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上,我国封建王朝的建立 一般有那几种方式?一是大将,外戚,权臣夺权;二是少数民族首领的征服;三是通过农民起义而建立;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哪两大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政府与 地方割据势 力在中央废丞相制度,设六部尚书,隶属皇帝;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制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相互牵制调整官制在地方:丞相制度:皇帝通过丞相治国,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对皇帝负责1.源于何时?秦朝2.造成什么矛盾?容易形成丞相专权, 威胁皇权3.隋唐北宋是怎么解决的?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北宋:设参知政事相权又一分为三北宋明朝皇帝统领调兵兵 部五 军 都 督 府枢 密 院三 个 都 指 挥 史军队军队皇帝调兵统领在地方: 三司分权明初调整官制, 有何显著特点?权力相互制约 ,受命于皇帝朱元璋对他的孙子朱允汶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思考:所谓“乱世,平世”的标准是什么?看封建统治是否稳固大明律(1374年颁布)1. 对直接危害封建统治的行为,量刑严厉而残酷维护皇帝专制 统治的需要2.增加了经济立法商品经济发展 的结果3.以严法整饬吏治鉴于元末吏治腐败 激起民愤的教训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成祖时设东厂明宪宗时设西厂目的:监视官吏 和镇压人民实质: 特务统治锦衣卫东西厂两种特务机构之比较属于军队纯粹特务组织由外戚或功臣任职由太监统领处于厂的监督之下可以监督锦衣卫科举制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什么作用?打击士族势力; 扩大地主阶级统治基础; 提高官员素质; 加强中央集权制.1.明清时期科举制发生什么变化?考试内容和形式2.可见明清实行科举的目的何在?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培养皇帝的奴仆3.你认为顾炎武把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相提并论有道理吗?为什么?正确.他抓住两者的危害共同之处, 尖锐批评科举八股考试.严重扼杀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 创造精神,蚀销个性,僵化思想,窒息 社会,严重阻碍我国科技文化发展,是 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落后 的重要原因. .加强君主专制政治制度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军事制度建立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制约。法律制度颁布大明律,残酷镇压人民,维护皇帝专制统治。文化思想实行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思想,培养选拔顺从皇帝的奴仆。管理制度建立特务机构厂卫,实行恐怖统治。皇权空前加强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什么作用?2.它在我国封建社会有何发展趋势?统一,稳定,御侵,融合,发展(文化,经济)相权和地方权力不断地被削弱, 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加强, 皇权空前加强是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越加强就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呢?存在弊端:容易产生专权和腐朽;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控制思想文化,导致科学技术落后,特务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无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封建社会的影响有两重性: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积极作用是主流;在封建社会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长。靖难之役迁都北京1.时间?2.性质?13991402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主要原因?加强北方防御的力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