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9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5页 / 共69页
第6页 / 共69页
第7页 / 共69页
第8页 / 共69页
第9页 / 共69页
第1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1 六个方面内容 (二)基本理念导读 六个核心概念 三个维度的目标 四个学习领域2当前的数学课程标准:学 段第一学段 (13年级级)第二学段 (46年级级)第三学段( 79年级级)数与代数l数的认识认识 l数的运算 l常见见的量 l探索规规律l数的认识认识 l数的运算 l式与方程 l探索规规律l数与式 l方程与不等式 l函数空间间与图图形l图图形的认识认识 l测测量 l图图形与变换变换 l图图形与位置l图图形的认识认识 l测测量 l图图形与变换变换 l图图形与位置l图图形的认识认识 l图图形与变换变换 l图图形与坐标标 l图图形与证证明统计统计 与概率l数据统计统计 活动动初步 l不确定现现象l简单简单 数据统计过统计过 程 l不确定现现象l统计统计 l概率实实践与综综合 应应用l实实践活动动l综综合应应用l课题课题 学习习3数与代数:充分体现数的形成与发展, 使学生逐步形成数量意识。在内容安排 上,重视心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 引进计算器,注重算理及算法多样化。空间与图形:以“立体-平面-立体“为主要 线索,以实际操作、测量、计算、变换 和简单推理为具体处理方式,力图体现 图形直观和数形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和对图形的审美意识。 4统计与概率:从一年级起,安排统计 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 的全过程,并逐步体会客观事物的不 确定性。实践与综合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形成学生对数学的正确 态度,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5D. 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培养数感与符号感) 空间与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培养统计观念) 实践与综合应用(培养应用意识)(培养推理能力)6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7 一、有效课堂的讨论 二、构建有效课堂 三、有效课堂需要坚信的 几个理念8一、有效课堂的讨论9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 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 10 有效课堂应该是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 的有机整体,其有效学习应该是核心 。 有效学习,就是指进入学校的学生, 能够把学校所要教授的内容学会、学 懂,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保证学 习的质量。 有效学习需要我们了解学生学习成败 的相关因素。11有效课堂的特点 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减负:轻负担、低耗时、高质量、 高效益12学生学习的相关原因 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90.03% 学生本人学习不够努力 72.67% 学习以外的原因,如家庭困难、学生身体不 等影响了学生学习成绩 63.67% 学生学习基础太差 45.34% 教师没有做出足够的努力 35.69% 学生的性别差异 26.69% 学生本人不够聪明 24.12%13实验一“习得无助” 心理学家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特制 的箱子里,这个箱子被一个隔板分隔 成两部分。 当小白鼠熟悉了环境后,心理学家就 会给出一个铃声作为信号,铃响之后 ,小白鼠所在一侧的箱底就会通电 14人和动物都可能在经历多 次的失败后,形成无助、 无力的心理,这就是心理 学中的 “习得无助”现象。15后果很严重 学生如果在学习中出现了“习得无助”, 不但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还会影响 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些学生出现厌 学心理,不愿意去学 校,不喜欢学习,害怕见老师。 自我效能感低下,对学习没有兴趣和 信心。16实验二小白鼠的实验 把一群刚出生的小白鼠分成三组,让第一组的 小白鼠不进行任何训练,只是让其吃饱睡好; 对第二组的小白鼠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 让第三组的小白鼠进行丰富多样的训练。 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三组的小白鼠大脑皮质生 长最快,脑容量最大,比其他两组的小白鼠大 脑发育都要好; 令人震惊的是,第二组小白鼠的大脑发育甚至第二组小白鼠的大脑发育甚至 比第一组的还要差。比第一组的还要差。17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 训练严重危害了大脑 的发育,其危害甚至 大于不进行任何训练 。18 这个例子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 生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学习,对学生的伤 害甚至比让学生不学习去蒙头大睡还要严 重。 简单机械的重复学习危害甚大,值得我们 教师深思。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希望老师能够教 给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针对 不同的学习材料,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灵活地学习。19二、构建有效课堂20(一)构建有效课堂的基本流程 第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 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 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 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 教学有效性的前提。21 第二、围绕目标,突显学科思想 。 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 ,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 ,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 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22 师:“你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 生:“老师,我早上不吃大饼的。”他答道。 师:“那你吃什么的?” 生:“我经常吃粽子。” 师:“好,那你每天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 生:“老师,我一天根本吃不下两个粽子。” 师:“那你能吃几个粽子?” 生:“吃半个就可以了。” 师:“好,那你每天吃半个(小数乘法没学)粽子,5天吃几个粽 子?” 生:“两个半。” 师:“怎么算出来的?” 生:“两天一个,5天两个半。” 这位学生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出现在他的生活思维上:他关注 的是材料的合理性,而未进行数学思维将材料抽象为一个“ 量” ,从而进行形式化的演绎思考。老师的巧,就是巧在引导学 生上升到了数学思维。23 第三、有效的课堂组织。 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 有深度的交流讨论。24 第四、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 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 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 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25变换练习形式 调控课堂教学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的情 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 独立练习有时可调整为分组练习; 分组练习有时也可以调整为独立练习; 规定练习有时还可以调整为选择性练习; 判断题有时可以改为改错题; 应用题的列式并解答有时可以改为只列式不 计算; 独立练习有时可以改为竞赛性练习; 26 第五、充分利用积极的教学生成 。 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 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 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升知识教 学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 。27(二)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28 创设情境,确立问题意识:用情感激发学生心思, 形象化、具体化创设认知环境;强化问题设计与学 生的问题意识 。 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 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新课程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 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 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确立问题意识29 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用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的背 景音乐,刨设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情境: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 取经。快到火焰山时,天气特别炎热。师徒4人口渴难耐,于 是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 不一会儿。八戒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说:“ 把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人14。”八戒一听不高兴了,嚷道: “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18也得给我16吧。” 悟空乐了,赶紧切了18给八戒。八戒一看,怎么比14还 少啊?想不同意。悟空说:“这是你自己要求的,还能反悔?”八 戒挠着头皮说: “我真傻,为什么会比先前分的少呢?”大家都 笑了,而八戒还是莫名其妙。 这时停止播放。问:“同学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这节课老 师就和大家一起探讨这其中的秘密。”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投入 到教学情境中了。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 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 新知的探求过程中。 30(2)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 发展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实际上就表现 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31 教学六年级“比的应用”课始教师创设了一个情 景: 多媒体出示 “张三投资5000元和王五投资 3000元合伙做一项生意,赚了10000元钱,可 是在分配钱时,他们犯难了,请你帮他们想一 想按什么方法分配这10000元钱?” 让学生通过围绕合理与不合理展开的讨论,去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学生引入按比例分 配应用题的探究中,在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强 烈要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 32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倡导“人人学有价 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 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 学教学内容不再是与前面知识联系不紧、 不连贯的,而是不断鼓励学生观察、操作 、发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 力的过程。 33纳入鲜活学情 随机课堂调控 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复 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然后出示平行 四边形的图形,问:“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 面积怎么计算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 容。”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 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34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书上看到的。” 师:“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呢?” 生:“我知道,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来,再拼成长 方形。”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沿着高剪,不沿着高剪可以吗?” 该生摇头。 师:“不要紧,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来验证一下,好吗 ?” 这样,本来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变成了让学生验证 结论,调控了教学流程。 35月平均工资1000元 教学五年级“中位数与众数”一课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招 聘情境。某公司在招聘公告上写到:“我公司招收工作 人员若干名,月平均工资1000元。”有一位青年去应聘 ,工作一个月后,工资发下来,一数才600元。他就去 找公司领导,公司经理拿出了公司工作人员的工资表。 他一算,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是1000元没错呀,可他还 是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七嘴八舌地 说开了:“由于经理和主任工资很高,所以平均数不能 真实反映大多数员工的月工资水平”, “大多数员工的 工资是600元。应当用这个数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 “员工工资水平有高有低,可以取其中一个中等收入作 为员工的工资水平” 这时,教师顺水推舟提出了“中位数与众数”新知识 36(3)关注情感与态度的课堂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 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 进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 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 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 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 保障。 37 教学三位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时,学生出现了如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