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植物配置在现代园林设计 中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园林现状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世界园林三大体系 之一,园林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当西方 规则式园林随着西方文化入侵中国之后, 中国古典园林正在逐渐被遗忘中。这种 遗忘,不只是世人对它的遗忘,更多的来自 于园林设计师自身的遗忘。尤以植物的 配置与艺术处理变得西化,很多植物的 艺术处理都采用西方的规则式处理方式 ,修剪成格式的造型。 (一)中国传统传统造园艺术中的植物配置 (二)传统植物配置继承与发扬 起源 植物不仅是人类衣食住行医的 主要来源,而且也是人类精神 寄托的重要媒介,植物的花、 果、叶、色、姿、韵无不深深 地吸引着古人,植物作为传统 园林的要素之一最早出现在殷 、周时代。 注重文化内涵园林植物在文人的经营下,总是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植物在古人的眼中是高尚品格的象征,它美丽、纯洁、善良 ;它潇洒、挺拔、俊健;它有勇气、有智慧、通人性,具有 人本性中的一切美好东西。 “要知此花清绝处,端知醉面读离骚”(徐致中赞)和“ 梅以韵胜,以格高”(范成大梅谱前序的梅花;“本无 尘土气,自在水云乡;楚楚净如械,亭亭生妙香”元人郑云 端咏莲)的荷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 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于潜僧绿筠车)的竹子 讲究诗情画意重意境 深受儒道佛思想影响的文人大夫们经营园林植物景观 时全凭诗格取裁: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的私家园林拙 政园就有以诗格取裁的植物主景二十多处其中按春景 取裁有:“暗香疏影楼”、“雪山云蔚”、“兰雪堂”、“海 棠春坞”;夏景有:“芙蓉榭”、“嘉实亭”、“枇杷园”、“ 听松风处”、“绿漪亭”、“涵青亭”;秋景有:“梧竹幽居”、“待霜亭”、“秫香楼”;冬景有: “留听阁” 传统植物配置继承与发扬现状:在观赏植物种及品种的拥有量上堪称世 界之最。但在园林的运用上运用的植物极少。继承:传统的植物配置传统植物配置讲究诗情 画意、重意境其实际就是造园设景要立意,要 有文化气息,这对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有很好的 借鉴作用。如杭州很多中就有以植物命名的: 柳浪闻莺,曲院风荷,满陇桂雨,云栖竹径等 发扬 以人为本:现代植物景观应融入富时代 精神的活动内容,强化人的参与。 中西结合:在植物景观配置上应结合自 身情况,吸取西方园林精华结合中国的 传统植物配置进行不应盲目照搬照抄西 方对称式的整形植物景观。 注重生态设计:古代造园也有一定的生 态意识,陈从周在续说园中说:“牡 丹香花向阳斯盛,须植于厅之南”;长 物志中的 “绿窗分映”是按芭蕉叶片硕 大,极易招风而形成的景观等。古人尚 且如此,作为现代特别是作为物种保存 、科普旅游观光的植物园和景点更应从 不同层面不同深度配置植物景观。总结 简而言之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传统植物的 配置应秉承传统植物配置中中国特有的 文化思想,在发扬其思想时结合西方的 园林植物配置精华。 将中国传统的植物 配置手法运用于 现代的园林之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