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五千年文房四宝之一砚03级教育硕士 教科院 教育技术 王瑾瑜目录 砚的简介 砚的分类 砚的历史发展 砚的开采 资源的保护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书工具,与文人雅 士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其中砚台在文房四宝中 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古代曾有“以文为业砚为田” 的说法,更多的文人墨客视砚台为知已好友,形 影不离,并赋诗赞咏。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 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 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 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 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 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 ,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 以石质为最佳砚的分类 中国四大名砚之称始于唐代,它们是端砚、 歙砚、洮砚,红丝砚。宋代澄泥砚兴起,今 日称之为四大名砚的是端砚,歙砚、洮砚、 澄泥砚,加上红丝砚,应是五大名砚。事实 上,中国古砚品种繁多,远不止此,如松花 石砚、玉砚、漆砂砚等,在砚史上均占有一 席之地。 端砚被列为我国四大名砚之首。问世于唐初,至今已 有 1300多年的历史了。端砚石品花色繁多,如青花 、蕉叶白、鱼脑冻、天青、石眼、冰线、翡翠、金银 线、金星点等等。青花 是端砚中名贵的石 品之一。青花:细如波 面微尘,像轻纱 、似水 藻,隐泻在紫石上,瞅 之无形;沉入水中,方 可清晰见到,细润 如玉 ,叩磨无声,其硬度较 高,乃发墨之源也。 金星点 是宋坑砚石中特有 的石品,如天上的 星星布满天空一般 ,洒满砚石表面,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犹如黑夜晴空中 的星斗。故称“金星 点“。是砂质的变质 物,有金星点的砚 石易于发墨,美观 实用,只是稍粗而 已。 端石中的石眼 名贵而罕见。石眼是天 然生长在砚石上像眼睛 一样的“石核“。端砚的石 眼质地高洁、细润、晶 莹有光,故长石眼的端 砚十分宝贵,其价亦高 昂。其实石眼对砚没有 直接的作用,仅起装饰 、美化 、欣赏的作用, 因此历来被文人墨客视 为珍宝,并以此作为鉴 别端石品质高低的标准 。 金银线 是水岩砚石中独有的一 种石品。像线条横斜或 竖立在砚石中。黄纹者 叫金线,白纹者叫银线 。在砚石中起装饰作用 。端石中的翠斑是石纹 中绿色的斑纹但又不成 圈眼,古人称:“青脉“。 端溪砚谱中说:“青 脉者必有眼。“所以翠斑 中通常伴有眼。砚石中 有翡翠的石品非常名贵 ,得之不易。 歙砚 与端砚并称,产生于安徽之龙尾山 。歙砚有纹,如同其砚之眼。 洮河石砚,产于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洮 河砚的石料取自当地的临洮大河,所制之 砚地为名,称为洮河石砚。 洮河砚砖 清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泥砚并称 为我国四大名砚。澄泥砚属陶类。 澄泥砚之所以 呈现不同的颜 色,是因为烧 制时不同温度 所致。 红丝砚:在宋代曾长时间独领风骚,红丝石砚之所以称 为红丝砚,是因为石中见红丝多者达十多层,十分赏析悦目。 青州红丝灵芝砚 清中期 山东红丝砚 明 17X117厘米砚的历史发展汉代古砚砚体扁薄略呈圆角方形,为天然鹅卵 石制成。1983年广州市象岗山西汉南 越王墓出土 云纹彩绘漆盒黛砚,由 楠木制成。1985年江苏 赣江县姚庄西汉墓出土 博山饰木砚。1985年江苏 赣江县姚庄西汉墓出土 长方石砚。广州市先烈 路塘望岗出土。 盤螭盖三足石砚 。天水隗嚣宫遗址出土 。魏晋南北朝古砚 熊足青釉瓷砚,三国。1958年江苏 省南京市中华门坎魏正始二年墓出 土 黄釉陶砚,晋 。1955 年1月广州市先烈路十 九路军坟场出土 三足青瓷砚,晋 。1955 年长沙雨花亭速成中学 晋墓出土 蹄足青釉瓷砚,南北朝。 1955年江苏省南京市汉中 门外蛇山岭出土 石雕方砚,南北朝。1970年大同城南北魏永宁寺遗址出土。 隋唐古砚 圆形青釉瓷砚,隋。 三十年代湖南长沙出 土 青釉辟雍瓷砚,隋。 江苏省扬州汶河工程 工地出土 箕形端砚,唐。1965年 12月25日广州市广州动 物园出土 箕形歙砚,唐。 1976年合肥机务 段唐开成五年墓 出土 “凤”字型歙砚,唐。龟形陶砚,唐兽形褐釉箕形瓷砚,唐椭圆形灰陶砚,唐鱼纹陶冠,唐宋元古砚 长方形歙砚, 宋。1988年合 肥郊区诚南乡五 里冲村宋马绍庭 出土抄手端砚,宋 1988年合肥郊 区诚南乡五里 冲村宋马绍庭 出土。 “应真渡海“洮河石砚,宋 百一眼端砚,宋“凤”字紫金石砚,宋 。1972年北京市元大 都遗址出土, 仿古琴式端砚,宋 1964年广东省佛 山市澜石谷颡岗古 鳄鱼形歙砚,宋长方抄手澄泥砚,宋十二罗汉绿端砚,宋十足元歙砚,宋 鹅形眉纹歙砚,元 蝉形抄手歙砚,元明清古砚 闲足道人长方端砚,明紫云心端砚 明王士祯铭长方抄手歙砚,明雪云洮河石砚,明牧牛澄泥砚,明铜爵瓦砚,明蛙形澄泥砚 清中期 11x4.7厘米此砚分为盒身与盒盖 两部分,二者相扣,形如 瞻除。质地坚细耐磨,与 石无异。底部有楷书阳识“ 陕州澄泥”四字。 澄泥仿汉瓦延年益寿纹砚 清中期 105厘米澄泥质地坚硬细腻,所制砚 仿汉瓦形,形制规整,背雕“延年 益寿”四宇。配红木盒,绘古松山 水图。 仿汉石渠阁澄泥瓦砚 清乾隆 16.5X9.9厘米砚为澄泥制成,澄泥色泽深沉。仿汉石渠阁瓦砚 ,形制俊巧,制作规整。砚上题刻“仿汉石渠阁瓦砚“。 上刻乾隆御题诗,所刻文宇篆法婉转流畅,雕刻规范 。乾隆时期宫廷御用品。 松花石云龙纹砚 清 33.3X24体制硕大,长方形,墨池浮雕云龙 纹,龙形威武,砚背刻铭:“质真温润 受墨自生光泽,乾隆庚申清和月,御铭 。” 端石雕松纹砚,清中期 23X205该砚石质地细腻温润,火捺极为明显 ,砚池随形雕刻而成,典雅古朴。砚背雕 苍松纹,纹饰流畅细腻。此砚从石质到雕 工,均为端砚之上品,十分少见。 黄任款鱼形端砚 清乾隆 24X13厘米端砚台,形制端正,呈鱼形状, 上部砚眼巧制鱼头,下部雕鱼尾及海 水纹,其质细腻滋润,底部题黄任诗 一首,为端砚中罕见珍品。 送给宋楚瑜的“二龙戏珠”砚 砚的开采 苏东坡曾特意了解过端砚的开采过程。从他 的记录中,我们可以读出制作端砚最初一道 工序已经如此繁杂艰难:“千夫挽绠,百夫运 斤,篝火下燧,以出斯珍。”因为矿石的特殊 性,机械开采一直被老坑拒之门外,这种古 老的开采方式一直保留至今。 资源的保护 砚属不可再生资源,用一方,则少一方。以 前有些企业为了经营一味过度开采,有关专 家痛曾疾首的说,那还不叫过度开采,简直 叫野蛮开采。以端砚为例,开采与制作,都 是以人工为主,而砚石非常怕震,怕炸药, 而以前有些企业就是用炸药来过度开采,却 没有得到好的控制与监管。幸好现在慢慢的 ,政府已相当重视端砚这门产业,采取了有 关的保护与节制开采措施。谢谢观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