们要遵循这 样的解题思路:先给句子标上序号,看 看一共有几句。然后,思考每句的内容 是什么,句与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据 此归纳出论证的过程。议论文段最常见 的结构是:提出观点列举论据 分析问题,了解这些结构特点,有助于 更顺利地掌握文段的思路。(四)结构 常见题型: 1.文章的论证结构有何特点?请 作具体说明。 2.某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 用? (五)语言 常见题型: 1.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句的含 义。 议论文的语言概括性强,往往利用比较抽象 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议论文的语言还很 严密周到,往往无懈可击。阅读议论文,就 要抓住这些关键性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反 复琢磨。好的议论文,不仅能以理服人,而 且能以情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性色彩。其中 的语言饱含感情,掷地有声。仔细体味这样 的语言,作者的见解、主张就会深深的留在 我们的脑中。 学生在品味词语含义时,容易停留在一般理 解的浅层次上,导致词义理解的不完整或表 面化,在议论文阅读中,要注意以下五个方 面的词语:体现作者观点的词语;表现 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次含义的 词语;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对文 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六)拓展或探究 常见题型: (1)学习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2)就文章中的某一点谈感受? (3)由课外向课内延伸,联系学过的课文, 或把握主题,或分析写法。 (4)材料分析题: 方法: 1.概括或提炼每一则材料的观点 2.分条依次排列。二、说明文中考紧紧围绕说明对 象的特征、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说明语 言等要素来出题考查 。(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常见题型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哪 些主要特征?(介绍了它的哪些特 点?) 2.某一段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说明对象一般出现在题目和开头,一般以名词为主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中国石拱桥 等 ,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来说分布在开头或者在文 章中。 说明的中心:分为两种:1.全文说明的中心:一般 来说,出现在题目和开头。2.某一节说明的中心: 出现在某一节的开头即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 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 (如:水葫芦之灾 中第三题:文段的第四段是围 绕哪一句话说的? 请具体解释。)(二)说明顺序。 说明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 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 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 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说明文一般以 逻辑顺序为主,其表现形式为:从现象到本质 ,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等。常见题型 该题型有两种考查方式:1.按文章所写内容的 先后顺序来考查。一般以某一节的考查为主 (如:仙人掌第二题,第二节是按什么 顺序来介绍仙人掌的,试作具体说明。) 2. 按全文的行文顺序来考查。3.二合一的考查 方式;如:漫画风筝中第二题:风筝从 无到有,到最后的普遍,经历了那几个主要 的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三)说明方法。 常见题型 文章或语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 法?有何作用?解答方法步骤:分成三步:明确说明方法;说明 事物特征或事理;增强了文章的 说服力。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打比方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甲比作乙 ,或把甲类事物比作乙类事物,形象而 生动的说明了某种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 种事理,从而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2.作比较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甲 和乙比较,在对比中说明了甲类事 物的某种特征或者某种事理,突出 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 响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分类别 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从 而使说明的事物条理清晰,脉络分 明,说明了某种事物的某种特征,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摹状貌 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通 过具体生动的描摹,说明了某种事 物的某种特征,表现了的内 容,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 可读性。 5.举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 例子,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 便于读者理解。 6.列数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 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7.下定义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 ,使说明更严密。(四)说明语言。 准确周密是说明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考查 中考查几率最高的题型之一。常见题型 1.某某词语能否删除或去掉?为什么 ? 2.某某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本文的语言什么特点?解答方法: 1.(1)判断(2)分析(3)小结 2.(1)结合本义,即适当分析该词的意思, 如”几乎”意思是表示估计,不确定. (2)结合原句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对原 句的内容适当的加以解释扩展,突出该词 在句中的作用)。 (3)结合说明文特点,即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周密的特征。 3.分析:该题型大多考查是生动说明的语言 特点。方法:(1)整体说明语言特点,即本 文的语言生动形象.(2)比如(例子具体化 ),说明了某种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种事理 。(如水葫芦之灾 中第四题:本文的语 言有什么特点? 请举例说明。)(再如萤火 虫 中,第四题: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突 出特点?试举例说明:答案:运用生动形象 的语言来介绍萤火虫,例如:对萤火虫“吃蜗 牛”作细致形象的描写,说明它是害虫蜗牛的 天敌;对雌雄相互吸引,作想象和描写。)三、散文 散文大致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 文、议论散文三种。(一)写人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需要明确其特点: 1、就表达方式而言,以叙述为主,议论抒情 为辅,叙述在前,议论抒情在后。 2.叙述和议论的作用:叙述是议论的基础。 议论的作用3.议论抒情的作用:往往揭示文章的主旨,如07年盐 城中考掌心化雪一文的最后两段主要是议论抒 情其中“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 ,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 慢复苏”一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4.写人散文注重对人物形象地把握即要把握人物的性 格特点,明确刻画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 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和细节描写等等。 5.叙事散文要明确事与理之间的关系,对于事件而言 要能概括其内容,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