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逻辑假说与论证1 1一、假说及其特征1.假说的定义假说是建立科学理论的重要思维方法。简言之,假说是指科学的猜测或设想。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 准备研究的课题提出一种假定的解释。假说是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事实,对解决科学 研究问题提出猜测性、尝试性方案的说明方式。假说是以客观事实和科学原理为基础的对于各 种未知 事实(包括现象间的规律性联系、事物的 存在或产生原因、未来事件的出现等)的猜测。2假说的一般特征:假说以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 因此不同于迷信和纯粹主观猜想假说具有推测性 因此它有待验证假说是认识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 经过不断检验而上升为科学理论3假说的形成问题假说始于问题。发现令人惊异的事实,并不必 然导致科学研究。因为,对事实不问一个为什么, 就不需要作出尝试性的回答,也就没有假说,也就 没有此后的科学研究过程。也许你早就发现非洲西 部海岸线和南美洲东部的海岸线彼此正相吻合,但 你不对此提出问题,你就不会提出相关假说,开始 科学研究。4初步的假说根据事实和科学原理,运用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对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假说。假说是一个 初步的解释。常用的推理是“回溯推理”:某一令人惊异的现象P被观察到 P若H是真的,则P理所当然地可解释 H P因此,有理由认为H是真的 , 很可能H有时,可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假说,经过筛选,选 出解释力最强的一个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假说 5系统的假说科学假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从初步的假说出发,利用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进行广泛论证,使其成为一个结构稳定的系统,假说成为 一个完整的学说。广泛解释已有的事实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论证,充实其理论内容预言未知事实演绎推理起重要作用:利用演绎推理从已确立的假说出发,引申出关于事实的结论;以多种理论知识为根据,对初步假说进行论证。建立假说应该以事实为根据,但不要等待事实材料全面系统积累起来再作假说。因为假说也是研究的向导。应用已有的科学知识,但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既能完满解释已有事实,还能根据假说提出预测,以供进一步检验假说的结构应当简明6例如: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历史上许多科学家曾经先后提出了对立的 不同假说。牛顿对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光是 由发光体射出的微粒所组成,后人称为“光的微粒说”,但“微粒说”无法 解释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惠更斯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研究了光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认为光和声现象相似,是在一种特殊弹性物质(以太)中传播的弹 性机械波动,他所建立的“惠更斯原理”是“光的波动说”的核心。麦克斯韦在研究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推算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恰等 于光速,由此推断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电效应时,把普朗克提出的辐射能量不连续 量子化概念推广到辐射的传播过程中,提出光量子假说,认为光辐射 也是以一束一束能量形式存在的。运用光量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 电效应。光的“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和“光子说”的先后提出,反映 了人们从不同侧面对光的本性认识的逐步深入,而且新提出的假说总 比原先的假说更接近事实本身。从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的事 实,人们逐渐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7例如:从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中出现的“紫外灾难”到 1900年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到1905年爱因斯坦“ 光量子假说”,到玻尔量子理论解释原子问题,建 立旧量子论,到海森堡、薛定愕提出量子力学, 再应用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整 个量子理论的发展,无不体现了从假说理论 新假说新理论的循环发展模式,而每 一次的发展都是对前一层次理论(假说)的继承 、完善和修改,又是后一层次理论(假说)的重 要台阶。因此,只要科学发展着,假说便是永远 不可缺少的一座桥梁。8假说的类型假说分为解释型假说和预测型假说两类。(1)解释型假说,指在已掌握的事实材料基础上,对已 存在的事物现象及其规律性作出的假定性解释及说明。(2)预测型假说,只对目前尚未存在而将来会出现的事 物现象作出的推测和说明。9验证推断验证假说最根本的还是靠实践。逻辑学提供了一些有助于验证的方法:1、关于事实存在的假说,对这种假说可采用直 接观察的方法来证实。 2、一个假说只有其推出的结论在现实中存在, 那么,该假说即得到到初步验证。 3、几种假说穷尽了可能情况,只有在否定了其 中的一些假说的基础上,才能推定剩余的假说 。10论证定义:论证就是为某个主张提供理由。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为相信某命题 提供根据的操作(Operation)行为。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是由信以为真的 命题集出发,为相信另一命题为真提供支 持(support)的程序(procedure)。通过论证,为一命题提供正当理由支持 ,使之获得一定的可信度。11论证的主要构件包括论证标志词、论点、理由和论证方式 。论证标志词:因此;所以;可见 ;结论是;简而言之; 显然;其结果;表明;由于; 因为 ; 理由是 ; 举例 说来 ; 等等论点(论题):我们打算让别人相信或接受的主张。理由(论据):一个或一簇支持论点的陈述。结构12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理由对论点的一种支持关系,这种关系通过某种 推理形式来体现。因此,论证方式本质上是推理关系。由于论证的理由 是多个,而每一理由对论点的支持关系可能不同,所以,在一个论证中 有多种论证方式,而且,论证方式要比经典逻辑中的推理形式丰富。pq1 q2 q3 q4r1 r2 r3p论点 q1 q2 q3 q4理由(论据) q2 q3 q4基本论据 q1 非基本论据 q1 子论题 r1 r2 r3子论据也可写成论点在后的形式r1 r2 r3q1 q2 q3 q4p 13论证与推理的区别论证与推理的根本区别在于:论证是为相信某论断提供充足理由,目的 是使人接受该论断;推理只是显示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论证是使人 相信某个命题,而推理是使人相信命题间的关系。 论证与形式推理的不同之处 1、目的不同。论证要确立结论的可靠性、可接受性;推理要确立命题 之间的逻辑关系真值关系; 2、前提性质不同。论证的前提必须为真或认可为真,至少逻辑地可能 为真,前提一旦被识别出为假,论证就不再有任何价值;推理的前提可以是 假设性的,甚至可以为假,此时,仍可对推理进行有效性评估,因为,真命 题之间、假命题之间、真命题和假命题之间都可能有必然的真值关系。 3、前提与结论的关系不同。论证的前提对结论是一种支持、保证关系 ,回答“结论何以为真”;推理的前提对结论是真值蕴涵关系,回答“前提 对结论有何真值关联”。14论证的种类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直接论证为欲证的论断直接提供理由。即直接说明某个论断为何是可接 受的。间接论证“绕弯子”论证,即不是为欲证的论断直接提供理由,而是通过确定其他相关论断的虚假或不可靠性,来说明欲证的论断是可接受的或真实的。15反证法 :通过确定与欲证论题相矛盾的论断(反论题)的虚假或不 可靠性,来确定欲证的论题是可接受的或真实的。教科书p352例 1、欲证:p 2、选择反论题:非p(p的矛盾命题) 3、证明:非p假(可用多种形式) 4、根据排中律,确立p真或可接受选言证法 :通过排除与欲证论题相关的其他论断的可能性,来确定 欲证论题是可接受的或真实的。教科书p353例 1、欲证:p 2、选择相关论题:q,r,s等(对p所涉及的同一问题的可能回答) 3、证明:q,r,s等均不可能或与p相比较不可能(可用多种形式) 4、根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确立p真或可接受16演绎论证运用演绎推理形式的论证。前述“否定上帝存在”的论证。 公理法是演绎论证的典型形式。 它由初始概念和初始命题(公理) 出发,利用明确确立的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某个域的所有真命题(定理 )。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运用归纳推理形式的论证。前述“二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论证 。包括归纳推理一章论及的所有推理形式。教科书355例。 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广义的归纳推理类型或“合情推理”类型,它们在 日常论辩中大量使用,如诉诸权威论证,“可能,更可能”的论证,依据 迹象的论证等。17论证的规律和规则充足理由律在一个论证过程中,一个论断被确定为真,必须有充足理由。 充足理由:若B能满足下述条件,则B是A的充足理由。A真,因为B真 ,并且B能推出A。 应该明确,这里的“推出”即包括演绎的必然推出,也包括归纳的或 然推出。 充足理由律要求在论证中需满足 (1)理由真实或可靠; (2)理由与论题之间有适当的逻辑联系 违反(1)就是“ 虚假理由” 的谬误(2)就是“ 推不出” 的谬误 教科书p357 例(1)满足充足理由律;(2)理由虚假,“宇宙 有中心”不是真命题;(3)推不出,因为与生命更密切的要素,如氧气 、水蒸汽、大气压力,磁场等,火星是缺乏的。18论证的规则违反这一规则就犯“ 论题不清”的谬误论题应当清楚、确切论题应当保持同一违反这一规则就犯“ 转移论题”的谬误。常见的情形有两种: 证明过多:欲证p,实际证的是pn(比p断定更强)。思维不经济。 证明过少:欲证p,实际证p-n(比p断定更弱),原论题没有得到证 明。 因此,需要在论证的进程中,不时地停下来审核论证是否偏离论题, 以确保论题保持同一。19论据是用来打消人们对论题的疑虑的。不能想像,以更可 疑的命题来打消对另一命题怀疑。因此,用作理由的命题一 定要比论题更可信。这样,有三种命题不能作为论据: 概然性不高的命题(真实性不能确定):错误:预期理由 比论题更不可信的命题: 错误:乞题 与论题等同的命题: 错误:循环论证论据应当是真命题论据应当比论题更可信这是充足理由律要求的。从常理讲,无论说明一个论断真还是假,都 只能以真命题为据。以假命题论证另一命题的可接受性是悖理的。 违反这一规则就犯“ 虚假理由”的谬误这一规则的具体应用,要视语境来进行。在对话论证中,论据不一定 事实上是真的,只要论辩双方认可,论证就可进行下去;论据也可以是较 大可能为真即概率较大的命题。20从论据应能推出论题这也是充足理由律要求的,即根据论据的真,以及论据和 论题的逻辑关系,能够说明论题的可接受性。这主要取决于 论据与论题的逻辑联系的强度。一般地,只要论据能对论题 有较大的支持(不一定是必然性支持),就可视为论据能推 出论题。 论据推出论题,就是要求论证所用的推理形式是有效的或 可靠的。 违反该规则的错误:推不出包括“ 不相干”和“ 论据不 足”211、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的任务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承担。因为,可 能担此重任的共有三个阶级:以农民为代 表的小资产阶级、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民族 资产阶级和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 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的失败证明,农民不 能担任此重任;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民 族资产阶级也不能担此重任。 22论题是:“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的任务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承担”。 论据是:(1)“可以担任此重任的共有三个阶级: 以农民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以国民党为代表的 民族资产阶级和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 (2)“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的失败证明,农民不能 担此重任。” (3)“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 担此重任。” 论证方式:选言证法,即以三条论据为前提,运用 否定肯定式进行选言推理,可必然地推出论题。 232、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这一 点可以从语言是没有阶级性得到证实。语 言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