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闸北区上海市闸北区 2010 年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年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2010.4)(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 1 1本试卷含五个大题。本试卷含五个大题。 2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 题一律无效。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6 分)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 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一名中学生的重力,最接近的是 ( ) A 0.5 牛 B 5 牛 C 50 牛 D 500 牛 2把一个鸡蛋从地面上拿起放到桌面上,所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 ) A 0.5 焦 B 5 焦 C 50 焦 D 500 焦 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 v=S/t,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由公式 v=S/t,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C由公式 S = v t,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由公式 S = v t,路程与时间成反比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的作用有可能没有作用效果 B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 C只有一个物体有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D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5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物体做功越多 B功率越大,物体做功越快C功率越小,物体做功越多 D功率越小,物体做功越快6我们能看见物体的原因是 ( ) A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B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了镜面反射 C物体一定要发射或反射光 D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了漫反射7如图 1 为光线在界面 AE 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CG 为法线,则折射角是 ( )A 60B 50C 40D 30图 1 8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0 厘米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果用 此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 A大于 10 厘米 B小于 10 厘米 C大于 20 厘米 D在 10 厘米和 20 厘米之间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4 分)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1) 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 中一切物体都在 (2)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0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讲台,但没有推动,这表明讲台受到地面对它的 (3) 摩 擦力。如果讲台推动起来了,表明讲台受到地面对它的 (4) 摩擦力。(均选填“滑动” 或“静”) 11在空中翱翔的雄鹰,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5) ,雄鹰处在某一高度, 所具有的势能叫做 (6) 势能。 12撑杆跳高运动员通过助跑得到动能,在起跳瞬间把自身的动能转化为撑杆的 (7) 势能,在撑杆恢复原状的过程中,这种能又不断地转化为运动员的 (8) 势能, 动能和势能就这样交替着相互转化。 13如果将一束日光穿过棱镜,结果白光会分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发生色散现象。 如果在棱镜的后面放置一块屏,在屏上会出现由红到紫的七彩光带,此光带叫做 (9) 。 14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二个力大小分别为 10 牛和 2 牛,如果二个力方向相同, 则二个力的合力为(10) 牛,如果二个力的方向相反,则二个力的合力为 (11) 牛。 15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行驶的的 s-t 图线如图 2 所示,则这辆汽车行驶的速 度为 (12) 千米/时,如果行驶 2.5 小时,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13) 千米。 16如图 3 所示,物体经过 A、B 两个滑轮移动,若物体的重力为 20 牛,不考虑滑轮 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使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拉力F1为 (14) 牛, F2为 (15) 牛。图 2 图 3 17如图 4 所示,O 为轻质杠杆 AB 的支点,杠杆上刻度均匀,在距支点 10 厘米的 B 处挂有 600 牛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需要在 A 处至少加 (16) 牛的力,且方向为 (17) 。 18已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某同学从离地 1 米高的地方向上 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到达最高点后落到地面上如图 5 所示。小球处于 (18) 时,受到 的合力最大 (选填“抛出点上方一厘米处” 、 “最高点”或“落地点上方一厘米处”)。在这 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 (19) (选填“先变大后变小” 、 “先变小后变大” 、 “一直变 大”或“一直变小”)。图 4 图 5 三、作图题(共三、作图题(共 6 分)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铅笔 19重为 2 牛的小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 6 所示,试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所受的重 力。 20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 7 中作出物体 AB 在镜中的像 AB。图 6 图 7 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18 分)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1京沪高速铁路从北京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总长度 1318 千米如图 8 所示。它 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客运专线之一,初期运营速 度 300 千米/时,计划 2011 年年底投入运 营。 求: 不考虑车站停留时间,初期运行从北京到上海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 如果有二个车站之间运行时间为 20 分钟,这二个车站之间的距离。图 8 22某型号轿车空车质量为 1100 千克,满车质量为 1500 千克。求: 空车的重力。 满车的重力。23给你一块秒表、1 米长的米尺和体重计,测量你从底楼登上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 的功率。要求: 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 (1) ,你从底楼登上二楼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率的 表达式为 P= (2) 。 如果一个同学的体重为 500 牛,楼层高为 3 米,所用时间为 5 秒。求该同学克服重 力所做的功率。五、实验题(共五、实验题(共 26 分)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答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答24图 9 中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 (1) 牛,测量范围是 (2) 牛。用它 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根据平衡力原理可知,此时物体所受 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3) 牛,物体所受合力为 (4) 牛。图 9 图 10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室中提供了焦距为 10 厘米的凸透镜。 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调节凸透镜和 (5)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 焰中心大致在 (6)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实验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 10 所示,当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 80 厘米刻度处 时,找到了最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光屏上所成的像应该是倒立、 (7)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物体移至 20 厘米刻度线处,则应向 (8) (选填“左” 或“右”)移动光屏,才能找到清晰的烛焰像。26某同学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先将杠杆中点支在支架上,若发现杠杆的右端比左端低,则应向 (9) (选填 “左” 或“右” )调节杠杆两端的 (10) 。 在实验中,使杠杆在 (11) 位置平衡,其目的是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数值。某同学实验时,将所测得的五组数据记录在下表。实验序号动力 F1(牛)动力臂 L1(米) 阻力 F2(牛)阻力臂 L2(米)11.00.082.00.0424.00.102.00.2036.00.053.0其中实验序号为 3 的一组数据有缺漏,那么这组的数值应该为 (12) 米。 在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后,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杠杆平衡时,_(13) _。上海市闸北区 2010 年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答案与评分说明(2010.4)题号题号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一、16 分 (每题 2 分)1D。2A。3C。4D。5B。6A。7C。8B。二、34 分 (第 9 题和第 10 题每格 1 分,共 4 分;第 11 题至 第 18 题每格 2 分,共 30 分)9 (1)位置;(2)运动。 10 (3)静; (4)滑动。 11 (5)动能;(6)重力。 12 (7)弹性; (8)重力。13 (9)光谱。 14 (10)12; (11)8。 15 (12)100;(13)250。 16 (14)20; (15) 10。 17 (16)200; (17)竖直向下。 18 (18)抛出点上方一厘米处; (19)一直变小。 三、6 分(每题 3 分)19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重力符号 G 各 1 分,共 3 分;20虚像 1 分、正立 1 分、对称 1 分,共 3 分。216 分 t=S/v=1318 千米/(300 千米/时) =4.39 小时 3 分 S=vt=300 千米/时1/3 小时=100 千米 3 分 公式 1 分、代入 1 分、结果 1 分,共 6 分226 分G1m1g1100 千克9.8 牛千克10780 牛 3 分 G2m2g1500 千克9.8 牛千克14700 牛 3 分 公式 1 分、代入 1 分、结果 1 分,共 6 分四、18 分236 分 (1) G、t、h、 n 1 分 (2) Gnh/ t 2 分(1)中 n 可以没有 WGh500 牛3 米1500 焦 1 分P=Wt 1500 焦5 秒300 瓦 2 分五、26 分 (每格 2 分)24(1)0.2; (2)0-5; (3) 3.4 (4)0。 25(5)光屏; (6)同一高度;(7)放大; (8)左。 26(9)左; (10)平衡螺母。(11)水平; (12)0.1。(13) 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