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冷战局面下的全球竞争石家庄市42中学刘艳丽故事讲述美国战略空 军基地司令听信了传 言而下令用“R计划” 去进攻苏联(影片制 作时正值冷战时期) ,随后双方的相关人 物进入了一种怪诞不 经的状态,于是,核 战一触即发 该影片创作于1964年 ,主角彼得。塞勒斯 因为成功的饰演三个 角色而获得奥斯卡影 帝的提名奖奇 爱 博 士涉及课程涉及课程第12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第13课 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第14课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第15课 奋起直追的亚非拉国家第16课 “革命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12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序幕开始标志发展结束1946年铁幕 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 义1949/1955北约、华 约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 华约解散1947年马歇尔 计划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的特点 是A 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 发动对朝鲜的战争C 组织北大西洋联盟,加强与苏联的对抗D 在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的过程中 不诉诸武力D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 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 准是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A超级大国 美国西欧日本马歇尔计划扶持政策竞争冲 击冲 击第13课 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欧共体成立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其主要影响是消除了内部矛盾促 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 和作形成了新的侵略集团A B C DB(2012山东东营)24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 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美国的扶持、援助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推行非军事化 政策 加强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A B C DA下面是19501991年,美、日、 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图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1950-1951 1970 1990-1991 A.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B.美、日、西欧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C.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D.西欧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A第第1414课课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匈牙利:卡达尔改革匈牙利:卡达尔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后停止取得一定成效,后停止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 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 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 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B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中 国印度 CE古巴巴拿马马时间时间195219601990领领袖人物 重大事件D成就、意义义 G 备备注17第第1515课课 奋起直追的亚非拉奋起直追的亚非拉洲 名内容 项目AHB下列属于非洲国家在战后取得的反 对殖民侵略斗争的史实不包括 (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纳米比亚独立D.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D下列事件反映了二战后新中国在国际事 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事件是A 加入联合国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C.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D.收回香港C二二 战战 后后 的的 世世 界界资本主资本主 义国家义国家社会主社会主 义国家义国家亚非拉亚非拉美国苏联冷战冷战迅速发展后缓慢西欧、日本恢复发展迅速竞争三足 鼎立东欧改革成效不大改革成效不大取得 一定 成效亚洲:印度、新中国独立与发展 非洲:独立浪潮 拉美:独立,走上经济联合第三 世界 崛起单元知识整合和思考单元知识整合和思考两 极 格 局单元知识整合和思考单元知识整合和思考根据单元体系和所学知识体会:二战后 三个世界的发展各有什么特点?战后 世界又有什么的发展共同之处?从中 你看到那些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因素?阶段特征阶段特征不同特点:资本主义在改良迅速发展,逐渐形成 三足鼎立的局面; 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尝试但效果不大;亚非拉国家积极谋求独立和发展。战后社会的共同特点:在冷战和两极对峙的阴影 下,各国都在变革中谋求发展,以在复杂的国际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两极格局下的全球竞争与发展两极格局下的全球竞争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因素:冷战;苏联的发展;三 足鼎立;多极化趋势;第三世界的崛起;联合国 的建立;各国致力于发展对抗刺激了竞争,竞争促进了发 展,发展推动了和平连词成句: 竞争 发展 和平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主题材料一:里根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 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的最高税率,既使中产 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 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 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 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 材料二: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针对“英 国病”症和滞胀经济首先,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和 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其次 ,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 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国内生产总 值明显增加。以上均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材料三 1958年6月,苏联政府取消集体农庄对国家的义 务交售制,把它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 格。从1952年到1964年期间,国家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 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百度百科思 维 拓 展一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美英两国在里根和撒切尔夫人 执政期间改革措施的相同点。 (2)材料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共同特点 ? (3)三则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 家发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请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削减税收;减 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不断的 改革中发展自己 (4)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中应抓住 问题实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 责一些军事同盟,推动了高昂的军 备竞赛,并使地区 冲突一直有转变 为超级大国直接的核对抗的危险, 而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 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 尚。美 新全球史材料三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 ,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 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材料反映了美苏冷战的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除此之外 冷战还有哪些重大影响? 3、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你认为影响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因素有 哪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 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是怎样被打破的?材料一思 维 拓 展二1、德、意、奥组成三国同盟;英法俄组成三国协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2、影响:使世界长期面临战争的危险;客观上推动 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冷战过程中美苏势均力敌,又在 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其他影响:美苏长期争霸,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 一;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挑战;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刺激了战后西欧 和日本的发展 3.国家实力;国家政策;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 重要国家或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战争;重大国 际会议;科学技术的发展(1)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 局面的形 成。(2)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初步了 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3)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 与变化。(4)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等事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 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5)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内容标准内容标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于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D.美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B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A 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B 美苏社会制度的对立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D 美苏军事力量形成抗衡D冷战: 首先它是一种政策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敌视 和遏制政策 其次他又是一种状态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 两极格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 治集团对峙的局面重难点释疑二战后初期,当欧洲和亚洲的许 多国家还是一片废墟的时候,美国1945 196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却翻了一番还 多,原因是由于; (1)战后美国的国 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2)为应付冷战 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 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 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 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 出A B C DD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表现 是 A.实行印巴分治 B.信息产业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C.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D.实施蒙巴顿方案 美国在战后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绝对 优势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美国的垄 断企业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扩张,充分地利用 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以投资代 替出口,扩大并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绝对份额, 从而赢得高额利润。 这段材料反映了美国战后经济发展 的什么特点?50年代中期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 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 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根据材料概括表达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归纳整理根据本单元的所学知识和知识体系,归纳 本阶段的历史特征。爱心提示:可以从 政治、经济、国际 关系等方面考虑。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