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3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5页 / 共73页
第6页 / 共73页
第7页 / 共73页
第8页 / 共73页
第9页 / 共73页
第1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院学院 XXXX 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总结及 20182018 年工作要年工作要 点点XX 年,管理学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紧紧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着力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各项主要工作任务,大力开展各项工作。注重落实,切实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抓好各项常规工作(一)管理学院专业建设基本情况管理学院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类型定位,准确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 “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其他层次的教育” ,瞄准现代服务业,开办应用型管理类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人力资源管理、旅游酒店管理、工程管理、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五个瞄准社会服务业的专业群,目前所有专科开始停招,形成主办本科专业层次教育,兼顾专科层次教育。(二)加强质量监控,做好反馈整改每学期定期召开两次学生教学信息员会议,期中教学信息员会议和期末教学信息员会议,及时收集教学相关信息,会议有主题,根据反馈信息召开教学研讨专题工作会议,及时反馈整改,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师生教学满意度调查、学生教学测评、调补课审核汇总、教师听课、教学检查、本科数据等工作,教学稳定运行,学生整体反映较好。(三)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XX 年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第一,根据培养方案,继续优化集中实践、课程实训的设置与安排,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提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严格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论证。第三,着力打造和固化三大特色课程,即第一学期的养成教育课程、第二学期的形体礼仪训练课程和面向实习班级的职前培训课程。二、教学科研再上台阶,注重成果应用(一)教师积极开展学术讲座并参加各类学术会议XX 年,学院教师(包括校外专家)共开展讲座 20 余次,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35 人次。(二)教案评比、教学比赛成绩显著学院三名老师参加校级青年教师教案比赛,王英芳、陈颖获一等奖,刘泉获三等奖,在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学院王芳老师获二等奖,苗慧慧、胡梦姚老师获三等奖。(三)创新思路,拓宽人才培养模式XX 年,学院以培养“卓越管理人才”为目标,继续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模式。继原有的“订单培养” 、 “冠名班”等培养模式,XX 年,学院与中奥到家集团(香港上市公司)继续开展“中奥白金管理班”第二批选拔与授课。(四)拓宽教师队伍的学术视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今年学院选派胡梦姚去美国国卡斯尔顿大学(castletonUniversity)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及学术研究成果,为我院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升及科研视野的拓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另外,学院李龙、周冲、王徽、王鹏共有四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五)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学院结合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多措并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XX 年,学院新进教师 4 人(周风、刘泉、王英芳、陈颖) ,学院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形成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课”,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理念,推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此外,学院继续做实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的“挂职锻炼” ,进一步提高我院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六)发挥高校智库的功能,为地方建设和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学院积极与安徽省政协、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旅游局、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宿州市旅游局、宿州市科技局等单位进行交流及成果转换,明确高校智库的功能定位。建立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高校智库组织形式,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高校智库品牌,带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学院依托“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这一省级智库平台,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我院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还积极参与到行业发展,充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七)教学效果显著,科研成果丰硕XX 年,各个专业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做好“三纲两书两册”的制定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XX 年,学院 3 名专业带头人(吴玲、韩传龙、宋徽)届满考核均为“优秀” 。学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 40 余篇;成功申报各类科研项目 10 余项,其中韩传龙获批 XX 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黄丽艳、武永成分别获批 XX 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蔡雪洁、陈小芳获批 XX年校级重点项目。三、稳扎稳打,强化实践教学(一)大力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加快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本年度,我院在今年 5-6 月开展了 XX 年校企联合办学深度合作月活动,积极联系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到学院考察、洽谈校企深度合作事宜。先后有上海悦华大酒店、南京金高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奥费尔蒙酒店、安徽元一大酒店有限公司合肥元一希尔顿酒店、上海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广东中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金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华强方特(芜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南都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沅置地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长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煤特殊凿井有限责任公司12 家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领导到学院考察、洽谈合作事宜、签署实习就业合作协议。本年度,物业管理专业成功组建第二届中奥物业“白金管家班” ,并实施“2+1+1”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二)集中实践教学专项工作XX 年度,我院在集中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一是完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健全实践教学制度,规范实习管理,建设标准化高规格的专业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做实实践教学周,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认真落实策划教学实践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结合学院专业特点,邀请合作企业高层对毕业论文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指导。五是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养成教育 、 形体礼仪训练 、 职前培训 。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本年度,学院继续抓好“双能”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整个专业教学团队的技术水平。一是建立和完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制度,安排教师在实训基地顶岗挂职,作为主管、经理助理,进行对外人员培训、企业管理,人员招聘等岗位的实践锻炼。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已编印校本实训教材形体礼仪训练 (XX 年 3 月) , “养成教育”和“职前培训”已有成熟的实训教材方案。2.健全实践教学制度、规范实习实训管理我院集中实践教学方面,首先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平台,让学生“到最好的地方,去最有潜质的企业” ;其次,在实习管理方面,在校先进行职前培训,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实行“四册合一”制度,对实习期间表现不合格的学生严格按照学业管理规定进行处理;此外,定期邀请企业过来讲学,两个特色实训课程规范化管理,并做了材料汇编。3.做实实践教学周,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随着我院校内实践工作的不断推进,学院在注重培养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也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周的安排是我院认真落实新的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精心策划两周实践周,使实践周进行的井井有条,效果显著,同学们受益匪浅,让学生从教室到企业,从理论到实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提高学生以后工作方向的认知度有很大的帮助。4.借助“外力”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结合我院专业特点,对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实行双导师制。邀请实习企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及实践操作技能的高层作为双导师,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对毕业论文进行指导。提高毕业论文中毕业设计及调查研究类论文的比重,紧密结合企业和项目实践,从论文选题、构思到论文成果的形成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指导,实现毕业论文“接地气” 。5.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学院针对 16 级各专业学生开设了形体礼仪训练课程,就学生的站姿、坐姿、走姿、笑容、手势、待人接物等方面进行专门培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针对 17 级各专业开设了养成教育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认知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领提供支撑。针对即将进行实习的班级开设职前培训课程,该门课程就实习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提前培训。让学生对职场维权、职业发展等有全面的认知,为推动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四、注重创新,特色工作讲究成效(一)依托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培育科研创新能力1召开宿州学院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项目申报工作会议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宿州学院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于 XX 年 12 月 6日上午在教学楼四楼会议室召开项目申报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关于做好 2018 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宿州学院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主要精神,包括项目申报基本要求、申报条件、指标、经费、成果要求及具体申报流程。2.召开 2018 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地)评审会XX 年 12 月 15 日,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外请专家对 2018 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地)进行评审,提高项目的质量,保证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3.皖北城乡一体化中心成员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本年度,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的项目主持人和参与人积极开展项目调研工作,分别到宿州、淮北、等皖北各市区及乡镇开展宿州市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三农问题等项目的实地调查研究。(三)推进养成教育提升工程,加强学生“六素养、六能力”的培养管理学院一直积极推进养成教育,多次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秉承传统文化、文明卫生班级评比,文明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为抓手的养成教育工程。本年度,为进一步推进养成教育,我院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为培养目标,以开放创新的理念,继续推进养成教育工程。学院在接下来的养成教育提升工程中,将文明礼仪素养、身心强健素养、诚信守法素养、学习科研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及管理职业素养的“六素养”及沟通能力、竞争能力、践行能力、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及领导能力的“六能力”作为养成教育提升工程的实施方向,为实现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养、强能力大学生开拓新思路。百花齐放,多措推进学团工作本年度在学生工作方面多措并举,通过继续推进养成教育活动、开展素质提升计划、品牌化活动(篮球、健美操)等,学生心态积极向上,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风氛围良好,上课出勤率高。参加各类考试报名人数多,通过率较高。通过系列活动,学生个人素质也得到很大提升。学院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获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 3 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一等奖 2 人,二等奖 5 人,三等奖 4 人;科研立项结项 10 项,立项 24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4 项,结项 10 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 11 项;第四届发现杯全国“互联网”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及省级二等奖各 1 项,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国赛三等奖 1 项;安徽省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ERP 管理大赛特等奖 1 项;安徽省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二等奖 1 项;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国赛一等奖 1 项;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国赛三等奖 1 项;全国大学生房地产策划大赛国赛三等奖 1 项;“徽府茶行杯”XX 年中国(安徽)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个人竞赛优秀奖、团体优秀奖各 1 项;第二届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 1 项;全国“大学生房地产策划大赛”获得了国家级三等奖 1 项。XX 年度,在宿州学院“学海杯”系列性体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