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6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5页 / 共76页
第6页 / 共76页
第7页 / 共76页
第8页 / 共76页
第9页 / 共76页
第1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市河东区天津市河东区 XXXX 年政府工作报告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河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XX 年工作回顾XX 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区委全会的决策部署和“中心城区全面提升”的要求,紧紧围绕“金贸河东”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起来,繁荣起来,漂亮起来”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坚持“学习、落实、高标准”的工作要求,突出“拆迁、稳定、抓项目”的工作路径,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决战决胜的勇气、真抓实干的作风,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主动应对,抢占先机,广泛深入地开展“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经济增长一季好于一季,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好于上年水平。区属增加值初步核算 108.9 亿元,同比增长 18%;区级财政收入实现 17.02 亿元,同比增长 20.28%;吸引内外资到位额分别实现 90.8 亿元和 90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2.35%和 28%。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 88.2 亿元,同比增长 18.2%。金融业加快发展,渤海银行总部、倍特期货等 5 家金融保险机构落户河东,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达到 68 家,金融业实现留区税收突破 1 亿元。楼宇经济增势强劲,建成天津市首家楼宇经济服务中心,楼宇闲置资源盘活稳步推进,全区 133 万平方米、70 座商务楼宇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培育了 2 座税收超亿元楼宇,实现了亿元楼零的突破。新增民营企业 1530 家,总数达到7960 家,组建天津市首家民营科技集团,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突破 13 万人。街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 12 个街域特色经济板块,街域经济税收贡献率不断提高。二号桥都市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取得土地整理权。全力抓好节能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抢市场、抢项目、抢资金、争政策,紧紧抓住大项目好项目不放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04 亿元,同比增长 21.9%;引进项目企业 329个,其中投资和注册亿元以上的项目企业 13 个,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落户河东。加快推进重点地块拆迁和土地整理,完成拆迁 58.2 万平方米,6 片18.4 万平方米地块成功出让,6 片 51 万平方米地块具备上市条件,河东区原党政办公大楼正在抓紧盘活。积极推进天津现代商务中心、津滨大道现代物流商贸区、天津站新开路商务商贸区等市级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五星级 Radisson 酒店、远洋地中海风情街、润东国际大厦、御樽大酒楼等一批重大商业设施建成开业;河东万达广场、红星国际广场、渤海银行总部、金地国际广场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嘉里商务中心、帝旺凯悦酒店、中信集团、中粮集团等一批高水平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创意桥园”产业园特色明显,天津音乐街建成开业,二宫市场化演出非常火爆,多项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积极推进。加快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城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坚持一流标准,深化完善河东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成果,确定“一个中心、三条发展带、六个聚集区、六大主导产业”的“一三六六”发展格局。配合市有关部门保障天津站交通枢纽、津秦客运专线、地铁和城市快速路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东纵快速路、海河东路建成通车,打通十五经路八纬路、U6 街区等一批道路卡口。组建国有城市建设投融资机构,土地整理平衡试点项目加快启动。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建立监督考核体系,在市内六区率先实现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试点,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正在形成。大力实施 20 项民心工程,全力冲刺国家卫生区目标,奋战两个 150 天,高标准实施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开展了街景立面整修、夜景灯光建设和重点地区、重点道路、居民区环境治理等 10 余项专项行动,综合整治 21条道路、456 栋楼房、2 个公园、19 片旧楼区。城区面貌彰显清新靓丽、大气洋气特色,津塘路成为全市变化最大的整治道路。大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区和生态城区建设,新建、提升绿地 84.5 万平方米,空气环境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达标率 83%。桥园在西班牙巴塞罗那 XX 年世界建筑节代表中国公园首次荣获“全球最佳景观奖”,河东公园提升改造成为全市变化最大、改造成果最为显著、最为成功的样板。加强天津站地区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保持了站区安全稳定、秩序井然有序。加快民心工程建设,民计民生得到新的改善。全力实施就业富民、社保利民、解困助民、事业惠民工程,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机制,新增就业 3.3 万人,同比增长 34%,稳定就业率保持在 83%,城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下。成立河东区创业服务中心,桥园创业园被认定为“国家创业促进就业实验区创业园”,爱心手工编织中心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参保受益人群不断扩大,低保救助、扶贫助困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 23 个服务站。启动鲁山道小二楼地区拆迁改造,住房保障受益群众 1.2万户,全市规模最大、配套齐全的真理道甲一号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基本建成。实施既有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改造 94 万平方米,受益居民 1.5 万户 5 万余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校园安全现代化标准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落实到位。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成效,通过天津市区县科技进步考核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 。创建帅明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帅军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研发转化基地,9 家科技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2 个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部和天津市立项资助。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加强“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全国试点项目建设,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甲型H1N1 流感防控工作扎实开展。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河东区荣获“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称号。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河东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表彰了第七届“河东区十大为民杰出人物”,创建了 6 个市级“五个一”文明小区和一批特色社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未成年人“成长驿站”活动,2 个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 。组织了一系列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群众文化活动。天津市第五届暨河东区第七届家庭文化艺术节、第九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天津赛区总决赛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河东区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新增一批社区体育健身器材,河东区被命名为“游泳之乡”,区体育局被评为“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市场物价、食品药品监管和生产、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全区生产生活安全有序。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区残联被命名为“全国残疾人之家” 。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和档案、保密等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坚持区委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按时向区人大报告、区政协通报政府工作。坚持与区人大、区政协的沟通联系等工作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342 件,解决率 78.9%。为民服务网络、公仆接待日解决群众反映各类问题 28181 件。“五五”普法顺利推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加强。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依法规范执法行为,认真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和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发挥信访接待、行政复议、人民调解的作用,积极推行信访工作代理制,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机制,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和行政争议案件。深化“五个必须”,实施“护城河”工程,有效控制了进京非正常上访。 “平安河东”建设深入推进,国庆安保工作取得成功,社会治安状况继续保持全市较好地区之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城建系统企业全部完成转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督查工作。全面实施政府服务大提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一审一核、现场审批”办理方式,压缩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审批效率整体提速 50%以上,现场审批率达到 98%。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启动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履行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加大源头治腐和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前提、科学发展为指导、干事创业为关键,牢固树立“又好又快、求变求快”的发展理念,狠抓第一要务,统筹各项工作,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不断完善提升思路目标,坚定危中有机、事在人为的信念,把握机遇,抢抓机遇,借势发力,乘势而上,强力推进,重点突破,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把各项工作逼上新水平,实现新跨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全部的资源和全部的心思用在河东发展和百姓利益上,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福利,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始终保持一股拼劲、韧劲和闯劲,一心为民、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敢打必胜,才能形成发展提速、工作提神、效果提气的浓厚氛围,才能干成一批难事、急事、大事,不断创造出增长点和新亮点;必须坚持永不止步,自加压力,树立更高标准、瞄准更高目标,才能全力推动河东区提速发展、全速发展、超常规发展,全面实现河东区发展起来、繁荣起来、漂亮起来,全力打造“金贸河东”和“宜商宜居活力城”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们迎难而上,奋力闯关,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河东区的发展变化来之不易,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体现了河东精神、河东速度、河东效益和河东水平。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帮助,得益于区内外各有关部门、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也得益于全区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此,我代表河东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河东区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河东区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创新能力与中心城区全面提升的要求还有差距;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财政实力弱,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税源结构不合理,商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缺少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繁荣繁华街区,培育经济发展优势支柱产业还有差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脏乱差问题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市容面貌与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群众收入等重点民生问题仍需进一步体现普惠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与居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政府部门少数公务人员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实干意识还有欠缺,服务理念和执行效率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