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 在天山,身老沧洲 。1、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明确(1)本诗塑造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 金英雄形象。 (2)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沙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胸怀报国之志,心 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 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小儿垂钓【年代】:唐五代 【作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外貌: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神态:机警聪明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 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 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1、这首词的上阙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渔父形 象?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分)“摇首出红尘”示其超脱。“醒醉更无时节”示其疏放,“惯披 霜冲雪”示其勇毅。上阙表现出一个无拘无束,潇洒率性的 渔父形象。(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 等情景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 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 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 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2分)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1)概括形象特点;(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出形象的意义。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咏怀八十二首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1、画线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明确:体现了凤凰的高洁、(清高、超凡 脱俗)志向远大的品性。送人归京师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水调歌头 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 路绕敧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 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 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 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 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 山故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感情。请简要指出是哪几 种。 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 、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的 凄美、幽僻的景象,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 么样作用?复杂的感情:(1)对朝廷的不满;(2)壮志难酬, 英雄空老的感喟;(3)想以山水自娱,但又无法忘怀 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之情 。 东岗晚步 李弥逊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 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p)!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 、别具田园情调的画面。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用了什么手法结尾?这样 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 分)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运用 对比的手法结尾,前六 句所写的优美的田园景象与结尾两句所写的中原 战火纷飞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效果:鲜明 地突出了诗人身处江湖而系国事的胸襟。考题设计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 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 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 达了什么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答题模式: 分析技巧型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3)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 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1)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2)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 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驼褐:驼毛做的外衣。 阑干:横斜貌。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