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4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意义: 分论点的有无、当否,直接 影响到思路是否清晰,说理 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 最终影响到文章的整体效果 的优劣。 毛病 不会围绕中心论点多侧面、 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分析 说理 文章思路狭窄、闭塞,内容 肤浅、单薄,说理宽泛、苍 白,表达模糊、笼统一、怎样提炼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 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 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 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 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因此 ,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 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一)、并列式分解 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 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 例1:勇敢 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例2:谈意气 (1)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2)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 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 (3)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朝”的壮怀。 例3:“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 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 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 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 的精神。 是字句练习:宽容 1、宽容是一种气度 2、宽容是一种智慧 3、宽容是一种美德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 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 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 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 提。 A 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 C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假设复句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a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 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b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 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c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 是丰富多彩的。 因果复句例3:爱 A、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 不悔。 B、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 望。C、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 不息。因在前,果在后练习:规矩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 个句子(中心论点): 没有规矩,难 成方圆。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 于是得到分论点 : 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 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 为“法”。 例1: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 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 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 对人生坎坷。 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进行阐释例2:学会欣赏别人(论点)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胸 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 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 长补短,共同提高 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进行阐释练习:在困难面前(法的角度构成) 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 时不有; 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 它就弱; 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 难.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一种毫不畏惧 ,迎难而上的勇气。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一种冷静面对 ,巧克困难的智慧。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一种百折不挠 ,屡败屡战的毅力。 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 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 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例1:苦是一种磨砺。 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例2: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 条件复句练习 论点:珍惜拥有 条件复句构成分论点 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珍惜拥有,人生才能多姿多彩。 珍惜拥有,才能坦然面对错过的风 景。 珍惜拥有,才能知足常乐,把握现 在。 珍惜拥有,才能自信乐观的挑战未 来。5、对象看这个句子(中心)所 涉及到的人、事、物。 例1、珍惜拥有 A珍惜拥有的亲情。 B珍惜拥有的友情。 C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脸 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1)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 的“脸”戏 (2)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 的“脸”戏 (3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 的“脸”戏。 例3:拒绝窝囊废 提炼:题目即为中心论点。对“窝囊 废”进行分析,分析它的能指和所指 ,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 (1)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 ); (2)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 ); (3)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 )。练习:最美的颜色 提炼:把题目补充为“什么是最美的 颜色” 。緑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 颜色;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热情 ;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纯洁 。(二)、递进分解 1按议论步骤递进 议论文一般是按“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 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 就是一种递进关系。可以集中笔力写 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 全面详细的写作。 例:人生的加减法 是什么:人生的加减法,就是要加 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 成的矫揉造作。 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 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 俗,追慕崇高。 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 有入世的积极。 练习:风度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 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 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 为什么); 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 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 (怎么样)。 2按论点内涵递进 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 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 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 物的本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 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例:问 提炼论点:问打开真 理之门。然后分解 分论点: 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 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 究欲,是问的基础; 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 ,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 会问,才能真正发现真理,是问的 目的。 从“问”的三个方面“好问、敢问、 会问”层层递进展开,由基础到发展 到目的逐层深入的解开“问”的道理 ,论证严谨有力。 (三)、辩证分解 辩证分解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 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 也要透过事物的本质看到事物本身 所存在的缺点,即事物的反面,防 止“一叶障目”或“过犹不及”, 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方能使论证 更具说服力。 例:说“安” 我们喜欢安,渴望安; 我们又要提防安,不要以一晌 贪安而蒙蔽了双眼; 人生、国家定要将“安”字慎选 例:忘记什么,铭记什么 忘记等待时的付出,铭记了过程的 快乐; 忘记工作的卑微,铭记奉献的伟大 ; 忘记荣华富贵,铭记那份职责; 忘记了寒冷与黑暗,铭记了那份温 暖。 分论点内部的辩证分解 (四)、比喻分解 这是一种化抽象为形象的分解方式 ,论点不直接表明,而是用喻体表 明观点,使文章显得含蓄又有底蕴 。当然这不是论点分解的主要形式 ,但别有一番情趣,可以增加作文 的形象性。 例:读 提炼论点:读,一把钥匙。然后分解: 读,一把钥匙,一把可以打开心灵 的钥匙; 读,一把钥匙,一把可以理解别人的 钥匙; 读,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心灵黑暗 世界的神奇的钥匙; 读,一把钥匙,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 钥匙。 练习: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如水 宽容似火 宽容是诗(五)、对比式分解 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 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 面提炼分论点 例1:适度的爱 (1)爱子适度,才能使孩子走上健 康发展的轨道 (2)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 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 心的健康发展。 例2:如何估价自己 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 ,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 ,不断前进; 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 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三、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 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类”的 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 乱。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 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 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 ,合乎情理。 例如:个人集体国家,物人 自然社会 掌握了以上分解方式,写作时既能 集中阐述中心论点,防止走题现象 ,又能充分地调动思维,向深度与 广度推进,使文章摇曳多姿。 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 作文:分享 分享每一天 分享昨天,把逝去的美好誊入历史的 记忆 分享今天,把幸福的结晶无私的传递 分享明天,把理想的号角吹遍每个角 落学会分享 驾驶员学会分享道路,让人性之光 熠熠生辉。 科学家学会分享,让成功离自己更 近。 运动员学会分享,展现体育竞技的 最高境界。分享 分享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带 来的是生命的快乐和欢欣。 分享是思维火花的碰撞,得到的是 科技进步的灿烂辉煌。 分享是崇高的价值取向,折射的是 人性的光辉。与人分享 与人分享,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 与人分享,是一种自我肯定,也是 对别人的尊重。 与人分享就应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最 喜欢的。分享,让世界精彩 分享食物,让人间温暖,世界和谐 。 分享道路,让公路上变得温馨。 分享思想,既成就自我,又让学术 世界更精彩。分享 分享市场,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实 力。 分享梦想,在黑暗世界中也能有希 望之光。 分享良知,让社会在痛苦挣扎中获 得解脱与反思。分享 分享,能带来收获。 分享,带来了科学的发展。 分享,带来了经济的进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分享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会分享的人是会生活的人。 学会与人分享,其实是一件简单的 事。分享,让生活更美好 分享快乐,让生活在欢笑中绽放朵 朵花蕾。 分享成功,让生活为你喝彩。 分享生活的感悟,分享对生活的体 会。分享生活 分享是一种快乐。 分享是一种广阔的胸襟。 分享利己利人。乐于分享,生活精彩 乐于分享,助个人发展 乐于分享,让国家富强 乐于分享,使社会进步分享是科学发展的基石 分享极大地开拓了科学工作者的视野 分享的前提是突破了狭隘的自我观念 分享需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开阔的 胸襟。文章的构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扣住“分享的范围”展开。从“分享” 的物质层面看,可理解为对有形的物质的 分享,物质上的分享可以帮人摆脱困境, 也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所谓“赠人 玫瑰,手有余香”正是此理。另外,从意 识层面看,我们很容易想到这几句名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你的快乐与 人分享,你的快乐将增加一倍。”精神上 的分享不会使自己损失什么,却能让这个 世界充满温情。 2、扣住“分享的对象”展开。可理解 为敞开胸怀,分享他人的经验、思想 和快乐;也可理解为开诚布公,将自 己的所思所得主动与他人交流,以求 得协作和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