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年级读书方法简介低年级儿童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至于怎么读和应该读懂些什么,他们并不知道,教师应从方法上多给予具体的指导。低年 级儿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读法,在阅读时应该遵循“ 五步读书 法” ,做到 “四个结合” 。五步读书法:1审题设疑。即读一篇文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 题目自己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有利于边读边想,要比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2粗读感知。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拼音。初读时,读得不太连贯,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读上,缺乏 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只能停留在对内容的初步感知上。3细读理解。这一环节是对读物内容的深入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4诵读积累。在对读物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写得好的词、句、段,反复诵读和揣摩,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 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5总结收获。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问问自己:增长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这最后一步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四个结合”:1拼音与文字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读物大多是拼音 读物,因 为他们的识字量少,在读书时对拼音的依赖性很强,有的同学干脆只看拼音不看文字, 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目视双行,做到阅读时拼音与文字相结合。2文字与插图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 学段的阅读要求指出:能借助读物种的图画阅读。这是因为儿童读物大多有精美的插图,起着补充文字的作用,它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内容,丰富想象,增强语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文字和观察插图相结合。3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边读边想是读书最基本的方法,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读书时喜欢大声朗读,没有思考的习惯,也不知道思考什么,因此教 师要根据读物内容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这样才能提高读的效果。尤其是在二年 级下学期,学会默读以后,就要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一是加快阅读速度,二是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思考。4阅读与笔记相结合。读书笔记是阅读成果的文字 记录,写 读书笔记有很多好处,因此,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写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既有利于学生 语言的积累,又有利于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提出精读的要求,有利于他们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但是,随着学生识字量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和学习的需要,教师也要教给略读和浏览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满足综合性学习以及其它学科学习的需要。中高年级读书方法简介(一)浏览:就是知其大概,无须深入钻研。一本 书是好是坏,你喜欢不喜欢,是否值得认真一读,首先要浏览一下,看看书的内容提要,目录,序言和插图,这样可以大体了解书的内容和特色。浏览,可以广 闻博识;(二)略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书籍好比仪器,有些只须浅尝,有此可以吞咽,有少数需要咀嚼,细细品味”。要博 览群书,自然不可能句句推敲,只需要略 读全文,了解 大意就够了;(三)精读:就是认真。精细地阅读。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读书法是:“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会。 ”意思是说:对于记载事情的书必定掌握住它的要领导;对于阐述道理的好书必定探索出它的主旨。精读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名著名篇。(四)质疑:我国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 这里方是长进。 ”这是读书经验之谈。 读书贵在有疑,勤于思考,善于 发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的才能真正深入,领会,学有所得。(五)积累: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 烂笔头” ,读完一篇名著,要求学生不妨将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以及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抄在笔记本上,并形成 习惯,长期坚持。这样不仅积累了词汇,巩固了阅读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六)“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 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 。”、“?” 、“”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 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 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 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以上“动笔墨 ”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在要求上体现差异。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作摘记、作卡片;中年级编提纲、作批注;高年级写体会、再创作。(七)、边读边思考的方法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 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上好阅读课的建议:1、 一二年级学习默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2、 三四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 五六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学习浏览。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4、 40 分钟的阅读课,建议前 30 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一二年级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一节课内容不要贪多。后 10 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优美的字词。5、周六、周日可安排学生回家阅读,完成读书笔记。阅读课上课要求:1、 必须按课程表安排上好阅读课。不按课程表安排上课的,扣个人常规与级部考核。2、 阅读课开展一定阶段后,进行阅读教学展示比赛,计入语文老师考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