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3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5页 / 共53页
第6页 / 共53页
第7页 / 共53页
第8页 / 共53页
第9页 / 共53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XX 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总结和“十一五十一五”发展成就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就显著的五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争创经济前十强、构建和谐安阳”的总体目标,坚持“做强工业、抓好农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推动了全县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XX 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286.38 亿元,同比增长 14%;人均生产总值 32118 元,增长 15%。其中,一产增加值27.48 亿元,增长 4.5%;二产增加值 196.4 亿元,增长 16%;三产增加值 62.5 亿元,增长 13%。(二)工业经济持续回升。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166 亿元,增长 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预计增长 26%。沙钢永兴、顺成焦化、诚晨焦化 3 家企业入围全省企业百强,数量在全市最多。(三)财政金融运行平稳。111 月份,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 8.79 亿元,增长19.87%,高于目标 7.9 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排名分居全省第 14 位和第 44 位,全年收入预计可突破10 亿元,居全省第 13 位;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34 亿元,增长 12.2%。110 月,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133.28 亿元,较年初增加 20 亿元,增长 16.6%;居民储蓄存款 102.4,较年初增加 7.9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71.05 亿元,较年初增加14.18 亿元,增长 24.9%。(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预计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35.9 亿元,增长 2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96.8 亿元,增长 25%。6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 ,水冶镇实现“六连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5342 元,增长 14.5%。(五)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60.7 元,增长 8.5%。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36.2 亿元,同比增长 18.2%。二、 “十一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十一五”时期,我们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尽管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我县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速度较快、效益显著、结构优化的发展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强。全县生产总值连攀新高,从 XX 年突破100 亿,到 XX 年预计完成 286.38 亿,年均增长18.3%,高于“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目标 6 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 XX 年的 5.08 亿元增长到 XX 年突破 10 亿元,年均增长 20%。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激励下,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粮食生产连续 7 年丰产增收,年均递增 15.5%,累计生产粮食 355.53 万吨,被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总产值增长 23 亿元、增加值增长14 亿元,累计完成总产值 172.8 亿元、增加值101.14 亿元。工业经济进一步提升。规划建设了2 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并以安阳县产业集聚区为核心规划建设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XX 年全县工业化率为 62.6%,比“十一五”末提高 8.5 个百分点;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 166 亿元,年均增长 26.1%。旅游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3%,高于“十五”年均增速 3.5个百分点。马氏庄园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景区,长春观、珍珠泉成功创建国家 2A 级景区,曹操高陵的发掘和有序保护利用进一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预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96.8 亿元,年均增长 40.2%。全县城镇化率达到 35.5%,较“十一五”末提高 18.7 个百分点。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20%,高于“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目标 12 个百分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6.9%,高于“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目标 10.9个百分点。三、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一)抓工业发展,促经济增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6321”工程,培育产业集聚,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服务力度。强化企业服务机制,建立了企业服务联系会议、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工业经济统计月例会等制度,确定百家重点服务企业实行服务动态管理,组织举办了“清华大学首届安阳县企业总裁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 。强化项目建设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分包、审批部门承诺、办事人员首问和全程“一站式”的“三制一式”服务,成立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小组,定期开展重大项目观摩调研活动。强化融资帮扶机制,完善企业、项目定期推介和政银企定期联络机制,提高银企合作水平;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额度,加大信用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力度,完善融资服务体系,新成立锦正、中嘉业、华信和大兴 4 家小额贷款公司。强化监测监控机制,建立工业信息直通车、项目进展台账制度,完善工业经济运行汇总、分析机制,开展工业经济运行和企业监测监控,把握项目进展和经济运行趋势,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各类问题。(二)抓农业生产,保丰产增收。大灾之年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实现“七连增”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 167.6 万亩,同比增长 0.6%;总产 67.19 万吨,同比增长 0.3%。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大县” 、“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 “安阳市农业农村综合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对我县农业发展改革引领区、粮食高产创建、农业合作社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提高植保服务水平,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大型植保机械,开展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开创全省植保工作先河。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流转面积达到 28.5 万亩,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户 3.9 万户,均居全省前列、全市首位,央视进行了专题报道。成立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新建柏庄、曲沟、安丰、许家沟 4 个乡级标准化土地流转服务大厅,总数达到 11 个。高效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增高效农业面积 0.46 万亩,总面积达到 8 万亩。全县蔬菜播种总面积达到 20.4 万亩,年产量 86 万吨。新建柏庄鲜茂、瓦店富源等高效农业百亩园、千亩方 11 个,总数达到 27 个。绿康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初具规范,天康公司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兴达、今鳞生态园初具规模。沼气建设如火如荼,新发展沼气用户1.02 万户,全县用户达到 7 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 169 处,秸杆发酵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19 处,沼气发电 3 处,28 万农民用上清洁能源,沼气普及率达 32%。完善乡级沼气合作社 9 个,村级沼气服务站 120 个。新发展“全托管”用户 5060 户,半托管用户 2.03 万户。新发展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3 处,总数达到 9 处。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全县登记合作社达到 565 家,注册资金 2.9亿元,社员 6.3 万人,其中省级、市级示范社 24家,县级示范社 200 家,发展数量和规范数量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农业综合发展改革引领区活力四射,整合东部 5 个乡镇支农资金 1.5 亿元,加强引领区基础设施建设;区内流转土地 1.6 万亩,新增 8 个高效农业园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 XX 亩,新发展沼气用户 3000 户,解决 1.4 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业技术服务持续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 60 万亩,良种覆盖率达 99%,开展了百名农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推进,申报农业产业化示范乡镇 2 个、特色农村经济先进乡镇 6 个,申报市“十强” 、 “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家。林业生态县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成效突出。林业生态县建设通过省级验收,被推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县完成山区生态体系建设 3.7 万亩、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 9974 亩、生态廊道建设 3384 亩、村镇绿化建设 3782 亩、北岭绿化 1.3 万亩、马鞍山森林公园绿化 3200 亩、林业产业项目 3240 亩、林业育苗完成容器育苗 515万袋,大田育苗 3000 亩。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首次被省政府确定肉牛、生猪和蛋鸡三大产业优势县,列入省级重点畜牧业发展规划;全市现代畜牧业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新建成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 30 家,全县规模养殖场户达到 6050 家,规模养殖比重突破 80%;新建畜牧专业合作社 18 家,总数达到 136 家。预计全县畜牧总产值 12.25 亿元。组织崔家桥天竺猪场、柏庄天鑫蛋鸡场创建农业部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组织伦掌龙润众成肉牛、磊口胜达肉鸡、铜冶辛庄蛋鸡和柏庄天鑫蛋鸡 4 个养殖场创建省级标准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防疫密度达到 100%,县动物疫病监测综合楼落成,动物防疫条件明显改善。(三)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创新建立联审联批联办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县领导联系项目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构建项目目标责任网络。今年全县重点项目 51 个,总投资 76 亿元,年度投资29.8 亿元,完成投资 31.2 亿元,占年度目标105%。新上续建工业项目 188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34 个,预计完成投资 81.68 亿元;列入市“工业振兴工程”项目 14 个,预计完成投资 29.24 亿元;截至 11 月底 106 个项目竣工投产。永兴 200万吨精品棒材、汇丰 20 万吨无缝钢管、博盛 50 万吨棒材等项目建成投产,告别我县有钢无材历史。顺成 8 万吨苯加氢项目填补全省大型焦化粗苯深加工空白。汇星 1.5 万吨不锈钢装饰管项目填补全市不锈钢装饰材料空白。利源 200 万吨捣固焦一期、顺成 90 万吨捣固焦建成投产,宝硕 30 万吨焦油精制加工、顺成 8 万吨苯加氢、利源 20 万吨二甲醚及焦炉煤气发电、干熄焦余热发电等项目加紧建设,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四)抓产业集聚,加快经济发展。把今年定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年” ,一手抓园区建设,一手抓产业集聚。新东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征地 5200 亩、融资 4.8 亿元、签约项目资金 51.86亿元,集聚区规划展示中心建成使用;2 条在建主干道基本完工,7 条新建道路进展顺利,核心区闭合式路网即将形成;3 个农民社区、石武高铁站房及车站广场规划建设进展顺利;安居苑小区建设、茶店河安东新城段治理动工启动;汇丰卫生用品、恒盛精密、益新食品、鼎新商砼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兰花酒店、玉森堂医药、中华养生园、金融中心、污水处理厂等新建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多个项目正在洽谈。安阳县产业集聚区新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11 个,总投资 75.3 亿元,年度投资 42亿元,可新增产值 100 亿元、税金 5 亿元,沙钢永兴继续领跑全市民营企业,宝硕煤焦油生产规模位居全省前列。新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 15 个,总投资 8 亿元,其中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中物华祥物流园、蒋村 220 千伏变电站扩容改造等项目建成使用,垃圾处理场、利源新厂区铁路专用线、新型农村社区等项目基本竣工,新修道路里程 28.3 公里,形成区内“五横四纵”交通网络;集聚区规划展示中心投入使用。开工建设新型农民社区推进村庄迁并,促进产城互动发展。(五)抓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建设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助推产业集聚,以循环发展引领产业升级。成立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建立试验区联席办公会议、新上项目预审等制度。成功举办 XX 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高层论坛,聘请北京大学和中国煤炭综合利用集团编制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 ,并通过市级评审。持续开展安林公路、安林高速、大白公路和水冶镇、铜冶镇“三路两镇”重点区域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共拆除 205 家企业落后工艺和设备。狠抓资源税征收,全年预计征收 3500 万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