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改革 促发展 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 张并立 主要内容一、为什么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二、活动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三、如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开展 “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的指导意见( 国卫基层发201446号),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启动活动,李斌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什么开展这项活动一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 衡量卫生计生系统群众路线走得好不好: 一看中央关于卫生计生工作的决策是否在“最后一公里 ”得到真正认真的贯彻落实; 二看重要卫生计生改革措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 三看卫生计生行业作风是否真正得到改善; 四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乡镇卫生院办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其实反映 了政府责任落实到位不到位。为什么开展这项活动二是满足群众卫生计生服务需求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 高,农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释放,做好农 村居民,尤其是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和儿童,以及留守老 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弱势人群的基本卫生计生服务, 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什么开展这项活动三是缓解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的有力保障。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乡镇卫生院上联 县级医院、下接村卫生室,发挥着“枢纽”作用和“承上启 下”的重要功能。据统计,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 诊量73亿人次,其中,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门诊量 超过30亿人次,占总人次的41%。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2013年,全国有乡镇卫生院37015所,其中政府举办的36593所,占98.86%;有78.6%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标准化建设。人员数123.4万人,床位数113.65万张,比2009年93.34万张增加了21.75%。2013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到73.14亿人次,出院人数达到1.91亿人。其中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10.07亿人次,占比13.77%,出院人数3923万人,占比20.54%。2013年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公立医院费用比较次均门诊费门诊费 用( 元)人均住院费费用( 元)乡镇卫 生院52.71267.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6.52482.7公立医院207.97860.2活动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活动范围:依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 划,在乡镇设置、经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 、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乡镇卫生院均 应当参加活动。 活动目标:2016年,全国30%的乡镇卫 生院达到标准 ;2020年,基本实现 所有的乡镇卫 生院均达到标准 。 活动原则:政府主导全面覆盖目标导 向群众参与活动内容(一)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1.加强基础设础设 施建设设:标准化建设、设备 、院容院貌、信息化建 设 2.加强人才队队伍建设设:培训培养、全科医生、特岗计 划、对口支援 3.强化医疗质疗质 量和安全:执业资质 、诊疗 行为、治疗流程、合理 用药、质量管理、院感管理、医疗废 物处理 4.规规范公共卫卫生服务务:规范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质量 和效果,提高居民感受度 5.完善运行新机制:贯彻 14号文、基本药物、补偿 、人事分配制度 6.规规范内部管理:乡镇卫 生院管理办法(试行)、核心制度建 设、信息公开、财务 管理2013年2月,发改委、卫生部印发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从2012年开始,分5年安排:县级医院1000所左右297.93亿元;乡镇卫生院2万所左右293.58亿元;村卫生室10万所左右66.68亿元;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5万套25亿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所左右8.35亿元。2013年,中央财政已安排214.7亿元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其中建设卫生院4389所,村卫 生室2万所,周转宿舍2万套。开展岗位培训2004年2013年,卫生部在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乡村两级卫生人员临床基本知识、卫生院院长和县卫生局局长管理知识培训,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轮训,对乡村医生普遍开展岗位培训。截止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25.4亿元,培训人数达495万人次。开展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2004年,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支持中西部21省(区、市)开展“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建立起城市医院支农的长效机制,为中西部地区培养了一支留得住的队伍。 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4亿元,支援乡镇卫生院2.7万所次,派驻医疗人员8万人次。支持基层医务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深化医改以来,国家启动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安排3.6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央财政支持经费从2010年的人均8000元标准增长至人均1万元。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自2010年始,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地区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计划”,为定向医学生每人每年提供补助6000元。积极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自2007年始,为期五年开展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试点工作,旨在解决部分乡镇卫生院缺乏执业医师的实际困难。至2011年,试点地区已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4500余名。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自愿到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三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补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乡镇卫生院人员学历构成活动内容(一)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3.强化医疗质疗质 量和安全:执业资质 、诊疗 行为、治疗流程、合理 用药、质量管理、院感管理、医疗废 物处理 4.规规范公共卫卫生服务务:规范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质量 和效果,提高居民感受度 5.完善运行新机制:贯彻 14号文、基本药物、补偿 、人事分配制度 6.规规范内部管理:乡镇卫 生院管理办法(试行)、核心制度建 设、信息公开、财务 管理基层综合改革2011年7月,原卫生部等5部委联合印发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 试行)(卫农卫发201161号),共分8章42条,分别从设置规划、基本功能、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对乡镇卫生院管理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规范管理活动内容(二)密切乡镇卫生院和群众的联系。 1.积极转变 服务模式:主动服务、上门服务 2.切实加强医患沟通:沟通技巧、沟通渠道 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职业精神、“九不准” 4.探索实施基层首诊制度: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5.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高村医服务能力加强机构的设置规划与建设 加强人员准入与执业管理 加强业务管理 加强药械管理 加强财务管理 加强绩效考核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强化监管乡村一体化管理如何让群众满意(一)看病就医方便经济。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看病就医方便,常见病、多发病 能够得到及时诊治,就医环境温馨舒适;医务人员服务热情 、举止文明;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流程优化;辖区居民 就医负担有所减轻,参合农民能够即时结报;辖区居民能够 定期在家享受到乡镇卫生院提供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指标体系分类指标重点指标内容看病就医 方便经济1.基础设施1.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符合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要求,功 能分区合理,科室设置齐全,医疗和预防保健区域相对分设 ,流程科学,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院内环境优美,绿化率 高。2.设备配置:参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乡 镇卫生院配置标准,与医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开展的业务项 目及工作量相适应。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健全,实现互联互通 。2.人员配备1.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并按核定的编制配置人员。其中卫生专业 技术人员所占编制不低于编制总额的90%。公共卫生人员不 低于卫生技术人员的25%。配备有经过培训的合格的全科医 生。2.有1名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执业医师。护士配置必须 满足临床护理需求,且不少于0.3名床。如何让群众满意(二)医疗服务安全可靠。医务人员业务水平高,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得到有效诊 治;护理服务及时得当,检查检验项目必需、结果阳性率高 且可靠;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价廉;医院感染管理较规范 ;中医药服务简、便、验、廉;康复和计划生育服务便捷有 效。医疗 服务 安全 可靠3.服务能力1.能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和住院诊疗。 2.能开展院内外急诊急救、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4.医护质量管理1.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2.住院诊疗管理:有适用的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等,用于指导医生的诊疗活动。建立与完善住院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与 指导流程,并认真落实。 3.加强手术管理:为每位手术患者制订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有落实患者知情同意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4.质量控制指标:门诊处方合格率95%。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95%。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85%。 5.有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职责明确,有监管措施。 6.开展医护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评。 5.检验放射管理1.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2.由具备临床检验和放射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活动。 3.医学影像科通过医疗机构执业诊疗科目许可登记,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在许可范围内开 展放射诊疗工作。 4.提供规范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落实审核制度、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制度、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5.放射诊疗设备和场所设置规范醒目的电离辐射标示标志。 6.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规范、标准,制定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 度、环境保护、受检者防护、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防护等相关制度,并有执行记录。 6.医院感染管理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有专人管理。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与教育。医疗废物处置符合国家规定。 2.医务人员能获得并正确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处置室、治疗室(换药室)、产房等医 院感染重点部门管理规范。 3.建立健全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消毒产品进货验货登记制度和使用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注射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7.药事管理1.建立药事管理制度并落实。所有药品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开展采购。有适宜的药品储备。药品的保管和使用符合规定 。 2.建立处方点评、审查制度并落实。强化合理用药指导培训,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3.负责向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供应基本药物。指导村卫生室合理用药。 4.特殊药品(包括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存放和使用符合规定。疫苗的流通、储运、领发、 登记及使用等符合有关规定。5.药事管理有关指标:1)抗生素使用比例:含有抗生素处方数/抽查处方总数100%30%。2)注射剂使用比例:含有注射剂 处方数/抽查处方总数100%30%。3)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抽查处方药品总数/抽查处方总数100%5。8.中医药服务1.开展2种以上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2.开展中药饮片、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熏洗等不少于6种中医药服务。 9.工作效率1.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9。 2.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1.5。 3.病床使用率65%。如何让群众满意(三)公共卫生服务可及。辖区居民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健康意识较强,健康行 为养成率较高;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及时方便;孕产妇、7岁 以下儿童、老年人能够定期得到健康检查和指导;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有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能够 得到定期随访和及时转诊服务;辖区内传染病、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置;老年人和儿童等人群能够定期得 到中医药健康指导;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有序开展。公共 卫生 服务 可及10.组织管理1.有实施国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