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3页 / 共102页
第4页 / 共102页
第5页 / 共102页
第6页 / 共102页
第7页 / 共102页
第8页 / 共102页
第9页 / 共102页
第1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卷讲评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杨华2012.11.6 高三第十一周语文周测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考查 内容题 号分 值题型能力层级难度 选 择填 空简 答作 文识 记理 解分 析 综 合鉴 赏 评 价表 达 应 用探 究易中 难 预 计 难 度 读准字音、认清 字形13 正确运用词语( 包括成语、熟语 )23 辨析并修改病句33 语言表达准确、 简明、连贯、得 体43 了解中外重要作 家作品基本常识53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是 A. 羸弱 彪炳史册 信笺(jin) 向隅(y)而泣 B. 妥贴 鸠占鹊巢 札(zh )记 戛()然而止 C. 慰籍 条分缕析 粗犷(un) 呼天抢(qin)地 D. 凋敝 集思广议 歉疚(ji) 便(bin)宜行事字形错误:形近字、同音替代 读音错误:声调误读、声母误读、韵母误读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一位钢厂的下岗工人,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竭尽所 能,用废旧钢铁打造了一架钢琴,真可谓舐犊情深。 舐犊情深:比喻对子女关心、疼爱的感情非常深。 错误项: A决赛中,良好的开局使上届冠军队得鱼忘筌,中后场 频频出现失误,被对手抓住机会,最终以一球之差惜 败。 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不合 语境)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凑够一撮人,不管红绿灯,赶紧闯过去”,这种不文 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部分人有三人成虎、法不责众的 心理。 三人成虎:出自韩非子,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 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 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望文生义) D思维敏捷、巧舌如簧是律师的重要素质,有志于从事 律师职业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褒贬失当)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面对蜂拥而至的各路 记者表示,希望“莫言热”尽快冷却,期待“文学热”就此 兴起。 错误项:A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人人皆知,而如何增强和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为人父母者需要面对的挑战。(语序不当)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小崔说立波秀节目播出之后屡遭非议,原因是话 题无厘头、笑料尴尬以及两大名嘴配合生涩造成的。 (句式杂糅)D我国政府维护民众的爱国热情,但是也绝不允许以国 家利益为名,突破法律底线,损害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 行为。(搭配不当、成分残缺)4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 项是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 剑的飞舞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 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 推广一点说, ,使你在无形 中驱遣它,左右它,一笔一划的舞动中都潜寓它们 的韵致和气魄。 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 但是 到挥毫运斤之时,它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 凡 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范围内用功夫 当其 进入感官时我们常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何种影 响 而须处处留心玩索,才会有深厚的修养A. B. C. D.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和战国策都是编年体史书,善于刻画 人物,长于记述战争,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和优秀的散文著作。(体例、内容、价值) B. 曹操的短歌行表达了渴慕贤才、建功立业的壮 志豪情,语言清新刚健,情怀慷慨激昂,体现了“ 建安风骨”的特点。(情感、风格) C. 小说家中的觉新善良而懦弱,他不满旧家庭的 专制,但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作者在对他 的批判中饱含同情。(人物、情感) D.巴黎圣母院和人间喜剧是十九世纪法国文 学的经典,其作者分别是浪漫主义大师雨果和现实 主义大师巴尔扎克。(作家、作品、国籍、风格)二、文言文阅读 考查 内容题 号分 值题型能力层级难度 选 择填 空简 答作 文识 记理 解分 析 综 合鉴 赏 评 价表 达 应 用探 究易中 难 预 计 难 度 理解常见文言实 词的含义63 理解常见文言虚 词的含义和用法73 理解并翻译文言 语句83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93 理解文言语句的 内容105 僮乙传明代 黄淳耀这是明代“畸零人”传记之一。明中后期,文 人们追求个性,把目光投向社会底层林林总总行为 怪异、性格分明的小人物,为之作传。僮奴张乙, 是个不识数、不知乡里、不知父母,被别人贩卖为 仆的“小呆子”,他心地善良淳厚而乐于助人。作 者以赞赏的笔调,琐琐屑屑地写了他的一些小事, 却揭示了一种磅礴于世的“人性美”,让这个小人 物永久活在人们心中。“呆”,正是人的天真本性 的一种美的展示。作者从心灵深处呼唤这种“呆” ,颂扬这种美。 选材意图:关注平凡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人与事,发现 平凡生活中撼动人心的朴素美、本真美。吾生四岁时,有人携一童子售吾家为仆,发鬅鬅覆 额,其状稚呆,吾家以千钱鬻之。问其名,曰:“乙。 ”,问其姓,曰:“张。”,问其年,曰:“不知也。 ”与之钱,令记其数,自五六以上,则能知,至七八以 外,辄愕不知所措,虽百方教之,终不省。 家尝以豚蹄置一箪中,令乙持至数里外馈亲串家。 道遇一舟,载巨石以行。挽舟者素识乙,且知其呆也, 佯为好语乙曰:“若安往?”乙告之故。挽舟者曰:“ 若持箪良苦,曷不置吾舟而徒手行?”乙曰:“甚善。 ”遂举箪置其舟中。行不数步,挽舟者曰:“若安能无 故以箪置吾舟,宜助吾挽舟。”乙曰:“诺。”即为负 纤挽舟,过所遣亲串家不止。又行数里,舟已泊,挽舟 者始遣乙去,辞谢良久,乃行。其愚无知,为人所狎弄 ,皆此类也。余尝结夏课,患客剥啄,使乙司阍。夙诫曰:“ 客素我,必告以他出。”乙应曰:“诺。”客至,则 笑而不言,客测知其故,佯谓之曰:“若主人令谢他 客,独不令谢我,亟入白若主。”乙如客言,走入白 。余叱曰:“吾向与汝言谓何?”乙曰:“果尔是诳 客也,我终不能诳。”余不得已,出见客,客道所以 ,相与大笑。乙尝拾遗金若干,执而号于市,曰:“ 谁失金者?亟从我取去!”黠者诳之曰:“此固吾金 也。”乙即随手与金,不复问。得金者以数十钱劳之 。乙大喜夸与人曰:“使吾不还金,安得此钱也。” 乙死时,尚不冠,发亦有数茎白者,终不知其年。先 是,邻人乏仆者,多使乙,乙皆为尽力。或使乙贳物 ,未酬市价,死之前一日,亟从邻人索价酬所贳主, 越明日死矣。江夏生曰:“吾读道家言,谓至人入水不濡,入 火不爇。”窃疑其言不经,及观乙事,始释也。乙非 果得道者,特以其气严而愚,其遇物也格而不入,故 物莫能戕焉。与吾游者多识乙,乙死数年,犹思之, 每责余为传。因记其略,以释夫思乙者之意焉。 (取材于黄淳耀僮乙传) 注 结夏课:举子在夏日邀集同辈读书习文,以备 秋季应试。剥啄:敲门声。贳:(sh)赊欠、赊买 。爇:(ru)燃烧。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C) A. 吾家以千钱鬻之 鬻:买 B. 使乙司阍 司:看守 C. 若主人令谢他客 谢:道歉 D. 窃疑其言不经 经:合乎常规 答案:C 谢:拒绝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 都相同的一组是(B) A自五六以上,则能知 还,连词,表并列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却,连词,表转折 B曷不置吾舟而徒手行 连词,顺承关系 或五十步而后止C得金者以数十钱劳之 用,介词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来,连词 D乙皆为尽力 替,介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是,动词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 一项是(C) C.亟从邻人索价酬所贳主,越明日死矣(张乙)急忙从邻居那儿借钱归还赊给他东西 的主人,过了第二天就死去了。A.挽舟者始遣乙去,辞谢良久,乃行 拉船的人才打发张乙离开,张乙向他告别并且 拜谢了他很长时间,才上路。 B.乙尝拾遗金若干,执而号于市 张乙曾经捡到了路人遗失的一些钱币,他拿着 这些钱币在集市上大声喊叫。 D.特以其气严而愚,其遇物也格而不入,故物 莫能戕焉 只因他天性执着呆愚,行事不合乎世俗的标准 ,所以外物伤害不了他。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 项是(B) B. 作者备考时不愿被人打扰,让张乙对 客人假称自己外出,可张乙却禁不住客 人的百般请求,进去通报了主人。A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刻画了一个 资质愚钝、行事简单,但热心善良、诚实守 信的人物形象。(形象特点) C虽然张乙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但他的所 作所为让作者相信了道家所谓“至人入水不濡 ,入火不爇”的道理。(语句的理解)D文章写与作者同游之人在张乙死后数年仍 想念他,要作者为其立传,体现了当时一些 文人对人性中本真美的呼唤。(内容理解)D文章写与作者同游之人在张乙死后数年仍 想念他,要作者为其立传,体现了当时一些 文人对人性中本真美的呼唤。(内容理解) 引导思考:一个“呆傻”的家僮? “呆傻”中的人性光辉为何为一个家“僮”立传?“与吾同游者 ”“每”责余为传可笑可爱可敬10.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5分)是 故 索 物 于 夜 室 者 /莫 良 于 火/ 索 道 于 当 世 者/ 莫 良 于 典/ 典 者 /经也 /先 圣 之 所 制 /先 圣 得 道 之 精 者 以 行 其 身/ 欲 贤 人 自 勉 以 入 于 道 /故 圣 人 之 制 经 以 遗 后 贤 也/ 譬 犹 巧 倕 之 为 规 矩 准 绳 以 遗 后 工 也。(取材于王符潜夫论) (“/”处为断句处。每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 1分,扣完5分为止)参考译文:因此在昏暗的屋子里找东西,没有比火更 好的(工具)了;在当世寻找道,没有比典籍 更好的(书)了。典籍,是合乎道的准则,是 前代的圣人制定出来的。前代的圣人获得道的 精髓并亲身实践,想要贤能之人自己努力来合 乎道。所以圣人制定出合乎道的准则来送给后 世的贤能之人,好比巧匠做出规、矩、准、绳 等工具送给后代的工匠啊。11.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学生如多写,选前4道小题评分)三、古诗鉴赏考查 内容题 号分 值题型能力层级难度 选 择填 空简 答作 文识 记理 解分 析 综 合鉴 赏 评 价表 达 应 用探 究易中 难 预 计 难 度 从内容、情感、表 达技巧等方面来理 解、鉴赏古代诗歌12 13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 言12 2 4 基于知识积累对诗 歌表达技巧的赏析13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清明日独酌王禹偁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 ,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 轻。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注 王禹偁,北宋政治家、诗人。本诗为作者被贬商州 、任团练副使时所作。 商山:今陕西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