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0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5页 / 共60页
第6页 / 共60页
第7页 / 共60页
第8页 / 共60页
第9页 / 共6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XX 年度全委年终总结大会讲话稿年度全委年终总结大会讲话稿同志们:首先,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猴运当头!猴年大吉!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因为春节前市委、市政府各种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较多,所以原定春节前召开的 XX 年度全委总结表彰大会推迟到今天举行。刚才,我们表彰了XX 年度全委先进工作者以及信息调研工作先进个人,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委党政班子,再次向获得先进称号的集体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在座的各位为过去一年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辛勤汗水表示衷心感谢!向一直以来默默支持我委工作的各位家属及离退休老干部们表示崇高敬意!XX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下行压力,全委上下紧扣“1 号文件”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稳增长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积极进取,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在推动工业发展、提升机关效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确保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企稳向好,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排位在稳中前移。全市工业三大指标均进入全省前三,创造历年最好排位,其中 XX 年利税总额、XX 年工业增加值列全省第三之后,去年主营业务收入也反超鹰潭 135.7 亿、进入全省前三。此外,工业用电总量、重点产业集群、园区在建项目、十亿以上项目、千件专利园区、境外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驰名商标件数、建材产业规模、锂电产业总量等实现了“十个全省第 1” 。二是总量在稳中壮大。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逐年上台阶,四年来先后突破500、600、700、800 亿元,去年达到 870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 12%,接近人口占比。全市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144 户、列全省第 2,总数达到 1097户,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以上企业 679 户、同比增加25 户,其中,10 亿元以上 65 户、同比增加 19 户,50 亿元以上 1 户。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61 亿元,净增投产工业企业 111 户、列全省第2。三是质量在稳中提高。建材、机电、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电力能源等七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占全部工业的 3/4 以上。十大省级工业重点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的 42%。锂电、医药、机电、食品四大产业规模占全部工业的40%,特别是锂电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翻番、突破百亿。高新技术企业达 142 家,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1/5。上市企业达 15 户,中国驰名商标达 41 件,企业及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四是后劲在稳中增强。全市 500 万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达 1012.6 亿元,占全社会固投的 63.8%、分别高出全国、全省 23.9、11.3个百分点;园区在建工业项目 450 个,列入全省调度的重大项目 26 个、占 22%;全市调度的 220 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开工率、投产率分别达 89%和 43%。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54 个、国家级 3个。高安建陶基地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至此,我市此类基地占到全省的 1/6。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以下十个方面作出努力并收获成果:一、综合调控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运行监测。年初将目标分解到了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并坚持旬调度、月分析制度,对规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工业税收、工业用电等反映工业运行态势的数据进行调度、监测、分析。每月对七大支住产业、十大产业基地、10 大产业集群、100 户重点企业、14 种工业产品价格、55 户省重点监测企业和 6 个工业园区进行调度,掌握工业发展态势,发布预警预测信息。全市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870.5 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71.4 亿元、利税总额 464 亿元,是全省唯一全面完成省工业经济目标任务的设区市。二是加强有序用电。坚持每月通报电力运行情况,每季度编发全市工业用电情况专报 。组织编制了 xx 电网有序用电供应预案,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进行负荷调控,迎峰度夏、度冬工作进展顺利,未出现拉闸限电现象。根据市政府黄建平副市长交待,组织召开了 4 次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专题协调会,协调解决500 千伏上高锦江变、220 千伏铜鼓温泉变、110千伏中心城区变等 45 个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促进了全市电网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工业用电累计完成 110.5 亿千瓦时,连续 4 年总量列全省第 1。三是加强运输协调。圆满完成 XX 年春运工作,全市长途运输安全发送旅客 1036 万人次,春运期间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确保了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畅通。加强了船舶行业管理工作,开展船舶生产资质企业的复检工作,先后对智辉造船公司、丰城造船总厂等企业进行换证审定。每季度对全市的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在客运和货运方面的综合运输情况进行调度分析和通报。二、顶层设计开创新局面。一是出台政策文件。年初,由我委起草并以市委、市政府 1 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 ,这是市委、市政府连续第六年出台以发展工业经济、推动项目建设为主题的 1 号文件。同时,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我委将 1 号文件主要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分为11 个大项、33 个小项,逐项逐条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并通过定期调度、适时督查、季度通报等方式,确保落到实处。岁末,我委又牵头起草了关于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 ,提出“打造三大板块、做强七大支柱、培育八百骨干、冲刺千亿大关” ,进一步做大做强xx 工业总量。此文件已以市委、市政府 2 号文件的形式,在昨天上午全市持续深入推进“三升级”动员大会上正式下发。二是组织调研督查。为进一步摸清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态势,了解工业经济目标进度情况,每个季度分别由委领导带领相关科室组成调研督查小组,分赴各县(市、区)及 xx 经开区对市委、市政府 1 号文件落实情况、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工业项目建设进度,以及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调研督查,并形成多篇调研成果上报市委、市政府供领导决策参考。同时,牵头带队深入袁州区及市直“三区”开展发展升级督查调研活动;针对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发展升级督查反馈中存在涉及工业方面的问题,牵头进行协调和整改。三是开展工业考核。由我委起草并以市政府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印发 xx 市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积极开展年度工业考评工作,对工业发展综合奖、工业指标进步奖、产业集群发展奖、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等进行考核,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表彰决定。按照县市区科学发展差异化考核评价实施意见 ,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对接,及时了解相关指标数据情况,具体对 xx 经济开发区进行差异化考评。三、项目建设增添新动力。一是开展项目推介。先后组织或参与了 xx 省昌九地区扩大开放合作(武汉)推介会、xx 市(香港)重点产业合作推介会、xx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合作推介会等活动,积极推介生物医药、LED 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牵头组织 6 个县市区赴台开展招商考察、经贸交流活动,协办赣台(xx)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签约项目 12 个,签约资金 6.45 亿美元。承办第二届中国(xx)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暨 xx(xx)锂电新能源产业合作推进会,签约项目 25 个,签约资金 123 亿元。二是争取项目支持。到目前为止,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近 1.6 亿元、土地 4469 亩。其中:帮助5 个项目获得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3100 万元,项目数和资金额均列全省第 1;在全省第 49 次重大项目调度会上,我市上会项目 9 个,争取省级土地指标 4269 亩,占全省近 20%;86 户企业获得全省工业企业增产增效奖金 1348.1 万元,企业数列全省第 1、奖金数列全省第 2;帮助浩海锂能、赢合科技分别获得国家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扶持资金 1249 万元和 1375 万元;帮助奉新工业园“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和“中小企业信用互助融资模式”试点第二批 29 户企业,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 6100 万元;帮助樟树工业园争取省级信用示范区项目资金 30 万元;帮助 6 家企业获得省级“一企一技”技术创新创业示范项目资金 127 万元,6 户企业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奖金 60 万元,2 户企业获得省级优秀新产品奖金 2 万元;帮助合力照明获得省级工业园区专项资金项目贴息贷款 1000万元;帮助丰城市高新区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建设补助资金 1140 万元;帮助丰城高新区、樟树工业园、上高工业园和靖安工业园获得省级工业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补助资金 400 万元;帮助上高县田心镇小微企业创业园申报列入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创建单位。三是加强项目调度。根据产业优势、发展重点和项目情况,全市重点调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220 个、总投资 1183.23 亿元,已有 196 个项目开工在建、93 个项目竣工试投产,项目开工率、进资率和投产率分别达到 89.1%、36.9%和42.2%。26 个项目列入全省调度的 120 个 1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数列全省第 1,已有 25 个项目开工、12 个项目部分试(投)产,项目开工率、进资率和达产率分别为 96.2%、37.1%、46.2%,较上年都有小幅提升。同时,为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去年 10 月份组织督促各地举行了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竣工仪式,开工、竣工项目 268 个、总投资1128.4 亿元。四、锂电产业实现新突破。一是锂矿资源加速整合。继续加强宜丰、奉新等地锂矿资源巡查力度,全面落实停采管理规定,对氧化锂含量 0.4%以上锂矿进行停采整顿。积极开展锂矿资源整合收储,对锂云母选矿企业进行整改,全市锂云母精选生产线精加工锂云母精矿达到 3 万吨,其中市矿业公司收储 1 万吨。二是产业链条趋于完整。目前已形成了一条从锂矿原料精选到电池材料到锂离子电池及锂电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尤其是今年 xx 星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隔膜、铝塑膜生产项目的落地,不但延伸和壮大了我市锂电产业链,而且填补了国内锂电池生产材料的空白。三是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全年累计签约锂电项目 94 个,其中进资、动工或投产企业 59 家(投产企业 31 家,在建企业 17 家,进资企业 11 家) ,锂电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00.13亿元,增长 99.6%,位列全国地级市第 2。福斯特18650 电池实现日产 100 万只,列全国第 1、全球第 3,动力电池生产规模为年产 3 万组,产销量居全国前 5;紫宸科技和正拓新能源负极材料产能分列全国第 2 和第 6。四是发展后劲逐步增强。莱特取得 8 款锂电新能源车生产资质;江特已确定投入20 亿元用于锂电乘用车和大中巴车的研发和生产;江特电机、赣锋锂业、方大特钢、智慧能源、众泰汽车、星和众工、赢合科技、正拓新能源等 8 家上市公司在宜投资锂电项目;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开展充电桩(站)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产业发展进一步延伸、后劲进一步增强。五、民营经济迈上新台阶。一是社会贡献大幅提升。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1529.5 亿元、营业收入 4825.6 亿元、上交税金 235.97 亿元,分别增长 12%、13.4%和 15%;拥有私营企业 41158 户,注册资金 1672.9 亿元。民营经济企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的 91.4%,上交税金占全市税收收入的91%,分别提高 2.1、3 个百分点。从业人员达 148.5万人,成为全市安置就业人员的主渠道。二是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61 亿元、工业增加值 827 亿元、税金 151.7 亿元,分别增长 8%、9.9%、9.4%,总值均列全省第3、增速分别列全省第 1、2、2;全市十大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共落户企业 642 户、人员 14.1 万人、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50 多个,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511 亿元,增长 10.6%。三是对接活动蓬勃开展。配合开展全省“媒体进民企”采访宣传活动,对接 xx 日报等 6 家新闻媒体到我委采访等活动,全面宣传我市非公经济发展、服务民营企业等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