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7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5页 / 共57页
第6页 / 共57页
第7页 / 共57页
第8页 / 共57页
第9页 / 共57页
第1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v教学内容:v分为7讲1次班级课外 活动+1次考试+1次问卷 调查v7讲内容为:v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活v发现伟大的自己v学习与时间管理v人际关系v爱情花开v情绪管理v珍爱生命自然班级活动v各班组织一次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并写出 策划和报告。班长,心理委员主要负责。v活动全体的照片。v打印版以及电子版v6月1日之前上交第一讲 心理健康 与大学生活张登浩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zhangdenghao126.com1. 心理学与生活v心理学并不神秘心理现象无处不在知觉:图形与背景似动现象情绪情感动机v“为中华崛起而读书”v“学而优则仕”人格v气质沉默寡言、行动迟缓vs.热情大方、活泼好动v性格谦虚vs.骄傲v能力1. 心理学与生活v心理学家并不神秘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是与非v人不一定每天睡觉都做梦v快乐满意的员工工作数量与质量更好v内向的人心理健康水平更低v男人比女人有更多的攻击行为v智商与创造性成正比1. 心理学与生活v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改善v恋爱对象1. 心理学与生活v我们身边的心理学环境心理学v色彩:红色、黄色v音乐强:灯光强v高中生(中国)恋爱我们身边的心理学v厕位利用实态调查(涩谷昌二)v(男厕)距离入口最远、最靠里的使用最为频繁,其次为与洗手池相隔一格的v两人同时时,会彼此尽量隔开,假若无法隔开,则使用时间变短v女厕则是中间位置最为常用88%40%56%60%24%洗手池2. 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v2.1 没有明显的症状v2.2 具备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v2.3 心理健康的社会文化观点v2.4 心理健康的统计学观点2. 何谓心理健康v2.1 没有明显的症状躯体疾病和一般的心理症状有的心理异常并没有生理上的病变v严重的情感障碍,有些症状是主观的v思维障碍 症状是否存在的标准应该作为一个是否接受治疗 的标准 2.2 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v1)幸福感(happiness)自我感觉良好,“度”v2)和谐(harmony)内心的和谐。指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对事物的认 识,对自己眼前的处境,对将来追求的目标,还 有现在所能够做的,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 到协调。和谐是指你所追求的、所希望的所有愿 望之间是和谐的,较少的内心冲突。v找工作:面面俱到 2.2 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v3)自尊感(self-regard)自己喜欢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 v4) 个人的成长(personal growth) 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有跟这个年龄阶段相适应的 行为方式或者行为准则;行为、言谈举止、做事 的方式和你所承担的责任要符合你的成长阶段的 要求。 2.2 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v5) 个人成熟(personal maturity)在处理自己的问题,人际关系,环境的要求,工 作的要求,处理家庭、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时候能够非常得体;v6)人格完整 指个体行为的一致性;尽管人们的行为需要根据情境的 要求作出调整,但人格完整的人其行为具有内在的一致 性,反映了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内心感受以及外在行为 表现之间的密切联系,外在行为的变化只是适应环境要 求的表现。2.2 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v7)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对现实环境有着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根据环境的实际 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以保持与环境的和谐;精神分裂症 v8)有效的适应环境指你的言行首先要符合环境对你的要求,你得先融入这个 环境中去,然后你才能够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符合环境要求,依然健康:神或宠辱不惊的人 2.2 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v9)在环境中保持独立心理健康者能够按照环境的要求在服从与 自主、独立之间作出自由的选择;一方面顺从了环境,同时又保持了独立性 ,既服从又能够反叛,有一定的反叛精神 。需要不断地汲取经验,不断地观察、不 断地学习。2.3 心理健康的社会文化观点v不同文化下,需要有不同的心理健康的模式 “文化相对论” 2.4 心理健康的统计学观点v心理异常指的是与某个确定的常模的偏离v正态分布,平均数左右两个标准,大概是87% v偏离的性质和方向v常模 3.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 v3.1 精神分析的观点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在对大量病人进行观 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弗洛伊德是从反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即心理健 康的人是没有严重的异常的人。人生的前三个阶段,生命早期的经验就决定了个 人将来人格的发展。在其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如 果出现了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人格发 展就会停留在这个阶段,成年之后,就会出现这 样的问, 3.1 精神分析的观点v口唇期(01岁):这一年龄段内婴儿的活 动大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 出和紧闭是五种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3.1 精神分析的观点v肛门期(13岁):此时 的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在肛门 区域,如大便产生肛门区域 粘膜上的愉快感觉,或以排 泄为快乐,以抹粪或玩弄粪 便而感到满足。3.1 精神分析的观点v性器期(3岁):快感来自玩弄生殖器。 由自恋到恋他,变得依恋于异性父母一方。 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弗洛伊德描述为“恋母 情结”,又叫恋母情结期。3.1 精神分析的观点v潜伏期(11岁):随着建 立较强的抵御恋母情结的情感 ,儿童进入潜伏期。此时的性 发展呈现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 象,这个时期,口唇期、肛门 期的感觉,性器期恋母情结的 各种记忆都逐渐被遗忘,被压 抑的里比多差不多一扫而光, 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3.1 精神分析的观点v生殖期(12成年):进入 青春期以后。随着青春期生殖 机能的成熟,利比多才真正与 性器官及生殖直接相联,并且 从中得到满足,如果前几个阶 段发展正常,此时的性对象就 会转移到同龄的异性身上,并 最终完成生殖的目的。三种病态人格v口唇人格即口唇期出现问题后产生的影响。其最大特点就 是自恋,就是爱上了自己。水仙花三种病态人格v肛门人格第一是刚愎自用,顽固不化。第二个是反权威,所有的权威都要反。第三个特点是过分地要求清洁和整洁。v反向作用如果人们内心的某种欲望不能被接受,就会通过做出与之相反 的行为来对抗它,拧煤气阀门,毒死别人过分地清洁和整洁的人,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内心的一种要把一 切都搞得很脏的欲望 三种病态人格v生殖器人格男性生殖器人格的典型特点,很像美国二战期间 的罗斯福总统讲过的一句话:“Speak softly,but you have to bring with you a big stick”。女性的生殖器人格是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表现 是当与男朋友相处的时候,仍然是小女儿与父亲 相处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她跟她的男朋友在一 起的时候会表现得非常可爱,也会非常亲密,非 常依恋,但是如果男朋友有一点点进一步的要求 ,她就会被这种“人世间的丑恶”所震惊。 3.2人本主义的观点 v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健康的、建设性的、友 好的、合作的。人们之所以出现了问题,包 括凶杀、强奸,包括社会上的一些暴力犯罪 ,这些问题不是人本性如此,而是因为人们 的自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使他们没 能够顺利发展下去,才出现了这些问题。v罗杰斯和马斯洛3.2人本主义的观点v“在我这一生里面,我打交道的各种人里面包括强 奸杀人犯,各种各样变态的人,但最让我振奋的是 :我发现这些人的内心深处也存在着一种积极的向 上的力量,正如你我一样。” -罗杰斯v狮子的本性v心理健康的人是指能够把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逐渐地发挥出来的人,能够顺利发展的人。出现心 理障碍的人是因为他不能够按照这样一种自然发展 趋势去发展。为什么不能?因为社会环境的约束。 3.2人本主义的观点v积极关注当人们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总希望能够得到别人 的接受,但积极关注并不是无条件的,你必须具 备某种条件,达到某种标准,即达到价值条件, 才能够得到这样的关注。 v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不管小孩子做了什么事,父母对他的态度、 对他的接受,不要有任何的变化,都要认为他是 有价值的。 3.3 行为主义的观点 v“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 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 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 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丐 、小偷”-华生v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v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学会了一些适应的、积极的行为 ,而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健康也是因为两种情况:第 一是学会了一些坏的行为;第二,是没学会适应的 行为。 3.4 认知理论的观点 v人们的行为、心理健康,取决于头脑中的观 念,也就是思维的一种定式或模式。你有一 种适应性的理性的模式,你就是一个心理健 康的人。而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指你的思维模 式有问题。有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心理模式, 使你产生了心理障碍。3.4 认知理论的观点v非理性的想法v1)一个人应该是完美的,能干的,而且被认为是 有价值的;v2)逃避人生的困难与责任比面对困难于责任更加 容易;v3)卑鄙可恶的人应该受到惩罚或报应。v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经常拥有这些想法,将会出 现心理困扰和自我挫败的行为模式。 3.4 认知理论的观点vBeck认为,人们观察世界的时候都会受到一 种固定模式的影响。如抑郁倾向的人习惯于使用自我责备和自我反对 的模式,他们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能够采取理性 的逻辑,唯独在评价自己和自己的未来的时候, 则倾向做出不合逻辑的推论。3.4 认知理论的观点v常见的不合逻辑的模式包括举证谬误(arbitrary inference)v指在没有充分证据之前就骤下结论。如在赴重要约会的路上汽车抛锚,就认为自己是没有用的人 ,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选择性萃取(selective abstraction)v指一个人只注意到与自己的自我挫败模式相关的信息 ,而忽略其它不符合这一模式的信息。例如,一名足球运动员把球队输球的责任全部归结为自己的 错,而忘记了他只是11名球员中的一位罢了。4. 何谓心理健康v个体在良好的生理状态基础上的自我和谐及与外部 社会环境的和谐所表现出来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王登峰等,2003)。心理健康良好的生 理状态内部和谐外部和谐主观幸福感4.1良好的生理状态v首先,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来讲,通常除了直接精 神刺激因素之外,往往可以发现其有脑损伤或其它 神经系统缺陷的情况。v其次,躯体需要的剥夺(如缺乏休息、睡眠、饮食 、疲劳等)也会降低对应激的抵抗力。例如,睡眠被剥夺72-98小时之后,心理障碍的出现会随 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包括时间、地点定向困 难、狂躁和幻觉,以及个人解体感。 4.1良好的生理状态v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v躯体残疾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存在躯体残障的人要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要比 普通人付出更大的努力。4.2 个体的内部和谐 v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健康的体验各种情绪,无 论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情绪体验真实而实际能够对情绪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4.2 个体的内部和谐v能够妥善的处理冲突和选择 “双趋式” :读研,工作“双避式” :不及格,作弊“趋-避式” :v某一目标既能为个体带来好处,同时又伴随着不良的影响,个体 只想取其好处,而不想要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双趋-双避式” v个体面临两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能为个体带来某些好处,但同 时又都伴随着不利的影响v国企还是外企 4.2 个体的内部和谐v了解和接受自我 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能够恰当地评价 自己的能力。能悦纳自己,也能为他人所悦纳;v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3 与外部的和谐v核心是人际关系和谐 v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 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 v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v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可以使个体在工作中尽情的发挥自 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 激励,把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