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旧三民主义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危机 进一步加深,社会矛 盾更加尖锐。 (2)鸦片战争以来,各种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 (3)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走上了 资产 阶级革命 的道路。 2提出:1905年,孙中山明确提出“ 驱除鞑虏 ,恢复 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的纲领,并在民报 上阐发为 “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民主义。 3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 清王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全国 地价 ,现在地价归原主所有 ,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 国家所有 ,由国民 共享。4评价: (1)积极性:是比较完备的 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 在 政治 、 经济 上的利 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 民主权利 的愿望,是 辛亥革命 的指导思想。 (2)局限性:没有明确 反对帝国主义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5实践及结果: (1)1911年 辛亥 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2)1912年建立 中华民国 ,制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 民主宪法。对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制,反对 封建专制 制度具有进步意义。但并没有改 变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 (3)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先后发动 二次革命 、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等,维护民主共和,但都先后失 败。【疑点1】如何理解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指点迷津: 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思想特色的部分。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1从“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 (1)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2)俄国 十月革命 的胜利和中共的影响。 (3)改组了 国民党 。 (4)孙中山思想的伟大转变。 2提出标志:1924年,地点: 广州 ,国民党一大通过的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立了实行 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二、新三民主义3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国 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 平民 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 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实行“ 耕者有其 田 ”的政策,改善农民与工人的生活状态。4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 (1)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推动了 国民大革命 运 动的发展。 (2)是孙中山在 民族民主革命 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是孙中山一生中最伟大转变。【疑点2】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是对旧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指点迷津:新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 迫,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 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的内容;民权主义中都主张人民享有民主自由平 等的权利,但旧三民主义中民权享有的范围很空洞,新三 民主义赋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享有自由及 权利;民生主义中都主张平均地权,但三民主义中增加了“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使民生主义更多地关注了民众的生存问题。1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评价三民主义。(1)从理论上讲,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纲 领。它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表达了资产阶级 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 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 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 族资产阶级 的局限性决定的,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 革命派不 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从实践上来讲,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 国临时约 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这是孙中山三民主 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但是由于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资 产阶级 的一系列斗争都失败了。【例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纲领, 这是因为( )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 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者 A B C D解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 主张,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 愿望。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但并不必然说明 三民主义会是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答案:A变式训练:(2010浙江高考)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 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 二十万里铁道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B C D解析:“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是指中华民国成立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是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概括的斗争 纲领;“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 国造二十万里铁道”是在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 ,致力于发展实业时提出的;“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 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提出于1918年孙中山第一 次护法运动失败后。 答案:C2如何认识新三民主义。(1)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 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 想理论体系,不仅与当时的革命任务相结合,而且具有鲜明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 一战线 的政治基础。 (2)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的原因:新三民主义是在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的基础上完成的,它同中国共产党民 主革命时期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因此它成为国共合作的 政治基础。(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都是民主革命新时期的产物,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 革命派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 。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 想的升华,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是中国资产阶级 革 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 民主义是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没有三大政策, 就无从体现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没有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能。就具体内容而言,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 主义侵略,谋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精神,联俄、联共是反帝的 必然。民权主义期盼的是中国国民的真正自由平等和人权, 即唤起民众。中国是农业大国,唤起民众必然唤醒工农,扶 助农工实质是新民生主义的具体实施。 总之,两者紧密相连,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 大政策是实现纲领 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例2】毛泽东曾提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 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 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C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可能实现解析:分析毛泽东的观点可以推知,毛泽东认为新三 民主义是蕴含了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这是国共两党 合作的政治基础所在,A说法片面,C说法笼统,D是 错误的说法。 答案:B变式训练: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 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 的是( )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纲领解析:C错在“发展”一词上。说“新三民主义就是三 大政策”也不正确,不能把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学生要认清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的关系是解题 关键。答案:C1三民主义在实践中,指导了民族资产阶级 推 翻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取 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三民主 义指导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 建任务,也无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 者的扬弃和发展。增加新内容的原因从孙中山自身来看是 他与时俱进,接受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也是共产国际和中 共对孙中山的帮助,与中共革命纲领相比缺少的内容有八 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社会主义,因为孙 中山代表了资产阶级 ,但和旧三民主义相比增加了时代内 容,使之更富有革命性和进步性,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 基础,是国民大革命的旗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