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1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3页 / 共91页
第4页 / 共91页
第5页 / 共91页
第6页 / 共91页
第7页 / 共91页
第8页 / 共91页
第9页 / 共91页
第1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化进程和素质教育主讲:李志强主 题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认识以推行“二期课改”为标志,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 性和紧迫性,探讨在现代化背景下 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方法、途径 ,自觉投入到“二期课改”中去。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认识社会现代化进程第二部分 认识素质教育第一部分 认识社会现代化进程一、人类已走进知识经济时代 从上世纪的80年代开始,教育改革 又一次成为世界性潮流。这是因为,人们 在即将走进21世纪的时候,已经清楚地看 到了新世纪带给我们的挑战。这种挑战意 味着一种进攻性和强迫性的新态势,迫使 人们改变过时的传统和常规,作出相应的 反应,从被动化为主动人们清楚地认 识到,国际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的竞争依赖于教育。正如未来学 家指出的那样,学校如何培养下一代和培 养塑造怎样的下一代,就是一个国家和民 族在选择自己的未来。 一个真实的历史笑话:20世纪前夕,美国专利局的一位 官员曾上书总统,要求撤消专利局, 理由是“能发明的东西都发明了”。100年来的科学技术进步无情地嘲 弄了这种目光短浅的说法。世界是永 远不会停顿的,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是永远不会枯竭的。整个20世纪在科技和物质上的进 步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世 纪。尤其是20世纪的后半个世纪,人 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超过了过去两 千年的总和,概括而言,就是“五个十年,五次革命性的突破” 。1945年1955年,第一个 十年,以原子能的释放和利用为 标志,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 时代; 1955年1965年,第二个 十年,以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 功为标志,人类开始了走向外层 空间的新时代; 1965年1975年,第三个 十年,以重组DNA的实验成功为标 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 生命过程的新阶段; 1975年1985年,第四个 十年,以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大量 生产和广泛应用为标志,揭开了 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 1985年1995年,第五个 十年,以软件开发和互联网大规 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开创了信 息革命的新纪元。 20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 展,孕育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在传统 的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地理学等等之外,又出现 了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 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地 球科学等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可以预 见,现代科学将在破译生命之谜、物 质之谜、宇宙之谜等问题中得到更大 更快的发展。而这些发展又将成为新 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原动力。 在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人 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 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密集的智力资源 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取代物质成为主 要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和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的知识拥有 者不再是掌握特定领域资料与技能的人 ,真正的知识也不再是一种预先的存在 ,也不再是被记载在书籍里的理论、规 则和公式。真正的知识掌握者是能够不 断地阐明未被前人所识别的问题的人, 是不断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人。 知识经济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 和信息为基础。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主要 指开发新知识;其分配或称为传播,是 指各种形式的训练和开发人力资源的教 学和培训活动。因此,知识经济的核心 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重 视学习,重视教育,重视创新是知识经 济的重要特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 成为全世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基 本共识。 方向发 展 水 平人类文明进程的方向图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系20002000年世界现代化进程年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阶段 国 家 第二次 现代化 (24个)发展期 (12个 )美国、瑞典、挪威、丹麦、瑞士、澳大利亚、德国、荷兰、加拿大、比利时、英国 、法国 起步期 (12个 )芬兰、日本、新加坡、新西兰、韩国、以色列、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乌拉圭 、希腊、阿根廷 第一次 现代化 (98个)过渡期 (10个 )奥地利、斯洛伐克、捷克、约旦、斯洛文尼亚、匈牙利、葡萄牙、波兰、哥伦比亚 、马其顿 成熟期 (33个 )巴西、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秘鲁、厄瓜多尔、摩洛哥、俄罗斯、立陶宛、黎巴嫩 、克罗地亚、沙特阿拉伯、智利、委内瑞拉、多米尼加、墨西哥、博茨瓦纳、南非 、马来西亚、突尼斯、塔吉克斯坦、泰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巴拿马、巴拉圭 、哥斯达黎加、牙买加、萨尔瓦多、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土耳其、埃及、津巴布 韦 发展期 (37个 )中国、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莱索托、塞内加尔、罗马尼 亚、玻利维亚、洪都拉斯、肯尼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阿尔及利亚、纳米比 亚、尼加拉瓜、斯里兰卡、赞比亚、危地马拉、毛里塔尼亚、科特迪瓦、印度、巴 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阿尔巴尼亚、越南、孟加拉国、乌兹别 克斯坦、亚美尼 亚、蒙古、刚果共和国、加纳、海地*、也门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几内亚*、安 哥拉* 起步期 (18个 )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尼泊尔、吉尔吉斯、喀麦隆、乍得、塞拉利昂、马拉维、多 哥、马达加斯加、马里、坦桑尼亚、贝宁、尼日尔、乌干达、布基纳法索、卢旺达 、缅甸 传统农业 社会(6 个) 柬埔寨、刚果民主共和国、老挝、中非、埃塞俄比亚、布隆迪 1999年世界现代化进程总评价 20002000年中国现代化进程年中国现代化进程2000200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2000-202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标标准值值2000年2010年2020年 人均GNP (2000年价格美元)639984014352451农业增加值比重(%)151612(达标)达标 服务增加值比重(%)45334049(达标 ) 农业劳动力比重(%)30503926(达标 ) 城市人口比例(%)50364453(达标 ) 医疗服务(医生数/千人)11.7(达标 )达标达标婴儿存活率(%)9796.897.2(达标 )达标预期寿命(岁)7070(达标)达标达标 成人识字率(%)8093(达标)达标达标 大学普及率(%)157.215(达标)达标地区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间 全国34.152050 北京68.142018 上海73.322015 广东63.752021 江苏49.962033 浙江46.322036 四川25.092055 甘肃16.422062 西藏3.192075中国专家系统评价中国部分省份、直辖市实现第一次现代化时间表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 实力的指标。198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到10201亿元,突破1万亿元大关。经过5年的奋斗,1991年,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达到21662亿元,突破2万亿元。 自1993年起,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 近1万亿元的速度递增,一年一个台阶,到 1997年超过7万亿元。 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万亿元。 1999年 突破8万亿元。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 元,突破1万亿美元。2001年,突破9万亿元。 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2万亿元人民币。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 万亿元人民币。这是1986年我国国内 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后,连续迈上的 第11个万亿元台阶。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 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3.65万亿元。 197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排名国 家GDP总值 01美 国10255亿美元 02日 本2068亿美元 03西 德2037亿美元 04法 国1470亿美元 05英 国1236亿美元 06意 大 利1077亿美元 07加 拿 大851亿美元 08澳大利亚429亿美元 09墨 西 哥396亿美元 10西 班 牙390亿美元 13中 国272亿美元199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排名国 家GDP总值 01美国58033亿美元 02日本30522亿美元 03德国15470亿美元 04法国12198亿美元 05意大利11045亿美元 06英国9946亿美元 07加拿大5827亿美元 08西班牙5115亿美元 09巴西4650亿美元 10中国3878亿美元2003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排名国 家GDP总值 01美国108572亿美元 02日本42907亿美元03德国23862亿美元 04英国17750亿美元 05法国17316亿美元 06意大利14554亿美元 07中国13720亿美元 08加拿大8505亿美元 09西班牙8271亿美元 10墨西哥6116亿美元2002年度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均GDP排行榜排名国 家人均GDP (单位:美元) 1卢森堡47926 2日 本37862 3挪 威35690 4美 国35583 5瑞 士35175 6丹 麦29593 7英 国29231 8德 国29135 9爱尔兰29048 10法 国27890 16中国香港25001 26中国台湾12885 中国大陆911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的2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于2005年超过意大利;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于2007年超过法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于2010年超过英国;2015年,中国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2050年,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70年,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二、新世纪对人的要求是全面 的 现代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 类,向人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素质 要求和生存能力的要求。 掌握获取信息的手段 应用信息的素质和能力 超越国界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 人的个性发展 人格的健全发展;智商与情商并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促进。二十一世纪各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解析 “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 国家,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 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摘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 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的主题报告学会关心:二十一世纪的教 育 “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教育的 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促进竞争转变到促 进合作,从民族的狭隘观点和忠诚转变到 全球的观点和忠诚,从强调为私人利益而 学习转变到强调为公众利益而学习,重新 提出教育为全体人而不是只为个人的目标 ” 摘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报 告学会关心: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 代就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各国在培养适应时代的人才方面共同之处:教育目标综合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 各种技能;强调培养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重视道德教育。 世界各国在制订自己的基础教 育的教育培养目标时又有鲜明的本 国特点。 1、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 英国:(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理地质疑、辩论和完成 任务的能力以及各种身体技能;(2)帮助学生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成人和就业有 关的知识和技能;(3)逐步培养学生尊重宗教和道德价值观念,对其他 民族、宗教和生活方式采取宽容态度。此外,英国还提出了“学生应当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生“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和充分平衡发展的人 ”。英国的教育改革法中更明确地提出,应“促 进在校学生和社会的精神、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 方面的发展”。 美国:(1)所有的美国儿童入学时乐意学习;(2)中学毕业率将至少提高到90%;(3)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业已证明有能力 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 挑战;美国的每所学校要保证所有的儿童回合理用脑,以 使他们为做有责任感的公民,进一步学习,以及在我们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